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发泡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保温材料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PVC发泡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外墙保温技术最早发源于欧洲,在我国的应用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自1980年开始,国内陆续出现高发泡型聚氯乙烯(PVC)保温材料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隔层内。在国内,随着低碳理念日益流行,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高发泡型PVC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已愈发流行起来。从目前中国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市场状况来看,由于市场刚刚起步,标准尚不健全,因此存在较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保温材料耐火等级问题。在国内的保温材料上,燃烧材料能达到A级的无机材料仅占不到10%的市场份额,其保温性能无法跟许多有机材料媲美,燃烧材料能达到B1级的材料仅占不到20%的市场份额,且其价格昂贵,其余70%以上均是价格低廉的可燃、易燃的材料。其中,如聚氨酯、聚苯乙烯等泡沫保温材料,大多数泡沫塑料基材本身就可燃,需要添加大量阻燃物质,才能达到阻燃自熄要求。PVC发泡产品本身原料就具备阻燃自熄性能,而且毒性低,保温性能好,可以达到B1级难燃。从原料角度来说,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发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聚氯乙烯树脂80‑100份、增塑剂8‑30份、有机锡2‑5份、有机溶剂50‑70份、液体石蜡1份、纳米碳酸钙70‑100份、发泡剂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发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聚氯乙烯树脂80-100份、增塑剂8-30份、有机锡2-5份、有机溶剂50-70份、液体石蜡1份、纳米碳酸钙70-100份、发泡剂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发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DOP,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所述发泡剂为组分比为3:1的偶氮二异丁腈和偶氮二甲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发泡板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聚氯乙烯树脂100份、增塑剂24份、有机锡3份、有机溶剂70份、液体石蜡1份、纳米碳酸钙100份、发泡剂12份。4.一种PVC发泡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聚氯乙烯树脂80-100份、增塑剂8-30份、有机锡2-5份、纳米碳酸钙70-100份加入到高速搅拌器中进行混料,并加热到85-95℃;步骤二、在经过步骤一处理的原料中添加发泡剂5-15份,用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后转移到圆底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勇,
申请(专利权)人:巴中市天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