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酸铜溶液中氯的脱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湿法铜资源再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硫酸铜溶液中氯的脱除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镀级硫酸铜结晶生产中,随着硫酸铜溶液使用循环次数的增加,溶液中的氯含量不断累积升高,使产品的品质不断下降,尤其是高纯电镀硫酸铜品质受到影响,为获得更好的产品市场定位,常用的方法就是更换硫酸铜溶液,导致生产的成本增加,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且增加后续废水处理压力。同样在湿法铜再生资源行业,原料通常含有一定浓度的氯离子,电积铜过程使用的铅合金阳极,对氯离子的适应能力很差,在氯离子浓度高于100mg/L时,经常出现阳极腐蚀穿孔降低阳极使用寿命,槽面气味难闻,此时阴极铜也会发脆变得不再致密,甚至阴极表面在刚出槽时显示为白色。目前脱除氯离子方法主要有:银离子沉淀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重结晶法、萃取法以及单质铜粉法,这些方法主要应用于湿法电积铜。铜渣除氯、氧化亚铜除氯技术多应用于湿法炼炼行业,如“从硫酸锌溶液中去除氯离子的方法(CN102648298A),镍冶炼工艺过程中用于氢氧化镍钴除氯方法(CN103993173A)中提到的氧化亚铜除氯,一种铜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硫酸铜溶液中氯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 将硫酸铜溶液的pH值调节至1~1.5;S2. 在硫酸铜溶液中搅拌加入氧化亚铜粉,控制反应pH值为1~2,沉淀反应,反应完全后固液分离得到除氯硫酸铜溶液和除氯渣,其中氧化亚铜粉的用量为硫酸铜溶液中氯离子总质量的2.2~2.8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铜溶液中氯的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硫酸铜溶液的pH值调节至1~1.5;S2.在硫酸铜溶液中搅拌加入氧化亚铜粉,控制反应pH值为1~2,沉淀反应,反应完全后固液分离得到除氯硫酸铜溶液和除氯渣,其中氧化亚铜粉的用量为硫酸铜溶液中氯离子总质量的2.2~2.8倍。2.如权利要求1所述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硫酸铜溶液的pH值调节至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反应pH值为1.5~2,氧化亚铜粉的用量为硫酸铜溶液中氯离子总质量的2.2~2.5倍。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亚铜粉加入前先经过加水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成伟,查正炯,刘杨,吴阳东,覃杰荣,王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