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096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包括矩形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从所述矩形壳体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电解室、沉降室和过滤室,所述壳体的内腔的上部设有依次连通所述电解室、所述沉降室和所述过滤室且用于液体流动的通道,所述沉降室的底壁固定设有一沉降槽,所述电解室内设有电解组件,所述过滤室内设有滤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电解室连通,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过滤室连通,并位于所述滤网的下方。很好的利用了电解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结构简单,能够高效优化的净化处理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越加紧张,并且产生了大量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对水的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是现如今社会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已经难以满足要求;现在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电解絮凝处理,不仅对胶态杂质及悬浮杂质有凝聚沉淀作用,而且由于阳极的氧化作用和阴极的还原作用,能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利用电解絮凝法处理效果好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很好的利用了电解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结构简单,能够高效优化的净化处理废水。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从所述矩形壳体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电解室、沉降室和过滤室,所述壳体的内腔的上部设有依次连通所述电解室、所述沉降室和所述过滤室且用于液体流动的通道,所述沉降室的底壁固定设有一沉降槽,所述电解室内设有电解组件,所述过滤室内设有滤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电解室连通,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过滤室连通,并位于所述滤网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电解室的电解絮凝后,将絮凝状物进行沉降后,进入到过滤室,进行过滤后,废水的净化处理优良,提高了对废水的净化处理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电解组件包括多块竖直间隔设置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所述正电极板与所述负电极板交替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组正负电极板产生的效果更好,絮凝更快速。进一步,所述电解室内设有一通电室,所述通电室位于所述正电极板与所述负电极板的竖直下方,所述正电极板与所述负电极板的底端均设有电极头,所述电极头插入所述通电室内,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电源接头,所述电源接头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电源接头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板的所述电极头以及所述负电极板的所述电极头电源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对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进行供电。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一用于向所述电解室内添加试剂的试剂管,所述试剂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加入消毒液等试剂辅助液体净化。进一步,所述沉降槽的槽底设有一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的排渣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于将沉降室内沉降的杂质迅速排出。进一步,所述沉降室内设有一竖直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靠近所述过滤室,所述挡板与所述沉降槽的槽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挡板与液体的流动方向垂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沉降室中的大型杂质直接进入到过滤室中。进一步,所述过滤室的底端设有一用于将液体导向所述出液口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底端与所述壳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过滤后的液体快速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剖面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电解室,3、正电极板,4、负电极板,5、通电室,6、试剂管,7、进液口,8、沉降室,9、沉降槽,10、排渣口,11、挡板,12、过滤室,13、滤网,14、导流槽,15、出液口,16、电极头,17、导线,18、电源接头,19、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包括矩形壳体1,壳体1的内腔从矩形壳体1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电解室2、沉降室8和过滤室12,壳体1的内腔的上部设有依次连通电解室2、沉降室8和过滤室12且用于液体流动的通道19,壳体1的内腔的底壁固定设有一个沉降槽9,沉降槽9竖直设置,沉降槽9的两槽壁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解室2内设有电解组件,电解组件包括6-12块竖直间隔设置的正电极板3和负电极板4,正电极板3与负电极板4交替设置,正电极板3和负电极板4均为铁电极板,通过电极的放电,形成电场,使得废液中带电的乳化油微粒迁移,在电极板表面中和电核,实现脱稳聚合,同时电解产生的高效絮凝基团也可以非常好的破坏油滴的双电层结构,实现破乳的作用,再协同反应产生的大量微气泡破乳后的油滴气浮去除;另外通过电极放电后,废液产生的吸附性极强的高活性絮凝基团,对于非溶解性高分子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电解室2内的底端设有一个通电室5,通电室5位于正电极板3与负电极板4的竖直下方,通电室5的底壁和其中的三面侧壁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正电极板3与负电极板4的底端具设有电极头16,电极头16插入通电室5内,并置于通电室5的内腔中,通电室5和壳体1连接处的侧壁设有两个电源接头18,电源接头18穿过壳体1的侧壁,电源接头18主要用于与外界的正负电源连接,电源接头18通过导线17分别与正电极板3的电极头16和负电极板4的电极头16电源连通,通过与外界电源连通后用于对正电极板3和负电极板4进行供电;过滤室12内设有滤网13,滤网13为多层合成纤维制成,主要用于将废液中无法沉降的残渣进行过滤,壳体1的侧壁设有进液口7,进液口7位于壳体1的中下部,用于外界的废液进入,进液口7与电解室2连通,壳体1的底端设有出液口15,出液口15与过滤室12连通,出液口15位于滤网13的下方,过滤室12的底端设有一个用于将液体导向出液口15的导流槽14,导流槽14的底端与壳体1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导流槽14的表面倾斜向下,将经过滤网13过滤后的液体导流到出液口15,利于液体的流出;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用于向电解室2内添加试剂的试剂管6,试剂管6的一端穿过并伸入壳体1的侧壁置于电解室2内与进液口7连通,用于添加消毒液到装置内,消毒液位次氯酸钠消毒剂,对装置中的液体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沉降槽9的槽底设有一排渣口10,排渣口10穿过并伸出壳体1的侧壁与壳体1外部连通,使得废液中经过电解絮凝后聚集水中的微小颗粒或者杂质变大的絮凝团,通过在沉降槽9中沉降下来后,从排渣口10排出;沉降室8内设有一个竖直设置的挡板11,挡板11的顶端与壳体1的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挡板11靠近过滤室12,挡板11与沉降槽9的槽壁之间设有间隙,挡板11与液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挡板11用于挡住液体中的絮凝团,使得絮凝团进行沉降,避免絮凝团直接流向过滤室12中;使用时,将装置连通电源,使得正电极板3与负电极板4进行放电形成电场,将废液通过进液口7进入到电解室2中,通过试剂管6加入消毒液,液体在电解室2中形成高活性的絮凝体,将液体中的胶体颗粒和各种杂质颗粒吸附,形成大的絮凝团,随着电解室2中的液体越来越多后,通过通道19流向沉降室8中,在沉降槽9中,大的絮凝团进行沉降,沉降室8中上部的液体通过通道19流向过滤室12中,经过滤网13过滤后,流向导流槽14,经导流到出液口15,排出装置。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腔从所述矩形壳体(1)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电解室(2)、沉降室(8)和过滤室(12),所述壳体(1)的内腔的上部设有依次连通所述电解室(2)、所述沉降室(8)和所述过滤室(12)且用于液体流动的通道(19),所述沉降室(8)的底壁固定设有一沉降槽(9),所述电解室(2)内设有电解组件,所述过滤室(12)内设有滤网(13),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有进液口(7),所述进液口(7)与所述电解室(2)连通,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有出液口(15),所述出液口(15)与所述过滤室(12)连通,并位于所述滤网(13)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腔从所述矩形壳体(1)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电解室(2)、沉降室(8)和过滤室(12),所述壳体(1)的内腔的上部设有依次连通所述电解室(2)、所述沉降室(8)和所述过滤室(12)且用于液体流动的通道(19),所述沉降室(8)的底壁固定设有一沉降槽(9),所述电解室(2)内设有电解组件,所述过滤室(12)内设有滤网(13),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有进液口(7),所述进液口(7)与所述电解室(2)连通,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有出液口(15),所述出液口(15)与所述过滤室(12)连通,并位于所述滤网(13)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组件包括多块竖直间隔设置的正电极板(3)和负电极板(4),所述正电极板(3)与所述负电极板(4)交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降解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室(2)内设有一通电室(5),所述通电室(5)位于所述正电极板(3)与所述负电极板(4)的竖直下方,所述正电极板(3)与所述负电极板(4)的底端均设有电极头(16),所述电极头(16)插入所述通电室(5)内,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苗戴敏杨璐戴集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迪环保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