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前照灯用的变光机构及LED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71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前照灯用的变光机构及LED前照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光机构通电时,电池阀压缩复位弹性件的同时,推动推杆绕转轴转动,并带动远近光遮光板下移切换为远光,而需要切换为近光时,则直接断开电池阀的电源,使得拉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绕转轴反向转动,并带动远近光遮光板上移即可,从而实现了的远近光的自动切换;并且由于采用单一LED芯片作为单一光源,降低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前照灯用的变光机构及LED前照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具有涉及一种LED前照灯用的变光机构及具有该变光机构的LED前照灯。
技术介绍
LED(LightEmittingDiode),即半导体电光源,发光二极管,也称为半导体灯,是一种无灯丝的电光源,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为了使LED灯珠,发出的光产生投射效果,通常在每个LED灯珠前面都安装有反光杯或反光碗。由于单个LED灯珠的亮度有限,在加大单个LED灯珠亮度的同时,通常采用多个LED灯珠组成阵列的方式来获得足够的亮度。综合上面所述LED灯,设计结构的限制,很难在现有基础上再实现单灯适合道路行驶的同时具有远光和近光的功能,目前只能采用增加另外一组灯来替代其中的远光灯或近光灯,或采用两组灯,分别作为远光灯和近光灯。由于可供车前照灯安装的位置十分有限,若同时安装两组灯,分别作为远光灯和近光灯,势必要将有限的安装位置进行分割,这就造成单个的前照灯尺寸过小,容纳LED灯珠的数量较少,不容易获得足够的亮度,影响灯的照射效果。由于才采用同时安装两组灯,分别作为远光灯和近光灯,增加了制作成本。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实现远近光切换的LED前照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LED前照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前照灯,包括安装座和变光机构,其中,所述变光机构包括电磁阀、由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和推杆,其中,所述电磁阀的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一复位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连,且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当所述电磁阀通电时,所述电磁阀的输出轴向右压缩复位弹性件,同时,输出轴将所述推杆的向右推动,则所述推杆推动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对于所述安装座逆时针转动,使得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切换至远光状态;当所述电磁阀断电时,在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电磁阀的输出轴向左移动,并带动所述推杆向左移动,则所述推杆带动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对于所述安装座顺时针转动,使得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切换至近光状态。其中,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包括相连的连接件和遮光件,其中,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遮光件的一端设置有一定位孔,且所述连接件由贯穿所述定位孔的转轴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其中,所述LED前照灯的光源采用单一LED芯片。进一步地,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上的凸台上设置有一微型凸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LED前照灯用变光机构,其包括电磁阀、由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和推杆,其中,所述电磁阀的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一复位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连,且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上设置有一可转动连接在所述LED前照灯的安装座上的转轴。其中,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其中,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包括相连的连接件和遮光件,其中,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遮光件的一端开设有一定位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上的凸台上设置有一微信凸台。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遮光件的一端设置有一U型卡槽,所述推杆与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连的另一端呈“L”字形,且其与所述U型卡槽卡扣配合。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前照灯用的变光机构及LED前照灯。本技术的变光机构通电时,电池阀压复位缩弹性件的同时,推动推杆绕转轴转动,并带动远近光遮光板下移切换为远光,而需要切换为近光时,则直接断开电池阀的电源,使得拉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绕转轴反向转动,并带动远近光遮光板上移即可,从而实现了的远近光的自动切换;并且由于采用单一LED芯片作为单一光源,降低了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本技术采用在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的凸台上再增设一微型凸台,从而降低了眩光,保证了对向车道驾驶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LED前照灯用的变光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反映图1中变光机构安装在LED前照灯上时切换为远光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反映图1中的变光机构安装在LED前照灯上时复位为近光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反映图1中变光机构的远近光切换遮光板与推杆相配合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参见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LED前照灯用的变光机构,其包括电磁阀11、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和推杆13,其中,该电磁阀11的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一复位弹性件14(该复位弹性件14的一端抵住固定在输出轴端部的挡板17,复位弹性件14的另一端则抵住电池阀11),电磁阀11的输出轴的另一端则与该推杆13的一端相连,而该推杆13的另一端则与该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相连,而该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转动连接在LED前照灯的安装座上,从而当该电磁阀11通电时,电磁阀11的输出轴向右移动,从而通过复位弹性件14端部的挡板17向右压缩复位弹性件14,同时,输出轴将推杆13的向右推动,使得该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相对于LED前照灯安装座逆时针转动,使得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切换至远光状态,参见图2;当电磁阀11断电时,在复位弹性件14的作用下,电磁阀11输出轴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推杆13向左移动,并带动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相对于LED前照灯安装座顺时针转动,使得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切换至近光状态,即恢复为初始状态,参见图3。参见图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包括相连呈“L”字形的连接件121和遮光件122,其中,该连接件121上靠近与遮光件122相连的一端通过转轴15与LED前照灯安装座转动连接,而该连接件121上远离与遮光件12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U”型卡槽,且,该“U”型卡槽与推杆13远离电磁阀11的自由端相配合,具体地,该推杆13的自由端呈“L”字形,且其扣合在该“U”型卡槽内,因此,当该电磁阀11通电时,电磁阀11的输出轴向右压缩复位弹性件14,同时,输出轴将推杆13向右推动,则该推杆13向右推动连接件121,使得该连接件121绕转轴15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遮光板122向下移动(即绕转轴15逆时针转动),即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切换至远光状态;当该电磁阀11断电时,在复位弹性件14的作用下,电磁阀11输出轴向左移动,从而使得推杆13向左移动,则推杆13向左拉动连接件121,使得连接件121绕转轴15反向,即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遮光板122向上移动(即绕转轴15顺时针转动),即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切换为近光。本实施例中,该“U型”卡槽的宽度略大于该推杆13的自由端的尺寸,当然,本实施例中,该卡槽也可不设置呈U型,也可直接设置为一通孔或者其他形状,相应地,该推杆13的自由端也可不设置为“L”字形,也根据需要设置为其它形状,只需要其满足当电磁阀通电时,在电磁阀的作用下向右推动该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使其处于远光状态,而当电磁阀断电时,在电磁阀的作用下向左拉动该远近光切换遮光板12,使其处于近光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前照灯,包括安装座和变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光机构包括电磁阀、由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和推杆,其中,所述电磁阀的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一复位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连,且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当所述电磁阀通电时,所述电磁阀的输出轴向右压缩复位弹性件,同时,输出轴将所述推杆的向右推动,则所述推杆推动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对于所述安装座逆时针转动,使得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切换至远光状态;当所述电磁阀断电时,在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电磁阀的输出轴向左移动,并带动所述推杆向左移动,则所述推杆带动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对于所述安装座顺时针转动,使得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切换至近光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前照灯,包括安装座和变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光机构包括电磁阀、由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和推杆,其中,所述电磁阀的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一复位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连,且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当所述电磁阀通电时,所述电磁阀的输出轴向右压缩复位弹性件,同时,输出轴将所述推杆的向右推动,则所述推杆推动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对于所述安装座逆时针转动,使得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切换至远光状态;当所述电磁阀断电时,在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电磁阀的输出轴向左移动,并带动所述推杆向左移动,则所述推杆带动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相对于所述安装座顺时针转动,使得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切换至近光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近光切换遮光板包括相连的连接件和遮光件,其中,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遮光件的一端设置有一定位孔,且所述连接件由贯穿所述定位孔的转轴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绿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