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63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泵体,泵体内部设有叶轮和轴承,轴承连接有电机,泵体的内部设有蓄水腔和抽水口,抽水口设有抽水管,泵体设有有排气腔,排气腔连接有离心腔,排气腔与离心腔之间设有连接板和过水槽,轴承设有第一诱导轮和第二诱导轮,第一诱导轮与所在第二诱导轮之间设有挡水块,挡水块与排气腔连接,排气腔设有排气管和排水管,第一诱导轮的四周设有限位圈,离心腔内设有轴承和叶轮,离心腔连接有排水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离心装置的固定;b、离心装置的运行;c、过滤机构的更换。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汽蚀”,从而造成吸程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心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离心泵通常是由叶轮,泵体,泵轴,平衡盘、平衡环和填料函组成,两个以上的叶轮、平衡盘分别套在泵轴上,并安装在泵体内,泵轴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经圆柱滚子轴承与轴承体固定连接,圆柱滚子轴承外圆外端与外端盖相接触,内端与内端盖相抵触,外端盖经螺栓、螺母穿过轴承体上设有的孔与内端盖固定连接,工作时,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水体依次流过每级叶轮,级数越多,叶轮扬程越高,泵体中央有一水体吸入口与吸入管连接,水体经底阀和吸入管进入泵内,泵体上的水体排出口与排出管连接。当流道中水流局部压力下降至临界压力(一般接近汽化压力)时,水中气核成长为汽泡,汽泡的聚积、流动、分裂、溃灭过程的总称。过去称作“汽蚀”。离心泵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转动不平稳,从而产生更多的气泡,也会影响到离心泵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汽蚀”,从而造成吸程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包括泵体,泵体内部设有叶轮和轴承,轴承与叶轮连接,轴承连接有电机,其特征在于:泵体的内部设有蓄水腔和抽水口,蓄水腔与抽水口连接,抽水口设有抽水管,泵体设有有排气腔,排气腔连接有离心腔,排气腔与离心腔之间设有连接板和过水槽,连接板与轴承连接,轴承设有第一诱导轮和第二诱导轮,第一诱导轮与第二诱导轮连接,第一诱导轮与所在第二诱导轮之间设有挡水块,挡水块设置在第二诱导轮的两侧,挡水块与排气腔连接,排气腔设有排气管和排水管,排气管与泵体连接,第一诱导轮的四周设有限位圈,限位圈与泵体连接,离心腔内设有轴承和叶轮,离心腔连接有排水箱。通过设置排气腔来对水体中的气体进行分离,将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排气管连接抽气泵,进行抽气,排气腔的底部设置过水槽,将拍过气的水体进入到离心腔中进行水体的离心,达到抽水的作用,减少了水体中气体,从而降低离心泵中产生“汽蚀”,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汽蚀”,从而造成吸程降低的问题。进一步,排气腔设置在泵体的内部,连接板设有第一导水板、第二导水板和第三导水板,第一导水板均匀设置在轴承的四周,第一导水板呈弧形结构,第二导水板和第三导水板均为异型板结构,第三导水板设置在排水管的上方,第二导水板与第三导水板之间设有第一导水口和第二导水口。排气腔起到了分离水中的气体的作用,通过第二诱导轮的转动将水中气体通过气泡的形式与水体分离,再通过第一导水板、第二导水板和第三导水板来实现水体的流动,重复进行风离,减少了离心泵在运作中的气体过多造成“汽蚀”,增加离心泵的吸程。进一步,排气腔设有第一止水片,第一止水片设置在第二导水板的上方。第一止水片起到了导流的作用。进一步,第二导水板设有第二止水片。第二止水片起到了导流的作用。进一步,叶轮与电机之间设有第一机械密封,第一机械密封与轴承连接。增加密封性能,有利于装置的运行。进一步,抽水管与抽水口之间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与抽水口连接。连接装置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通过连接装置中设置过滤机构可以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到泵体内部,防止泵体在运作时发生损伤,促进装置运作稳定。进一步,连接装置设有安装门,安装门与连接装置为螺纹连接。安装门起到了便于更换过滤机构的作用,安装简单,只需要拧动螺栓就可以进行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电机的底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之间设有定位板,定位板设有螺纹孔,螺纹孔连接有地脚螺栓。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离心装置的固定a、将泵体固定在平稳地面上,保持泵体水平,先将泵体前侧与地面固定,然后支撑杆搁置在地面上,在定位板上固定地脚螺栓,进行泵体进行固定,查看定位板是否平整,进行适当底部的垫高,保持泵体整体平衡;b、将抽水管插入水池中,保持抽水管尽量垂直;c、在出气孔连接有抽气泵,将抽气泵进行安装固定;2)离心装置的运行a、向加液口中注入水,水面高度至第一诱导轮高度后停止,并关闭加液口,拧紧,开启电机,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叶轮转动后使泵体内产生真空,抽水管进行抽水,水体通过过滤机构后进入到蓄水腔中;b、第一诱导轮转动,使蓄水腔中的水进入到排气腔中,水体随着第二诱导轮转动,被第一导水板导流后进入到第一导水板与第二导水板之间的通道,部分水体进入到第一导水板与第三导水板的通道,进入第一导水板与第二导水板之间通道的进行流动进入到第一导水板与第三导水板后在第二导水口汇合,水体中向第二导水口两侧进行流动,上侧的水体被第一止水板阻挡后,水体中的气体随着排气管流出,水体继续流动后进入第一导水口,从新流动,第二导水口处的水体一部分通过出水管流出,一部分向第一导水口流动,继续进行重复流动;c、排水管中流出的水体进行到过水槽后通过叶轮进行离心,叶轮高速旋转,水体中离心作用下产生高速度,高速水体通过泵体通道,进入到排水箱;3)过滤机构的更换a、打开安装门,将过滤机构进行更换,并关闭安装门,安装门的四周与连接装置进行螺纹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排气腔来对水体中的气体进行分离,将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排气管连接抽气泵,进行抽气,排气腔的底部设置过水槽,将拍过气的水体进入到离心腔中进行水体的离心,达到抽水的作用,减少了水体中气体,从而降低离心泵中产生“汽蚀”。2、本专利技术排气腔起到了分离水中的气体的作用,通过第二诱导轮的转动将水中气体通过气泡的形式与水体分离,再通过第一导水板、第二导水板和第三导水板来实现水体的流动,重复进行风离,减少了离心泵在运作中的气体过多造成“汽蚀”,增加离心泵的吸程。3、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通过连接装置中设置过滤机构可以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到泵体内部,防止泵体在运作时发生损伤,促进装置运作稳定。4、本专利技术安装门起到了便于更换过滤机构以及清理过滤机构过滤的杂质的作用,安装简单,只需要拧动螺栓就可以进行安装和拆卸。5、本专利技术原理清晰、实施操作容易,易于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排气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泵体;2-叶轮;3-轴承;4-电机;5-蓄水腔;6-抽水口;7-抽水管;8-排气腔;9-离心腔;10-连接板;11-过水槽;12-第一诱导轮;13-第二诱导轮;14-排气管;15-排水管;16-排水箱;17-第一导水口;18-第二导水口;19-第一止水片;20-第二止水片;21-第一机械密封;22-第二机械密封;23-连接装置;24-过滤机构;25-安装门;26-支撑杆;27-地脚螺栓;28-挡水块;29-第一导水板;30-第二导水板;31-第三导水板;32-定位板;33-螺纹孔;34-限位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包括泵体1,泵体1内部设有叶轮2和轴承3,轴承3与叶轮2连接,轴承3连接有电机4,泵体1的内部设有蓄水腔5和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部设有叶轮和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轴承连接有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内部设有蓄水腔和抽水口,所述蓄水腔与所述抽水口连接,所述抽水口设有抽水管,所述泵体设有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连接有离心腔,所述排气腔与所述离心腔之间设有连接板和过水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轴承设有第一诱导轮和第二诱导轮,所述第一诱导轮与所述第二诱导轮连接,所述第一诱导轮与所在第二诱导轮之间设有挡水块,所述挡水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诱导轮的两侧,所述挡水块与所述排气腔连接,所述排气腔设有排气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泵体连接,所述第一诱导轮的四周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所述泵体连接,所述离心腔内设有所述轴承和所述叶轮,所述离心腔连接有排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部设有叶轮和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轴承连接有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内部设有蓄水腔和抽水口,所述蓄水腔与所述抽水口连接,所述抽水口设有抽水管,所述泵体设有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连接有离心腔,所述排气腔与所述离心腔之间设有连接板和过水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轴承设有第一诱导轮和第二诱导轮,所述第一诱导轮与所述第二诱导轮连接,所述第一诱导轮与所在第二诱导轮之间设有挡水块,所述挡水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诱导轮的两侧,所述挡水块与所述排气腔连接,所述排气腔设有排气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泵体连接,所述第一诱导轮的四周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所述泵体连接,所述离心腔内设有所述轴承和所述叶轮,所述离心腔连接有排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设置在所述泵体的内部,所述连接板设有第一导水板、第二导水板和第三导水板,所述第一导水板均匀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四周,所述第一导水板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导水板和所述第三导水板均为异型板结构,所述第三导水板设置在所述排水管的上方,所述第二导水板与所述第三导水板之间设有第一导水口和第二导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设有第一止水片,所述第一止水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水板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水板设有第二止水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之间设有第一机械密封,所述第一机械密封与所述轴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诱导轮与所述连接板时间设有第二机械密封,所述第二机械密封与所述轴承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汽蚀的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与所述抽水口之间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梅施高萍林盛邱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