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33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变压器,包括绕线骨架、磁芯和绝缘外罩,绕线骨架包括用于缠绕线圈的绕线筒柱,磁芯分别组合在绕线筒柱的上下两端,绝缘外罩套设于绕线筒柱及磁芯外侧,绕线筒柱其中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脚部,绝缘外罩上设有与第一接脚部相对应的第二接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线圈导线必须绕过绝缘外罩与第二接脚部连接,不仅大幅度增加变压器的安规距离,使得变压器在不改变体积的情况下,能够符合更高规格的安规要求,而且克服传统变压器需要大量的人工作业增加安规距离,简化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高度适应于当前自动化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改进的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结构改进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电子零件之一,而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转换电子电路中的驱动电压,如可将市电电压降低的电源变压器,又如笔记型、计算机、医疗电子设备等所使用的外接式电源供应器(ACAdapter)模块中将工作电压升/降压的变压器等等,故变压器的规格种类相当繁杂,很少有固定的规格,大都因应客户的需求而订制变压器。随着时代变迁,电子设备也越加精密,因为对变压器的安规距离要求越来也高,例如部分医疗电子设备中,对于变压器的安规距离要求至少为12㎜,而一般的变压器正常绕线后的安规距离仅为8mm,远远达不到规定要求,而为了增加安规距离,通常的做法是在变压器的输出端套设套管,但是该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作业,生产工序繁琐,且成本高,难以适应于当前自动化的工业发展趋势。此外,由于现有变压器在绕线骨架安装磁芯后,会在磁芯上套设绝缘的外罩,变压器的尺寸将取决于磁芯厚度、绕线骨架及绝缘外罩的尺寸。绕线骨架及绝缘外罩由于当前成熟的工业技术,其精度相当准确,但是,由于磁芯的加工技术,必然使得磁性在厚度上存有一定的工差,因而导致各个变压器的尺寸存在有一定的工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变压器,使得变压器在不改变体积的情况下,不仅便于加工生产,而且能够符合更高规格的安规要求。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改进的变压器,包括绕线骨架、磁芯和绝缘外罩,所述绕线骨架包括用于缠绕线圈的绕线筒柱,所述磁芯分别组合在绕线筒柱的上下两端,所述绝缘外罩套设于绕线筒柱及磁芯外侧,所述绕线筒柱其中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脚部,所述绝缘外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脚部相对应的第二接脚部。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筒柱其中一端的另一侧设有一绕线钩部,所述线圈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导线上拉绕于所述绕线钩部后下拉延伸至所述绝缘外罩外,与所述第二接脚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罩内间隔布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限位所述绕线骨架的卡榫和/或卡槽。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罩内设有一用于顶持所述绕线骨架的内台阶。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相对于现有的同尺寸、同规模的变压器而言,通过将第二接脚部设置于绝缘外罩上,线圈导线必须绕过绕线钩部和绝缘外罩与第二接脚部连接,不仅大幅度增加变压器的安规距离,使得变压器在不改变体积的情况下,能够符合更高规格的安规要求,而且克服传统变压器需要大量的人工作业增加安规距离,简化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高度适应于当前自动化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2、本技术绕线钩部的设置,不仅能够增加变压器的安规距离外,还能够避免导线下拉时与线圈接触,进一步增加变压器的安全性及稳定性。3、本技术通过内台阶的设置,能够避免磁芯和绝缘外罩直接抵触,使得磁芯和绝缘外罩之间预留有一定空间,从而避免磁芯厚度的工差影响到绝缘外罩和绕线骨架的水平位置,进而确保第一接脚部和第二接脚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卡榫的限位设置,能够区别绕线骨架和绝缘外罩的相对位置,从而进一步确保第一接脚部和第二接脚部在水平面上的间距,即使得第一接脚部和第二接脚部之间的间距固定、精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绝缘外罩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绕线骨架1、磁芯2、绝缘外罩3、绕线筒柱11、第一接脚部12、绕线钩部13、第二接脚部31、内台阶32、卡榫33、卡槽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一种结构改进的变压器,包括一个绕线骨架1、两个磁芯2和一个绝缘外罩3。绕线骨架1包括一用于缠绕线圈的绕线筒柱11,该绕线筒柱11呈中心镂空的“工”字形。“工”字形的绕线筒柱11上下两端中,其中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脚部12,该端的另一侧设有一绕线钩部13。参照图1至图4,两个磁芯2分别组合在绕线筒柱11的上下两端,绝缘外罩3套设于绕线筒柱11及磁芯2外侧,但至少露出一个磁芯2的顶面。绝缘外罩3上设有与第一接脚部12相对应的第二接脚部31,该第二接脚部31与第一接脚部1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参照图1至图4,绝缘外罩3内设有一用于顶持绕线骨架1的内台阶32,同时,绝缘外罩3内还间隔布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限位绕线骨架1的卡榫33和/或卡槽34,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卡榫33和两个卡槽34,其中两个卡槽34设置于所述内台阶32上,绕线骨架1上同样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卡榫33和卡槽34。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装配时,磁芯2分别组合在绕线筒柱11的上下两端,绝缘外罩3套设于绕线筒柱11及磁芯2外侧时,绕线骨架1顶持于内台阶32上,并通过卡榫33和卡槽34配合,从而进行限位,确保第一接脚部12和第二接脚部3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内台阶32能够确保第一接脚部12和第二接脚部3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即,通过内台阶32的设置,能够避免磁芯2和绝缘外罩3直接抵触,使得磁芯2和绝缘外罩3之间预留有一定空间,从而避免磁芯2厚度的工差影响到绝缘外罩3和绕线骨架1的水平位置,进而确保第一接脚部12和第二接脚部3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四个卡榫33的限位设置,则能够进一步确保第一接脚部12和第二接脚部31在水平面上的间距,即使得第一接脚部12和第二接脚部31之间的间距固定、精准。参照图1至图4,变压器线圈缠绕在绕线筒柱11后,线圈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导线分别与第一接脚部12和第二接脚部31连接。本技术中,线圈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导线在与第二接脚部31连接时,需要将导线上拉,绕在绕线钩部13上,然后下拉延伸至绝缘外罩3外,与第二接脚部31连接。本技术相对于现有的同尺寸规模的变压器而言,通过将第二接脚部31设置于绝缘外罩3上,线圈导线必须绕过绕线钩部13和绝缘外罩3与第二接脚部31连接,从而大幅度增加变压器的安规距离,使得变压器在不改变体积的情况下,能够符合更高规格的安规要求。此外,绕线钩部13的设置,不仅能够增加变压器的安规距离外,还能够避免导线下拉时与线圈接触,进一步增加变压器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另外,第一接脚部12和第二接脚部31采用分离式组合设计,还能通过在绝缘外罩3上设置不同数量、间距的第二接脚部31,通过更换的绝缘外罩3组合出不同参数的变压器。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改进的变压器,包括绕线骨架、磁芯和绝缘外罩,所述绕线骨架包括用于缠绕线圈的绕线筒柱,所述磁芯分别组合在绕线筒柱的上下两端,所述绝缘外罩套设于绕线筒柱及磁芯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柱其中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脚部,所述绝缘外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脚部相对应的第二接脚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进的变压器,包括绕线骨架、磁芯和绝缘外罩,所述绕线骨架包括用于缠绕线圈的绕线筒柱,所述磁芯分别组合在绕线筒柱的上下两端,所述绝缘外罩套设于绕线筒柱及磁芯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柱其中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脚部,所述绝缘外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脚部相对应的第二接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柱其中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源简宽赐李中远郭玮东黄伟芃冯其黄思凯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恒泰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