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谱的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197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谱的预处理方法,首先是对光谱进行去噪:将光谱输入卷积去噪层C1进行去噪,再对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将经过C1去噪后的光谱输入基线校正层C2。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去噪和基线校正以卷积的方式融入中,从而将预处理过程和鉴别问题转化在统一的模型框架中求解,实现了数据的自适应处理,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去噪和基线校正过程中每一个卷积层中都只有一个卷积核,相比于传统的网络解释性更强,而且更容易监控卷积层的输出,以查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谱的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谱分析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谱的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仪器测量得到原始光谱通常都伴有严重的噪声和基线漂移,鉴别时限制了对光谱数据中有用信息的提取,因此,光谱分析过程中通常有较为繁琐的去噪和基线校正的过程。目前大多数的去噪和基线校正的方法均独立于模型,这增加了因预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模型预测能力下降的风险。同时受待测物质的物理特性(如颗粒度,装填密度和均匀性等)、环境温度和探测器的非线性响应等影响,光谱与待测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但是现阶段的大多数光谱定性或定量的校正方法都是线性模型,对于这种非线性关系不能进行较好的表示。现有技术在建立分类模型时,大都是根据经验预设模型参数,这种方法一方面限定了光谱分析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根据待分类物质的特性不同,分类模型的参数也需要做调整,因此根据经验值设定的预测模型参数后,只能用于对一些特定物质进行分类,每次在测定不同物质时都需要对分类模型的参数进行重新设定,这不但导致分类模型的通用性差,更重要的是分类模型分类的准确性也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光谱进行去噪:将光谱输入卷积去噪层C1进行去噪,所述卷积去噪层层C1的输出表示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光谱进行去噪:将光谱输入卷积去噪层C1进行去噪,所述卷积去噪层层C1的输出表示如下:其中,x1表示卷积去噪层C1的输入,xc1表示卷积去噪层C1的输出,Wc1表示卷积去噪层C1的卷积核权重;Wc1,i是卷积去噪层C1层第i个权重,nc1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明坚沈东旭董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