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332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仪器,其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将磁场疗法、振动治疗和骨痛宁灸治疗有机融合,提出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提高治疗效果。该装置包括与肩部形状适配的可穿戴载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载体上的治疗仪;所述治疗仪包括电磁线圈和扫频振动头;所述电磁线圈与扫频振动头集成设置或分离设置;扫频振动头包括开口的壳体,所述开口的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软质垫片,所述软质垫片中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上方设置与所述振动电机相连的振动体,振动体上设置可拆卸的药品。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上述电磁灸装置实现的电磁灸系统,特别适用于对肩周炎的治疗。

An Intelligent Electromagnetic Moxibustion Device and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Periarthriti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herapeutic instrument, which combines magnetic field therapy, vibration therapy and Gutongning moxibustion to Treat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aiming at the defects in the prior art, and proposes an intelligent electromagnetic moxibustion device to Treat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so as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The device comprises a wearable carrier adapted to the shoulder shape and a therapeutic instrument arranged on the wearable carrier; the therapeutic instrument comprises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and a sweep vibration head;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and the sweep vibration head are integrated or separated; the sweep vibration head comprises an open shell,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open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oft gasket, in which a soft gasket is arranged. A vibration motor is arranged, and a vibration body connected with the vibration motor is arranged above the vibration motor, and a detachable medicine is arranged on the vibration body.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n electromagnetic moxibus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moxibustion device, which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仪器,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骨科常见病,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及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除骨量减少外无明显异常。疾病特点为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有肩部(直接、间接)外伤史者。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肩周炎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痉挛、牵伸粘连和挛缩的组织,以减轻和消除疼痛,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目前肩周炎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物理因子治疗与中医药疗法具有自身优势及特色。磁场疗法(即利用低频脉冲电磁治疗仪产生的电磁场来治疗)是一种无创无热且无毒理副作用的物理治疗方式,治疗仪主要由信号发生器、电极及线圈三部分组成,其特定输出参数的磁场被证实具有多重良性生物学效益;脉冲电磁场是由电流通过赫尔姆兹线圈所产生的具有脉冲间歇的磁场效应,其生物效应主要发生在细胞膜上,使病变组织得以修复。现有技术中,低频脉冲电磁治疗仪中的信号发生器由于固定了输出电信号的频率、电压及电流大小,所产生的均匀磁场范围较窄。而实际上,电信号的电流方向、波形、频率、电流与电压等关键参数不同组合对于治疗不同物种、个体、骨骼形状及尺寸下的患者的肩周炎的疗效来说,是动态变化的。虽然现有技术对不同物种、尺寸的骨形态结构进行了参数放大,但缺乏精准与动态调节机制,最佳的输出信号发生器与参数设置不具有说服力。此外,现有技术仍然采用全身磁场暴露,造成照射部位极为宽泛,根据霍姆亥磁线圈的定理,磁场的分布存在一定均匀程度,高均匀性(95%-99%)磁场范围仅存在于磁场中心有限的区域内。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低频脉冲电磁治疗仪所产生的有限范围的磁场参数与宽泛的暴露范围是否拥有最佳的疗效仍然值得商榷。全身振动治疗作为一种被动的全身的物理治疗方式,其疗效被认为基本等同于多种模式联合的高动量运动治疗,通过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发现,全身振动治疗对多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下腰痛、骨质疏松等)具有高效的治疗作用。现有的全身振动设备虽已商用,但针对肩周炎治疗的专用仪器并不存在,大部分仪器仅将全身振动作为辅助模式加于其他治疗方法,因此参数设置相当模糊,治疗模式单一且造价昂贵。骨痛宁灸是将中药与灸法结合起来作用于“痹症”的治疗方法。虽然现代中医对于肩周炎的辩证分型尚未统一,但多与肺、肝、肾有关。本病位在肩周,病机在肺肝肾,累及气血筋骨,病性属本虚标实,以虚为本,以瘀为标。骨痛宁灸运用补肝肾,强筋壮骨,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炮制而成。在补肝脾肾的同时,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既可治“标”,又可治“本”。通过全破壁的方法,可使药物的功效最大化。骨痛宁是何成奇教授根据中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理论制定的,经过20年临床应用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此期间,团队通过大量动物、临床研究发现,骨痛宁灸擦剂可明显缓解关节疼痛,软组织疼痛,降低患者患肩的黏连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和组织修复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骨痛宁灸治疗效果虽然好,但需患者自行涂擦后搓揉或按摩,且擦药时或之前予以热疗辅助效果更佳。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很少有患者在涂抹药物的同时或者之前进行烤灯或热敷,往往因为热疗条件有限或患者依从性不好而不能持久治疗。若没有温热作用辅助,药力往往停留于肌肤表面,很难渗入,不能起到最佳效果。再者每次用药量的多少、使用时间、频率不易量化及规律化以及患者对药物使用的主观不一致导致治疗效果不一,也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综上,上述三种治疗方式均存在一定缺陷,且三种治疗方式均被单独或最多与一种其它治疗方式联合使用,无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将磁场疗法、振动治疗和骨痛宁灸治疗有机融合,提出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及系统,提高治疗效果。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其包括:与肩部形状适配的可穿戴载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载体上的治疗仪;所述治疗仪包括电磁线圈和扫频振动头;所述电磁线圈与扫频振动头集成设置或分离设置;扫频振动头包括开口的壳体,所述开口的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软质垫片,所述软质垫片中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上方设置与所述振动电机相连的振动体,振动体上设置可拆卸的药品。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电磁线圈与扫频振动头集成设置的方式为:在所述扫频振动头的开口的壳体的开口边缘上设置有隔离套,所述电磁线圈设置在隔离套中。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电磁线圈与扫频振动头分离设置的方式为:所述电磁线圈设置在可穿戴载体上对应肩部上方位置,所述扫频振动头设置在可穿戴载体上对应肩部前方位置。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振动体中开有盲孔,所述盲孔中设置有发热体,药品设置在振动体上时,药品底部与所述发热体接触。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药品为药袋或压片形式,并在药品边缘上固定有拉绳。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开口的壳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电磁灸装置停止工作的急停开关。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振动体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振动体上均匀分布设置4个可拆卸的药品;振动体的下方对称位置设置两个振动电机。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系统,其包括上述智能电磁灸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人机交互单元、电流信号发生器、网络模块;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电流信号发生器、网络模块均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所述电流信号发生器与电磁线圈电气连接;所述扫频振动头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用于提供手动输入治疗参数,并提供当前系统工作状态的显示功能;所述电流信号发生器,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产生相应波形磁场驱动电流,以驱动电磁线圈;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相应治疗参数控制电磁线圈、扫频振动头中的振动电机以及发热体的工作状态;所述网络模块,用于提供控制器的蓝牙和/或wifi网络接入功能,以实现智能电磁灸装置与控制器之间的蓝牙匹配和/或对智能电磁灸装置的远程监控。作为进一步优化,该系统还包括医学数据库,所述控制器与医学数据库电气相连,所述医学数据库中存储有患者的病历信息,并可根据病历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向所述控制器推荐治疗参数;所述治疗参数包括磁场强度、治疗持续时间、磁场驱动电流波形参数、药品的加热量、振动电机的扫频频率、振动幅度、振动方向以及振动量。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扫频振动头中的振动电机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控制振动电机从30HZ的振动频率开始,线性上升到45HZ,然后从45HZ线性下降到30HZ,完成一次扫频,然后重复该步骤,进入下一次的扫频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磁场疗法、振动治疗和骨痛宁灸治疗三种疗法有机融合,设计出一种可穿戴式便携治疗系统;对患者的患部可以同时进行三种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2)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肩部形状适配的可穿戴载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载体上的治疗仪(2);所述治疗仪(2)包括电磁线圈(4)和扫频振动头(3);所述电磁线圈(4)与扫频振动头(3)集成设置或分离设置;扫频振动头(3)包括开口的壳体(5),所述开口的壳体(5)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软质垫片(8),所述软质垫片(8)中设置有振动电机(9),所述振动电机(9)的上方设置与所述振动电机(9)相连的振动体(6),振动体(6)上设置可拆卸的药品(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肩部形状适配的可穿戴载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载体上的治疗仪(2);所述治疗仪(2)包括电磁线圈(4)和扫频振动头(3);所述电磁线圈(4)与扫频振动头(3)集成设置或分离设置;扫频振动头(3)包括开口的壳体(5),所述开口的壳体(5)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软质垫片(8),所述软质垫片(8)中设置有振动电机(9),所述振动电机(9)的上方设置与所述振动电机(9)相连的振动体(6),振动体(6)上设置可拆卸的药品(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4)与扫频振动头(3)集成设置的方式为:在所述扫频振动头(3)的开口的壳体(5)的开口边缘上设置有隔离套(12),所述电磁线圈(4)设置在隔离套(12)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4)与扫频振动头(3)分离设置的方式为:所述电磁线圈(4)设置在可穿戴载体(1)上对应肩部上方位置,所述扫频振动头(3)设置在可穿戴载体(1)上对应肩部前方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体(6)中开有盲孔,所述盲孔中设置有发热体(10),药品(7)设置在振动体(6)上时,药品(7)底部与所述发热体(10)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智能电磁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7)为药袋或压片形式,并在药品(7)边缘上固定有拉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奇刘思佳吴涛王德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