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240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包括进液接口、进液导管、反应室、出气导管和出气接口;所述进液导管连接进液接口到反应室,所述出气导管连接反应室到出气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气泡液体表面张力和液体流动推力使气泡沿导气管方向排出的装置,可以用于实时荧光PCR检测仪器的研发,克服为减少移液过程中反应试剂的损耗而设计的狭窄通道和狭窄通道内易产生气泡的矛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剂反应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
技术介绍
核酸提纯和实时荧光PCR反应一体化仪器的研究应用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反应过程无污染己经越来越成为实时荧光PCR仪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将提纯的核酸样本自动转移到PCR试剂管中时容易在反应管中遗留空气产生气泡,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如何在不增加实验程序的情况下避免气泡的产生是PCR反应管结构设计的一大难题,制约了这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克服为减少移液过程中反应试剂的损耗而设计的狭窄通道和狭窄通道内易产生气泡的矛盾。技术方案: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包括进液接口、进液导管、反应室、出气导管和出气接口;所述进液导管连接进液接口到反应室,所述出气导管连接反应室到出气接口。进一步地,所述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为突出试剂反应管的管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的中部设有卡榫。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导管和出气导管在试剂反应管中呈U形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室的左下角与进液导管相通,反应室的右上角与出气导管相通,反应室的左上角和右下角为圆角设计。进一步地,所述试剂反应管侧壁用PVC膜进行密封。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气泡液体表面张力和液体流动推力使气泡沿导气管方向排出的装置,可以用于实时荧光PCR检测仪器的研发,克服为减少移液过程中反应试剂的损耗而设计的狭窄通道和狭窄通道内易产生气泡的矛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液试剂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实时荧光PCR仪的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包括进液接口1、进液导管2、反应室3、出气导管4和出气接口5。试剂反应管侧壁用PVC膜进行密封。上述各元件的位置关系如下:进液接口1、出气接口5为突出反应管的管型结构用于试剂反应管与进样机构连接,进液导管2连接进液接口1到反应室3、出气导管4连接反应室3到出气接口5。进液接口1和出气接口5的中部设有卡榫,可以固定试剂反应管。进液导管2和出气导管4在试剂反应管中呈U形分布。反应室3的左下角与进液导管2相通,反应室3的右上角与出气导管4相通,反应室的左上角和右下角为圆角设计,可以避免气泡的产生。当提纯的核酸样本从进液接口1推入反应管时,由于表面张力液体充满狭窄进液导管2,将通道内的空气挤压到PCR反应室3,当液体进入PCR反应室3后,由于反应室相比导管通道要宽很多,液体进入反应室后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汇集在反应室底部,充满底部后缓慢上升将顶部的空气挤压入出气导管4,直到液体充满PCR反应室3,液体才进入出气导管4,通过出气导管4的U型结构实现PCR反应室3内试剂的密闭,即使在PCR反应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收缩都不会有气体进入PCR反应室3内。使用去离子水,通过在反应管的进液接口1注入无气泡的去离子水,将PCR反应室3充满,继续注入去离子水,将PCR管内的气体从出气接口5全部排出,通过显微镜观察PCR反应室3内液体中是否存在气泡。反复10次以上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如表1。表1从上可以看出,该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产生直径大于0.1mm的气泡,而小于0.05mm的气泡由于尺寸小于荧光检测光斑尺寸对检测影响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接口(1)、进液导管(2)、反应室(3)、出气导管(4)和出气接口(5);所述进液导管(2)连接进液接口(1)到反应室(3),所述出气导管(4)连接反应室(3)到出气接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接口(1)、进液导管(2)、反应室(3)、出气导管(4)和出气接口(5);所述进液导管(2)连接进液接口(1)到反应室(3),所述出气导管(4)连接反应室(3)到出气接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接口(1)和出气接口(5)为突出试剂反应管的管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避免气泡产生结构的试剂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接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尚保华梁保涛王长龙汪练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