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场景下基于车辆轨迹重构的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276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控场景下基于车辆轨迹重构的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属于交通信号控制。该方法包括:S1:选取视频检测断面:获取前k辆车辆到达交叉口进口道的时间和车辆类型,并观测车辆尾部离开停车线的时刻;S2:重构车辆到达轨迹;S3:重构车辆离开轨迹;S4:获取延误参数:根据每辆车到达‑离开的时间,确定每辆经历延误的车辆所产生的延误值,将其累加,得到交叉口该进口道的总延误值,结合观测的本周期流量,得到车均延误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方可以直接利用目前的交叉口监控摄像设备,不需要额外增加检测设备,计算信号控制交叉口进口道延误,计算简便,可持续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控场景下基于车辆轨迹重构的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信号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城市信号交叉口车辆延误的获取方法。
技术介绍
交叉口作为各个流向的车流和人流汇集-分流的地点,是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中的关键结点,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交通网络的服务质量。而延误参数是评价信号控制交叉口服务水平和优化信号配时方案的重要参数,因此延误无论对于交通设计还是信号设计方案评价都至关重要。信号交叉口的延误,是指车辆在信号控制交叉口由于受到信号灯的影响而额外损失的时间。因此,该参数可以反映交叉口的控制方案设计合理性,也可以体现驾驶员的时间损失情况。目前对于延误参数的获取可以分为三种方式:模型推算、现场观测和仿真法。模型推算法作为较早被推演出来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借助其它可直接持续获取的流量、配时方案等参数间接推算延误值,该方法具有可持续、观测性强等特点,目前使用的范围较为广泛,但由于模型推演中使用了一些设定条件,对于实际随机的交通状况考虑不足,所以模型得到的参数精度不高;现场观测法可以通过人工或者半自动等方式进行现场或通过借助现场视频直接使用人工的方式提取延误参数,该方法可以考虑现场随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监控场景下基于车辆轨迹重构的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视频检测断面:根据交叉口摄像头设置目的,结合图像处理技术,确定在该目的下获取的前k辆车辆的到达信息,即前k辆车辆到达交叉口进口道的时间和车辆类型,并观测车辆尾部离开停车线的时刻;S2:重构车辆到达轨迹:结合交叉口的配时,从红灯刚启亮开始,根据现场视频检测到的前k辆将要经历排队的车辆到达时间,结合模型推算设定的车辆到达方式,推演第k+1辆车、第k+2辆车,以及最后一辆排队车辆的到达时间,结合车辆动力学的原理,进而重构车辆的到达轨迹曲线;S3:重构车辆离开轨迹:前k辆车离开的轨迹由摄像头直接观测,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监控场景下基于车辆轨迹重构的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视频检测断面:根据交叉口摄像头设置目的,结合图像处理技术,确定在该目的下获取的前k辆车辆的到达信息,即前k辆车辆到达交叉口进口道的时间和车辆类型,并观测车辆尾部离开停车线的时刻;S2:重构车辆到达轨迹:结合交叉口的配时,从红灯刚启亮开始,根据现场视频检测到的前k辆将要经历排队的车辆到达时间,结合模型推算设定的车辆到达方式,推演第k+1辆车、第k+2辆车,以及最后一辆排队车辆的到达时间,结合车辆动力学的原理,进而重构车辆的到达轨迹曲线;S3:重构车辆离开轨迹:前k辆车离开的轨迹由摄像头直接观测,结合动力学的特征,获取第k+1辆车、第k+2辆车,以及最后一辆排队车辆的启动时间,结合车辆动力学的原理,进而重构车辆的离开轨迹曲线;S4:获取延误参数:根据每辆车到达-离开的时间,确定每辆经历延误的车辆所产生的延误值,将其累加,得到交叉口该进口道的总延误值,结合观测的本周期流量,得到车均延误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场景下基于车辆轨迹重构的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已获取的前k辆车的信息,结合车辆到达分布函数,推演第k+1辆车到达时间的方法为:S21:结合相关参数,列出交叉口已知k辆车到达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玲敖谷昌刘晓晓许裕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