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332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包括:支架,其包括:竖向杆,其竖直固定;横向板,其水平设置且其可固定套设于所述竖向杆的不同位置;L型块,其竖直段的外侧面可固定卡合于所述横向板的一端的不同位置,L型块的水平段所在一端的竖直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方型凹槽;L型板,其一端可固定于第一方型凹槽内的不同位置且其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圆杆的一端;夹持件,其包括一对夹取装置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垂直设置在第一圆杆的另一端;一对所述夹取装置均竖直设置且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线圈方向调节及固定、适用性广、线圈在使用过程中可散热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领域。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comprising a vertical bar, which is vertically fixed; a transverse plate, which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can be fix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vertical bar; an L-shaped block whose outer side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can be fix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t one end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and a vertical part of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L-shaped block faces inward depression. A first square groove is formed; an L-shaped plate, one end of which can be fixed in different positions within the first square groove and the other end of which is threaded to one end of the first round rod; a clamping device includes a pair of clamping devices and connecting rods, the connecting rods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round rod through bolts and nuts; and a pair of clamping devices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and symmetrically fixed to the connecting rod.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adjustment and fixing of the coil direction, wide applicability and heat dissipation during the use of the coil,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颅磁刺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经颅磁刺激疗法中,当前主要利用8字型线圈;8字型线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将8字型线圈维持在患者头部需要刺激的部位,不仅刺激点不能在刺激过程中维持不动,还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一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往往不止刺激一个位置,不同的患者对于8字型线圈的所处位置有不同的要求,单一的用于支撑8字型线圈的支架不能满足过多的需求。线圈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使线圈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线圈的电阻增大,使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降低;线圈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加速线圈的老化,缩短了线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线圈方向调节及固定、适用性广、线圈在使用过程中可散热的经颅磁刺激装置。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包括:支架,其包括:竖向杆,其竖直固定且其侧壁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贯通的第一螺孔;横向板,其水平设置且具有将其上下表面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横向板的一端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通孔相通且横向的第二通孔,所述横向板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竖向杆上,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横向板螺纹连接在所述竖向杆上;L型块,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及竖直设置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通过其一竖直侧面的横向的凹槽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板的另一端,第二螺栓竖直穿过所述第二平板及所述横向板并配合螺母,将二者可拆卸连接;L型块的第一平板所在一端的竖直面内陷形成第一方型凹槽;L型板,其一端的具有竖向的第二螺孔且穿设于所述第一方型凹槽内,所述第一平板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三螺孔,第三螺栓将所述L型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上,所述L型板的另一端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盲孔,所述盲孔具有内螺纹;第一圆杆,其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盲孔内;夹持件,其包括一对夹取装置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第四螺栓配合螺母垂直设置在第一圆杆的另一端;一对所述夹取装置均竖直设置且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夹取装置包括:第一方杆,其内中空且其一端的端板向内凹陷形成与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上夹爪及下夹爪,其均为L型且均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两个第一杆平行设置,两个第二杆朝内且相对;所述下夹爪的第一杆所在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所述第一方杆的另一端;所述上夹爪的第一杆所在的一端垂直固定有一第二圆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圆杆的另一端恰好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内置于所述第一方杆的内部且连接滑块;弹簧,其套设于所述第二圆杆的外部且卡在所述端板及滑块之间。优选地,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一对把手,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夹爪的第一杆及所述下夹爪的第一杆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散热装置,其用于给8字型线圈散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其包括箱体及将箱体的内腔密封的可开合的盖子;所述箱体为8字型,所述箱体的内壁与8字型线圈的外缘相配合,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内陷形成环绕内腔的类8字型凹槽;所述盖子为8字型且其设置有与所述类8字型凹槽相通的第四通孔;U型橡胶压条,其环绕卡合于所述类8字型凹槽一圈,所述U型橡胶压条的开口端紧贴所述类8字型凹槽的底面形成一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海绵;水箱,其上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注水口,所述水箱的下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出水口;橡胶管,其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且其另一端连通一针头,所述针头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贯穿所述U型橡胶压条后插入所述海绵内;其中,所述U型橡胶压条及所述盖子对应所述类8字型凹槽处均设置有透气孔。优选地,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一对第二方杆,其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于所述盖子的两端,所述第二方杆的一端通过合页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连接所述盖子,所述第二方杆的另一端的设置有突出部;其中,当所述盖子密封所述箱体时,所述第二方杆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紧贴所述箱体的下表面。优选地,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针头保护套,其敞口端通过螺纹连接于针头的外部。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左大右小的横向的凸字型;所述横向板的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相配合。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支架可夹持8字型线圈,使8字型线圈使用时无需人工拿持,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维持刺激点不变;2、同一患者在刺激时,往往需要调节不同的点进行刺激,不同的患者由于体型的差异,8字型线圈的位置也需进行调整,所述支架可在不同方向上调节至8字型线圈到达所需位置后,进行固定;3、8字型线圈散发热量后,所述海绵内的水蒸发带走热量,避免8字型线圈的磁场降低,8字型线圈的使用寿命也更长。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盖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箱体及所述盖子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包括:支架,其包括:竖向杆1,其竖直固定且其侧壁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贯通的第一螺孔2;横向板3,其水平设置且具有将其上下表面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横向板3的一端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通孔相通且横向的第二通孔,所述横向板3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竖向杆1上,第一螺栓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横向板3螺纹连接在所述竖向杆1上;L型块,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5及竖直设置的第二平板6,所述第二平板6通过其一竖直侧面的横向的凹槽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板3的另一端,第二螺栓7竖直穿过所述第二平板6及所述横向板3并配合螺母,将二者可拆卸连接;L型块的第一平板5所在一端的竖直面内陷形成第一方型凹槽8;L型板9,其一端的具有竖向的第二螺孔10且穿设于所述第一方型凹槽8内,所述第一平板5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三螺孔,第三螺栓将所述L型板9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5上,所述L型板9的另一端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盲孔,所述盲孔具有内螺纹;第一圆杆11,其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盲孔内;夹持件,其包括一对夹取装置12及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通过第四螺栓14配合螺母垂直设置在第一圆杆11的另一端;一对所述夹取装置12均竖直设置且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杆13的两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向杆1通过底座固定于地面或者直接将所述竖向杆1固定于经颅磁刺激装置的机壳上;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所述第一螺孔2使所述横向板3可固定在所述竖向杆1的不同高度上,进而调整8字型线圈的竖直位置,需要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其包括:竖向杆,其竖直固定且其侧壁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贯通的第一螺孔;横向板,其水平设置且具有将其上下表面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横向板的一端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通孔相通且横向的第二通孔,所述横向板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竖向杆上,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横向板螺纹连接在所述竖向杆上;L型块,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及竖直设置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通过其一竖直侧面的横向的凹槽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板的另一端,第二螺栓竖直穿过所述第二平板及所述横向板并配合螺母,将二者可拆卸连接;L型块的第一平板所在一端的竖直面内陷形成第一方型凹槽;L型板,其一端的具有竖向的第二螺孔且穿设于所述第一方型凹槽内,所述第一平板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三螺孔,第三螺栓将所述L型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上,所述L型板的另一端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盲孔,所述盲孔具有内螺纹;第一圆杆,其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盲孔内;夹持件,其包括一对夹取装置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第四螺栓配合螺母垂直设置在第一圆杆的另一端;一对所述夹取装置均竖直设置且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其包括:竖向杆,其竖直固定且其侧壁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贯通的第一螺孔;横向板,其水平设置且具有将其上下表面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横向板的一端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通孔相通且横向的第二通孔,所述横向板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竖向杆上,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横向板螺纹连接在所述竖向杆上;L型块,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及竖直设置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通过其一竖直侧面的横向的凹槽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板的另一端,第二螺栓竖直穿过所述第二平板及所述横向板并配合螺母,将二者可拆卸连接;L型块的第一平板所在一端的竖直面内陷形成第一方型凹槽;L型板,其一端的具有竖向的第二螺孔且穿设于所述第一方型凹槽内,所述第一平板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三螺孔,第三螺栓将所述L型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上,所述L型板的另一端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盲孔,所述盲孔具有内螺纹;第一圆杆,其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盲孔内;夹持件,其包括一对夹取装置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第四螺栓配合螺母垂直设置在第一圆杆的另一端;一对所述夹取装置均竖直设置且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包括:第一方杆,其内中空且其一端的端板向内凹陷形成与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上夹爪及下夹爪,其均为L型且均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两个第一杆平行设置,两个第二杆朝内且相对;所述下夹爪的第一杆所在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所述第一方杆的另一端;所述上夹爪的第一杆所在的一端垂直固定有一第二圆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圆杆的另一端恰好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内置于所述第一方杆的内部且连接滑块;弹簧,其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普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