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730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包括外壳,合成射流激励器,翅片,LED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文丘里管,所述翅片、文丘里管、合成射流激励器被固定在LED基板与外壳形成的腔体内部,使文丘里管与翅片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合成射流激励器底部设有连接盖,连接盖与文丘里管连接,文丘里管出口与翅片连接,外壳通过滑槽与LED基板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双膜三腔合成射流激励器,在合成射流激励器出口处增设了文丘里管,最终增加出口处的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流体状态、增大进气量从而达到提高散热效率,降低LED的结温温度,延长LED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灯散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集成功率大于30w的大功率LED,散热问题极其严重。其原因在于,大功率LED的光电转换效率大约只有20%~30%,其余的电能转化为热能,LED巨大的散热量引发了光强降低、元器件加速老化等一系列问题。由全球半导体照明巨头cree公司提供的光衰曲线可得,当结温温度为65度时,LED寿命可达十万个小时,而当结温温度升至105度时,寿命缩短至一万小时。LED器件的寿命随结温升高呈指数级衰减。现在有的LED散热方式有翅片散热、热管散热、风冷散热、水冷散热、半导体制冷;其中翅片散热能力有限,热管散热、风冷散热、水冷散热、半导体制冷的使用寿命远远小于LED使用寿命。现有散热方式中,型材散热以其廉价可靠的特点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但型材散热能力十分有限,满足不了散热需求。而其他散热方式虽然散热效率较高,但其自身寿命远远小于LED十万个小时的理论寿命,难以得到推广使用。水冷散热效果好但是需要的系统较为庞大,所以难以推广使用。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包括外壳(1),合成射流激励器(2),翅片(4),LED基板(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文丘里管(3),所述翅片(4)、文丘里管(3)、合成射流激励器(2)被固定在LED基板(5)与外壳(1)形成的腔体内部,使文丘里管(3)与翅片(4)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合成射流激励器(2)底部设有下壳体(207),下壳体(207)与文丘里管(3)连接,文丘里管(3)出口处设有固定导流管(303)与翅片(4)中的翅片中心孔(401)连接,外壳(1)通过滑槽与LED基板(5)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包括外壳(1),合成射流激励器(2),翅片(4),LED基板(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文丘里管(3),所述翅片(4)、文丘里管(3)、合成射流激励器(2)被固定在LED基板(5)与外壳(1)形成的腔体内部,使文丘里管(3)与翅片(4)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合成射流激励器(2)底部设有下壳体(207),下壳体(207)与文丘里管(3)连接,文丘里管(3)出口处设有固定导流管(303)与翅片(4)中的翅片中心孔(401)连接,外壳(1)通过滑槽与LED基板(5)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射流激励器(2)包括从上到下的依次连接的上壳体(201)、上振动膜固定支撑(202)、上振动膜(203)、永磁铁固定支撑(204)、下振动膜固定支撑(205)、下振动膜(206)、下壳体(207),上下振动膜支撑分别连接上下振动膜后和永磁铁固定支撑(202)连接,永磁铁(208)固定在所述永磁铁固定支撑(202)中间,上下振动膜与上下振动膜固定支撑之间均设有弹簧线圈(209),所述下壳体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湍流出口(210)、第二湍流出口(211)、第三湍流出口(212),所述第一湍流出口(210)与上下振动膜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湍流出口(211)与下振动膜(206)底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三湍流出口(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仪哲曾鹏宇曾智博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