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7103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三聚氰胺海绵在第一溶剂内清洗,之后浸没在水内清洗,烘干得到干燥的三聚氰胺海绵;将纳米粒子分散在第二溶剂内形成分散液,接着将干燥的三聚氰胺海绵浸入分散液内取出,烘干得到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将疏水改性试剂加入第二溶剂内搅拌,得到混合液;将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浸没在混合液内反应,干燥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三聚氰胺海绵表面具有大量的活性基团,而纳米粒子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该海绵的表面粗糙度,且纳米粒子的表面也存在羟基基团,可以与疏水试剂反应生成聚硅氧烷,覆盖在海绵的表面,从而使得制备的三聚氰胺海绵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和功能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石油产业越来越依赖,衣食住行各方面都需要石油作为原材料,但世界各地的原油泄露事故也随之不断发生,石油的泄露不仅给人们来带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危害生态环境,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此外,工厂废油水,家庭、宾馆、饭店等厨房的废油水也无法直接排放,需要经过油水分离,回收油料。因此,进行油水分离以及能够高效吸附油性液体的材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海绵材料作为一种吸附能力强、吸收速度快、质量轻、价格低廉的材料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一种可以重复利用的功能性海绵材料也符合了人们对海绵的发展要求。此外,直接地将油水混合液中的油吸走,还可以避免二次污染。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formaldehyderesin)是由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所得到的一种聚合物,又称密胺树脂(MF),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纳米海绵就是用这种树脂制备而成。其表面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等,因此极易接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三聚氰胺海绵在第一溶剂内清洗1‑2h,之后浸没在水内清洗1‑2h后取出,烘干得到干燥的三聚氰胺海绵;(2)将纳米粒子分散在第二溶剂内形成分散液,接着将步骤(1)所述干燥的三聚氰胺海绵浸入所述分散液内5‑20min后取出,烘干得到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3)将疏水改性试剂加入第二溶剂内搅拌3‑20min,得到混合液;(4)将所述干燥的三聚氰胺海绵或者所述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浸没在所述混合液内反应1‑4h,干燥3‑8h,得到所述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三聚氰胺海绵在第一溶剂内清洗1-2h,之后浸没在水内清洗1-2h后取出,烘干得到干燥的三聚氰胺海绵;(2)将纳米粒子分散在第二溶剂内形成分散液,接着将步骤(1)所述干燥的三聚氰胺海绵浸入所述分散液内5-20min后取出,烘干得到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3)将疏水改性试剂加入第二溶剂内搅拌3-20min,得到混合液;(4)将所述干燥的三聚氰胺海绵或者所述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浸没在所述混合液内反应1-4h,干燥3-8h,得到所述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溶剂选自无水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0-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第二溶剂选自正己烷或环己烷中的一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负载纳米粒子的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纳米粒子选自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磁性氧化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忠周子璇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