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拱脚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158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拱脚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拱脚加固结构包括两层拱盖支护、布设于地铁车站拱盖主体左右两侧拱脚处的拱脚桩及与拱脚桩连为一体的拱脚纵向梁,拱脚桩桩身沿拱脚切线布置;拱脚桩由型钢骨架及浇筑于型钢骨架和桩孔内的细石混凝土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拱脚桩与纵向梁相结合的加固体系,通过纵向梁连接拱脚桩和第一、二层拱盖支护,结构整体性好,抵抗局部受力及变形能力强,能够对拱脚处深厚破碎围岩进行有效加固防护;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拱脚加固结构施工方法,加固范围和实施对象选取灵活,均是针对支护拱盖的拱脚岩层破碎,不会产生整体性影响,也不影响拱盖法在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实施效率、机械化作业等方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拱脚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施工
,涉及地铁车站拱脚加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施工中位于破碎围岩位置附近的拱脚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土层岩层差别明显,因此随着我国地铁工程的广泛发展,暗挖法在不同地层状况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包括“中洞法”、“侧洞法”、“PBA洞桩法”和“拱盖法”等。拱盖法是适用于围岩“上软下硬”条件的一种暗挖施工方法,具有工序少、支护结构简单,拱盖成型后作业面积大、功效高、工期短等优点,目前拱盖法的应用范围主要为围岩等级在I~IV级、地质条件理想、特别是拱脚基岩稳定的地层。青岛、重庆、大连等地区的地层上部被第四系覆盖,下伏中生代基岩,具有典型的二元地层结构特点,故拱盖法的应用相当广泛。然而地铁车站一般200m以上,受局部断裂和次生地质构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将面对局部软弱围岩和拱脚岩体破碎等不利情况。如若在总体围岩情况较好、局部拱脚破碎的地层放弃拱盖法施工,则在工期、造价等方面均不适宜。目前针对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拱脚位于破碎围岩位置的情况,处理方式主要以拱脚处设置锚杆(锚索)和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拱脚加固结构,包括依次布设在地铁车站二次衬砌上方的第一层拱盖支护(3)和第二层拱盖支护(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于第二层拱盖支护左右两侧拱脚处的拱脚桩(2)及与拱脚桩连为一体的拱脚纵向梁(1);所述拱脚桩桩身沿拱脚切线布置;所述拱脚桩由型钢骨架(8)及浇筑于型钢骨架钢壁内和桩孔内的细石混凝土构成;所述拱脚纵向梁沿地铁车站纵向布设于第二层拱盖支护左右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拱脚加固结构,包括依次布设在地铁车站二次衬砌上方的第一层拱盖支护(3)和第二层拱盖支护(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于第二层拱盖支护左右两侧拱脚处的拱脚桩(2)及与拱脚桩连为一体的拱脚纵向梁(1);所述拱脚桩桩身沿拱脚切线布置;所述拱脚桩由型钢骨架(8)及浇筑于型钢骨架钢壁内和桩孔内的细石混凝土构成;所述拱脚纵向梁沿地铁车站纵向布设于第二层拱盖支护左右两侧。2.权利要求1所述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拱脚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拱脚桩施工所需的导洞空间尺寸;(2)开挖地铁车站上部,并施作第一层拱盖支护;根据导洞空间尺寸,开挖车站上部断面;在导洞开挖的同时,完成第一层拱盖支护的施作;(3)根据拱脚围岩破碎情况和范围,确定加固位置;(4)根据拱盖受力确定拱脚桩参数、纵向梁尺寸及配筋;(5)施作拱脚桩;在确定加固位置,沿设计的桩身轴线倾斜钻孔,得到拱脚桩桩孔,然后将型钢骨架(8)吊放入拱脚桩桩孔中,并在型钢骨架钢壁内及拱脚桩桩孔内灌注细石混凝土(9),完成拱脚桩的施作;(6)施作纵向梁;(7)施作第二层拱盖支护;(8)重复步骤(1)~(7),直至完成车站内所有拱盖支护及在破碎围岩位置的拱脚加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拱脚加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一三李德明李亮牛东兴黄宇徐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