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288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病床。该电动病床包括床体支架,床体支架上方设置有床板;床板上方从前至后设置有背板、坐板和腿板;背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背板上下翻转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在支杆上,支杆为固定于背板和坐板之间的床板上的竖直杆;坐板固定连接在床板上,坐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床板翻转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床体支架上;腿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腿板上下翻转的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固定在坐板下方的三角架上。该电动病床,背板、腿板以及床板的运动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体位,满足使用者处于坐位、躺位、休克体位要求,并减少使用者由于长期处于一个体位带来疲劳和身体损伤。

Electric sickbe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sickbed. The electric sickbed includes a bed support, with a bed plate above the bed support; a back plate, a seat plate and a leg plate above the bed plate from front to back; a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ck plate is connected to drive the back plate to turn upside down; the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support rod is a vertical rod fixed on the bed plate between the back plate and the seat plate; the seat plate is fixed on the bed plate and sits on it. The bottom of the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electric push rod, which is fixed on the bed support, and the bottom of the le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third electric push rod, which is used to drive the upper and lower turnover of the leg plate, and the third electric push rod is fixed on the triangle frame under the seat plate. The motion combination of the electric sickbed, back board, leg board and bed board can form different position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sers in sitting, lying and shock positions, and reduce the fatigue and physical injury caused by the users in a position for a lo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病床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病床。
技术介绍
病床是常见的医疗设备,目前医院及养老机构的病床,基本都是针对普通住院病人而设计的,无法满足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患者的真正需求。在对这些病人进行喂食或一些护理时,需要将他们的上半身托起,为方便行动不便的病人实现躺下以及坐起动作的转化,传统的病床可通过手动摇动病床尾部的摇杆来实现该目的。但是该种类型的传统病床限制了动作实施人不能躺在病床上进行调节以达到最舒适的位置。现有电动病床的动作实现也是通过电动推杆的运动而实现的,在形成坐姿体位时坐板会翻转,形成大腿稍微上曲的体位,这种体位长期坐立会有腰部不适的反应。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4490537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腹部挤压及人体下滑的起背自适应电动翻身床,该病床包括床体,用于弯曲或伸展人体下肢关节的曲腿装置;用于向左或向右侧翻人体躯干的侧翻装置;用于从背部将人体托起或放下的起背装置;所述侧翻装置和起背装置安装在床体的床头位置,曲腿装置安装在床体的床尾位置。该病床不能实现床板的整体翻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病床,该电动病床可实现床板整体翻转。本技术中电动病床的技术方案:电动病床,包括床体支架,床体支架上方设置有床板;床板上方从前至后设置有背板、坐板和腿板;背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背板上下翻转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在支杆上,支杆为固定于背板和坐板之间的床板上的竖直杆;坐板固定连接在床板上,坐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床板翻转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床体支架上;腿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腿板上下翻转的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固定在坐板下方的三角架上。背板与支杆的顶部铰接连接,以使背板绕支杆顶部上下翻转。背板的宽度大于床板的宽度,支杆设置在床板侧边,用以支撑背板。第二电动推杆设置在床体支架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三角架设置在坐板底部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床板的前端与床体支架的前端铰接,以使床板绕床体支架的前端上下翻转。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与背板铰接。第二电动推杆的顶端与床板铰接。第三电动推杆的顶端与腿板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动病床,第一电动推杆带动背板上下翻转,当第一电动推杆处于最小安装距时,背板处于水平位置,当第一电动推杆延伸至最大行程时,背板向上移动,处于倾斜状态,同时推动病床上的使用者,使病床上的使用者坐起。第三电动推杆延伸至最大行程时,腿板处于水平状态,当第三电动推杆收缩至最小安装距时,腿板向下翻转,处于向下倾斜状态,便于病床上的使用者腿部伸展下去,防止使用者出现腰部不适的现象。第二电动推杆处于最小安装距时,床板处于水平状态,当第二电动推杆延伸至最大行程时,床板围绕床头向上翘起,此时使用者的头部处于较低位置,适用于使用者休克,因为使用者休克时,需将使用者的头部放低,使血液回流。背板、腿板以及床板的运动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体位,满足使用者处于坐位、躺位、休克体位要求,并减少使用者由于长期处于一个体位带来疲劳和身体损伤。进一步的,背板与支杆的顶部铰接连接,以使背板绕支杆顶部上下翻转,提高背板翻转时地稳定性。进一步的,背板的宽度大于床板的宽度,支杆设置在床板的侧边,用以支撑背板,便于使背板翻转至水平状态。进一步的,第二电动推杆设置在床体支架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结构稳定,床板受力均匀,在床板上下翻转时不易出现晃动现象。进一步的,三角架设置在坐板底部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则安装在三角架上的第三电动推杆处于坐板底部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腿板受力均匀,在腿板上下翻转时不易出现晃动现象。进一步的,床板的前端与床体支架的前端铰接,便于床板绕床体支架的前端上下翻转。本技术的电动病床结构简单,加工、组装方便。采用了由电动推杆直接推动背板、腿板以及床板等机构翻转,减少了其他支撑部件,从而减少了制造成本,同时减少了由于其他部件损坏而带来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电动病床处于平躺体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动病床处于半躺体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动病床处于坐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动病床处于休克体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体支架;2、床板;3、背板;4、坐板;5、支杆;6、第一电动推杆;7、第二电动推杆;8、腿板;9、三角架;10、第三电动推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电动病床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电动病床,包括床体支架1,床体支架1上方设置有床板2;床板2上方从前至后设置有背板3、坐板4和腿板8;背板3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背板3上下翻转的第一电动推杆6,背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铰轴,第一电动推杆6的顶端通过铰轴与背板3铰接连接;第一电动推杆6固定在支杆5上,第一电动推杆6通过设置在支杆底部的螺栓固定在支杆5上。背板3的宽度大于床板2的宽度,支杆5设置在床板2侧边,用以支撑背板3。床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杆5的螺栓,支杆5通过螺栓固定于背板3和坐板4之间的床板2上;支杆顶部设有铰轴,背板3与支杆5的顶部通过铰轴铰接连接,以使背板3绕支杆5的顶部上下翻转。床板2上设有用于固定坐板4的螺栓,坐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板2上,坐板4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床板2翻转的第二电动推杆7,坐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铰轴,坐板4通过铰轴与第二电动推杆7的顶部连接。床体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电动推杆7的螺栓,第二电动推杆7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床体支架1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床板2的前端与床体支架1的前端铰接,以使床板绕床体支架1的前端上下翻转。腿板8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腿板8上下翻转的第三电动推杆10,腿板8的前端和坐板4的后端通过铰轴铰接。腿板8底部固定连接有铰轴,腿板8通过铰轴与第三电动推杆10的顶部铰接。坐板底部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9三角架,三角架9通过螺栓与第三电动推杆10固定连接,以使腿板8通过第三电动推杆10的带动绕三角架9上下翻转。本实施例的电动病床,床体支架1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四个床体支腿。本实施例的电动病床,背板3、坐板4和腿板8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提高电动病床使用舒适度的垫子。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电动病床,其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床板2上位于坐板4前端的位置设置有铰轴,铰轴与背板3铰接,在第一电动推杆6的带动下,背板3绕床板2上的铰轴上下翻转,整个床板的承重能力较一个支杆的承重能力大,因此这种结构较为稳定,可提高病床的稳定性,给电动病床使用者较好的使用体验。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电动病床,其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一致,但是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床板2上设置两个支杆5,两个支杆5分别位于的床板2的两侧,背板3同时与两个支杆5的顶部铰接。这种结构较为稳定,可提高病床的稳定性,防止背板的翻转时因一侧受力而出现侧翻的现象,提高电动病床使用者使用时的安全性。本技术的电动病床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第一电动推杆带动背板上下翻转,当第一电动推杆处于最小安装距时,背板处于水平位置,当第一电动推杆延伸至最大行程时,背板向上移动,处于倾斜状态,同时推动病床上的使用者,使病床上的使用者处于半躺体位。如图3所示,第三电动推杆延伸至最大行程时,腿板处于水平状态,当第三电动推杆收缩至最小安装距时,腿板向下翻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病床,包括床体支架,床体支架上方设置有床板;其特征在于:床板上方从前至后设置有背板、坐板和腿板;背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背板上下翻转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在支杆上,支杆为固定于背板和坐板之间的床板上的竖直杆;坐板固定连接在床板上,坐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床板翻转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床体支架上;床板的前端与床体支架的前端铰接以使床板绕床体支架的前端上下翻转;腿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腿板上下翻转的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固定在坐板下方的三角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病床,包括床体支架,床体支架上方设置有床板;其特征在于:床板上方从前至后设置有背板、坐板和腿板;背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背板上下翻转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在支杆上,支杆为固定于背板和坐板之间的床板上的竖直杆;坐板固定连接在床板上,坐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床板翻转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床体支架上;床板的前端与床体支架的前端铰接以使床板绕床体支架的前端上下翻转;腿板底部连接有用以带动腿板上下翻转的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固定在坐板下方的三角架上。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治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南格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