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军专利>正文

一种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220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一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一对夹持臂,第一对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二对夹持臂;第三夹持部,包括第三弯曲部,第三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三对夹持臂;其中,第二弯曲部设置与第一夹持臂垂直固接,第三弯曲部设置与第二夹持臂垂直固连,第二夹持部与第三夹持部同轴同向设置,且都设置在第一夹持部的外侧。连接件将交叉设置的玄武岩筋、钢筋牢固紧密连接,实现交叉设置的玄武岩筋、钢筋的牢固简易连接,连接方法简单高效,便与实现标准化作业,连接效果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件。
技术介绍
玄武岩纤维,是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和二氧化钛等氧化物组成的玄武岩石料在高温1450℃~1500℃熔融后,通过漏板快速拉制而成的。玄武岩连续纤维不仅强度高,而且还具有电绝缘、耐腐蚀、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此外,玄武岩纤维的生产工艺决定了产生的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且产品废弃后可直接在环境中降解,无任何危害,因而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材料。由玄武岩纤维制备得到的玄武岩筋因此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在建筑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玄武岩筋的使用过程中普遍采用传统的绑扎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效率低下,连接效果差,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目前建筑
普遍使用的钢筋也大都采用绑扎的方式进行交叉连接固定,效率低下,连接效果差,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解决以上提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一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一对夹持臂,第一对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二对夹持臂;第三夹持部,包括第三弯曲部,所述第三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三对夹持臂;其中,所述第二弯曲部设置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下端垂直固接,所述第三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下端垂直固连,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三夹持部同轴同向设置,且都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本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第一弯曲部设置为拱形或方形。本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设置为相同,且延伸方向设置为平行。本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第一夹持部设置为弹性部件。本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第二夹持部与第三夹持部设置为相同。本技术一些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第二弯曲部设置为拱形或方形。本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第三弯曲部设置为拱形或方形。本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设置为弹性部件。本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固连为一体。本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连接件为由弹性材料一体加工成形得到的整体部件。将第一玄武岩筋卡入第一夹持部,然后将第二玄武岩筋卡入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即可完成第一玄武岩筋与第二玄武岩筋的交叉连接。或者直接将连接件与交叉设置的钢筋、玄武岩筋等压合,即可实现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结构简单,可以将交叉设置的玄武岩筋、钢筋等连接固定,使用方便、高效,便于实现钢筋、玄武岩筋等交叉连接固定的标准化作业,连接效果理想,降低了施工时间成本。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2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3图2中连接件正视图图4图2中连接件侧视图图5实施例1连接件平面展开示意图图6实施例3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7实施例4连接件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公开的附图没有按照比例尺绘制,以便突出附图中不同的技术特征。具体实施方式在这里专用的词“实施例”,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本法实施例中性能指标测试,除非特别说明,采用本领域常规试验方法。应理解,本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公开的内容。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本文述及的第一、第二等表示序列的表述,仅为区别表述部件,不严格限定其顺序或结构的不同;延伸方向设置为平行,通常可以理解为平行或近似平行,近似平行的设置以不影响夹持部与玄武岩筋的安装适配为近似程度的许可范围;本文述及的连接件,通常是指用于将玄武岩筋、钢筋相互连接或者将玄武岩筋、钢筋与其他筋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件;弹性部件或弹性材料通常是指该部件或材料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范围内的形变,以便容纳玄武岩筋并对其产生增强的夹持力,进而将其固定连接;第二夹持部与第三夹持部同轴同向设置通常足指二者的位于相同侧的夹持臂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二者的开口方向一致。本公开所用的术语“基本”和“大约”用于描述小的波动。例如,它们是指小于或等于±5%,如小于或等于±2%,如小于或等于±1%,如小于或等于±0.5%,如小于或等于±0.2%,如小于或等于±0.1%,如小于或等于±0.05%。浓度、量和其它数值数据在本文中以范围格式表示或呈现。这样的范围格式仅为方便和简要起见使用,因此应灵活解释为不仅包括作为该范围的界限明确列举的数值,还包括该范围内包含的所有独立的数值或子范围。例如,“1~5%”的数值范围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1%至5%的明确列举的值,还包括在所示范围内的独立值和子范围。因此,在这一数值范围中包括独立值,如2%、3.5%和4%,和子范围,如1~3%、2~4%和3~5%等。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仅列举一个数值的范围。此外,无论该范围的宽度或所述特征如何,这样的解释都适用。在本公开中,包括权利要求书中,所有连接词,如“包含”、“包括”、“带有”、“具有”、“含有”、“涉及”、“容纳”等被理解为是开放式的,即是指“包括但不限于”。只有连接词“由...构成”和“由...组成”是封闭式连接词。为了更好的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技术同样能够实施。在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一些方法、手段、仪器、设备、原料组成、分子结构等未作详细描述,以凸显本技术的主旨。本技术公开的连接件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与第一夹持部相固连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通常连接件的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一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一对夹持臂,第一对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常第一弯曲部用于与玄武岩筋或钢筋相适配,固定卡接玄武岩筋或钢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弯曲部设置为拱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弯曲部设置为方形,通常方形的弯曲部是指弯曲部整体形成其竖截面呈近似方形或方形的结构,可以在局部具有一些其他技术特征,例如加工形成的弧度、倒角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向平行设置,或者基本平行设置,形成互相重叠设置的对应面,二者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弯曲部的跨度或其开口宽度相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设置为弹性部件,设置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弯曲部的开口宽度,形成缩口结构,便于形成增大的夹持力。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形成缩口结构,该缩口结构能够将连接筋牢固夹持。通常连接件的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弯曲部,第二弯曲部与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夹持臂下端固定连接,且设置为互相垂直;第二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二对夹持臂;第二对夹持臂包括第三夹持臂和第四夹持臂;通常第二弯曲部用于与玄武岩筋或钢筋相适配,固定其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弯曲部设置为拱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弯曲部设置为方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夹持臂和第四夹持臂相向平行设置,或者基本平行设置,形成互相重叠设置的对应面,二者之间的距离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一对夹持臂,所述第一对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二对夹持臂;第三夹持部,包括第三弯曲部,所述第三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三对夹持臂;其中,所述第二弯曲部设置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下端垂直固接,所述第三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下端垂直固连,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三夹持部同轴同向设置,且都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一对夹持臂,所述第一对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二对夹持臂;第三夹持部,包括第三弯曲部,所述第三弯曲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形成第三对夹持臂;其中,所述第二弯曲部设置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下端垂直固接,所述第三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下端垂直固连,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三夹持部同轴同向设置,且都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设置为拱形或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