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28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床,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所述超低床包括床架和设置于所述床架上且用于供病人平躺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背板、座板、大腿板和小腿板,所述座板与所述床架固定连接,所述床架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背板升降的背部升降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板升降的腿部升降装置,所述小腿板随所述大腿板的升降而升降,所述床架的头尾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床架升降的床体升降装置,所述背部升降装置、所述腿部升降装置和所述床体升降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具有多体位升降调节的功能,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护理和康复使用。

Super low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ltra-low be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and nursing instruments. The ultra-low bed comprises a bed frame and a bed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bed frame and used for lying down of the patient. The bed plate comprises a back plate, a seat plate, a thigh plate and a leg plate which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in turn. The seat plat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ed frame. The lower part of the bed frame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back lift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back plate to rise and fall and a leg lift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thigh plate to rise and fall. The lower leg plate rises and falls with the upper leg plate. The head and tail ends of the bed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a bed lift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bed frame to rise and fall. The back lifting device, the leg lifting device and the bed lifting devic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good stability, high safety, multi-position lifting adjustment function, convenient operation, time saving and labor saving, and convenient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低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超低床。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的加快,年轻人既要忙于事业又要照顾家庭,显然力不从心。以正常作息计算,人每天需要约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床的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睡眠质量。尤其对于卧床的老人、残疾人或者病人,若长时间平躺或侧卧会造成局部受压,由此产生诸多健康问题。此时,就十分需要一种护理床,协助自己日常生活的必须。家庭需求护理床的潜力日益增加,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护理水平,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出现了许多护理床,但是市面上的护理床机构复杂,且床头、床尾升降时稳定性差,特别是床头、床尾、背部、腿部多个升降动作同时进行时,整个床容易摇晃,安全性低,故障率较高;且现有的护理床最低位时的床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仍然较高,老年人或者病人跌落后容易摔伤,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床身升降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低床,包括床架和设置于所述床架上且用于供病人平躺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背板、座板、大腿板和小腿板,所述座板与所述床架固定连接,所述床架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背板升降的背部升降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板升降的腿部升降装置,所述小腿板随所述大腿板的升降而升降,所述床架的头尾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床架升降的床体升降装置,所述背部升降装置、所述腿部升降装置和所述床体升降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床架上的第一电动推杆、转轴和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用于支撑所述背板的支撑杆,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铰接的升降拉板。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背面设置有导轨,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且用于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滚轮。进一步地,所述腿部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床架上的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铰接于所述大腿板的背面。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升降装置包括下床头尾架和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床头尾架上的上床头尾架,所述上床头尾架与所述床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床头尾架与所述上床头尾架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进一步地,所述下床头尾架呈“U”字形,包括下横杆和设置于所述下横杆两端的立柱;所述上床头尾架呈“n”字形,包括上横杆和设置于所述上横杆两端的立管,所述立管滑动套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下横杆上,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横杆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用于移动的脚轮,所述脚轮上设置有便于停放的刹车装置。进一步地,所述上床头尾架的外侧设置有床头尾板。进一步地,所述床头尾板为开口朝下的中空长方体木质结构,所述床头尾板套设于所述上床头尾架的外侧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床头尾架。进一步地,所述床板降至最低位时,其上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60mm。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适用于家庭或养老机构使用,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有床体升降装置,使得整体升降范围大,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失能老人和病人等特殊人群使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有效避免老年人或病人由于看护不当导致的摔伤现象;操作简便,护理强度低,特别是对卧床病人的护理,省时省力,通过设置有背部升降装置和腿部升降装置,使得其具有多体位调节的功能,能够满足使用者对不同体位的要求,便于护理和康复使用;最低位时的床板距离地面的高度较低,老年人或者病人跌落后不容易摔伤,安全性较高;且制作成本低,应用与推广的前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低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低床的最低位时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仰视图。图5为图2中区域A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低床的背部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低床的最高位时的主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床架;2-床板;21-背板;22-座板;23-大腿板;24-小腿板;3-背部升降装置;31-第一电动推杆;32-转轴;33-支撑杆;34-升降拉板;4-腿部升降装置;5-床体升降装置;51-下床头尾架;511-下横杆;512-立柱;52-上床头尾架;521-上横杆;522-立管;53-第三电动推杆;6-控制器;7-导轨;8-滚轮;9-脚轮;10-刹车装置;11-床头尾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低床,包括床架1和设置于所述床架1上且用于供病人平躺的床板2,所述床板2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背板21、座板22、大腿板23和小腿板24,所述座板22与所述床架1固定连接,所述床架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背板21升降的背部升降装置3和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板23升降的腿部升降装置4,所述小腿板随所述大腿板的升降而升降,所述床架1的头尾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床架1升降的床体升降装置5,所述背部升降装置3、所述腿部升降装置4和所述床体升降装置5均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超低床,与现有技术相比,更适用于家庭或养老机构使用,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有床体升降装置,使得整体升降范围大,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失能老人和病人等特殊人群使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有效避免老年人或病人由于看护不当导致的摔伤现象;操作简便,护理强度低,特别是对卧床病人的护理,省时省力,通过设置有背部升降装置和腿部升降装置,使得其具有多体位调节的功能,能够满足使用者对不同体位的要求,便于护理和康复使用;最低位时的床板距离地面的高度较低,老年人或者病人跌落后不容易摔伤,安全性较高;且制作成本低,应用与推广的前景好。这里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背板21、所述座板22、所述大腿板23和所述小腿板24均为矩形方管制成,且分别依次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背板21、所述大腿板23分别以所述座板22作为固定件转动升降,所述小腿板24随所述大腿板23的转动升降而升降,所述座板22随所述床架1的升降而升降,所述控制器6连接网电或安装蓄电池。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4和图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超低床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背部升降装置3包括设置于所述床架1上的第一电动推杆31、转轴32和设置于所述转轴32上且用于支撑所述背板21的支撑杆33,所述转轴3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1的输出端铰接的升降拉板34。工作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1推动所述升降拉板34转动,所述升降拉板34固定在所述转轴32上并带动所述转轴32同步转动,所述转轴32带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32上的所述支撑杆33转动,所述支撑杆33的自由端与所述背板21接触,带动所述背板21绕与所述座板22连接处的销轴转动升降,从而实现背部升降的功能。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超低床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背板21的背面设置有导轨7,所述支撑杆33的末端设置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床,包括床架和设置于所述床架上且用于供病人平躺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背板、座板、大腿板和小腿板,所述座板与所述床架固定连接,所述床架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背板升降的背部升降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板升降的腿部升降装置,所述小腿板随所述大腿板的升降而升降,所述床架的头尾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床架升降的床体升降装置,所述背部升降装置、所述腿部升降装置和所述床体升降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床,包括床架和设置于所述床架上且用于供病人平躺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背板、座板、大腿板和小腿板,所述座板与所述床架固定连接,所述床架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背板升降的背部升降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板升降的腿部升降装置,所述小腿板随所述大腿板的升降而升降,所述床架的头尾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床架升降的床体升降装置,所述背部升降装置、所述腿部升降装置和所述床体升降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床架上的第一电动推杆、转轴和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用于支撑所述背板的支撑杆,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铰接的升降拉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背面设置有导轨,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且用于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床架上的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铰接于所述大腿板的背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佳佳何惠苏于百川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