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自助康复护理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术后自助康复护理床。
技术介绍
双腿是人们能够进行正常活动的根本,腿部的疾病和伤害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尤其是像骨折、跟腱撕裂等病症,会对双腿的行动力造成严重的损伤,在严重的腿部疾病发生时,一般都需要进行手术矫正,而腿部的手术完成后恢复时间一般较长,长时间的卧床使得手术后的腿部得不到充分的活动,造成腿部肌肉萎缩,为了恢复正常的行动能力,需要对腿部进行康复锻炼。腿部的康复锻炼不同于身体的其他部位,由于腿部承载了患者的体重,在进行恢复锻炼时存在着诸多限制,在进行腿部的恢复锻炼时,腿部会承载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锻炼时间和强度难以掌握,极其容易造成伤口崩裂和受损部位二次伤害,同时在患者进行腿部恢复锻炼的初始阶段,需要在他人的监护下进行,以防止患者长时间不活动而身体不适造成摔伤,会消耗监护人员大量的精力与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自助康复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自助康复护理床,包括床体、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自助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床垫组、驱动件、康复运动部件(17)和桌板组件(18),所述床体包括矩形床框(10)、三角形支撑台(11)、支撑板(2)、床尾板(3)、床头板(9),所述三角形支撑台(11)设置在矩形床框(10)底部一端,所述三角形支撑台(11)的斜面设置有第一滑槽(12),所述支撑板(2)设置在矩形床框(10)底部的另一端,所述床头板(9)设置在矩形床框(10)顶部靠近三角形支撑台(11)的一端,所述床尾板(3)设置在矩形床框(10)顶部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所述矩形床框(10)内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槽(101),所述床垫组包括设置在2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自助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床垫组、驱动件、康复运动部件(17)和桌板组件(18),所述床体包括矩形床框(10)、三角形支撑台(11)、支撑板(2)、床尾板(3)、床头板(9),所述三角形支撑台(11)设置在矩形床框(10)底部一端,所述三角形支撑台(11)的斜面设置有第一滑槽(12),所述支撑板(2)设置在矩形床框(10)底部的另一端,所述床头板(9)设置在矩形床框(10)顶部靠近三角形支撑台(11)的一端,所述床尾板(3)设置在矩形床框(10)顶部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所述矩形床框(10)内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槽(101),所述床垫组包括设置在2个第二滑槽(101)之间第一床板(8)、设置在2个第二滑槽(101)之间第二床板(7)和设置在2个第二滑槽(101)之间的第三床板(4),所述第一床板(8)与第三床板(4)位于第二床板(7)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床板(8)与第二床板(7)铰接,所述第三床板(4)通过插销与第二床板(7)连接,所述第三床板(4)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齿条(19);所述驱动件包括辅助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辅助部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滑槽(12)内部的滑块(13)和设置在滑块(13)顶部的第二连接柱(14),所述第二连接柱(14)远离滑块(13)的一端延伸与第一床板(8)底部铰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螺杆(16)、内螺纹套筒(15)和第一连接柱(6),所述第一驱动螺杆(16)通过轴承设置在三角形支撑台(11)与支撑板(2)之间,所述内螺纹套筒(15)设置在第二床板(7)下方的第一驱动螺杆(16)上,所述第一连接柱(6)设置在内螺纹套筒(15)的顶部,且所述内螺纹套筒(15)远离第一连接柱(6)的一端与第二床板(7)底部焊接;所述康复运动部件(17)通过螺栓设置在第二床板(7)与第三床板(4)之间的矩形床框(10)底部,所述康复运动部件(17)包括L型固定台(171)、设置在L型固定台(171)内侧底端的一对活塞筒(172)和按摩组件(177),所述活塞筒(172)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腔(1711),第一活塞腔(17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1710),且第一活塞(1710)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杆(173),所述活塞杆(173)远离第一活塞(1710)的一端延伸至活塞筒(172)的一侧设置有踏板(175),所述活塞杆(173)靠近踏板(175)一端的外侧设有外螺纹(174),外螺纹(174)位置处的活塞杆(173)外侧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娟,李伟,王春侠,齐亚宾,张桂华,李楠,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杜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