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修复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7085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通过将干燥的沉积物泥焙烧成多孔状,将筛选出的优势土著微生物附着过膜并大量繁殖在该多孔的填料上,然后再经过过膜的填料置于悬浮的球状填料内,连成串固定在生态浮床下端,进行河道生态修复。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河道清淤所产生污泥的处置问题,恶臭直接被焙烧去除,同时废物利用;由于该淤泥颗粒中含有的植物纤维被碳化,且碳表面暴露在多孔内壁上,直接能将污染物吸附去除,使得吸附性能大大提升;由于该填料的原物质是微生物所熟悉的最佳环境,通过在多孔颗粒填料上固定优势土著微生物,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发挥污染物降解功能,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修复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技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的大量污染物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持续增加,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甚至黑臭。针对这一现状,有一系列的治理手段,化学、物理以及生物修复方法。由于化学和物理方法存在投资大、维护成本高以及治理效果难以长久,现基本提倡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来治理河道,运行费用低、适用能力强,降解污染物力度大以及无二次污染。常规的生物治理方法包括生态浮床、填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等。目前微生物修复技术有:(1)现在河道中制作生态浮床悬挂填料,然后向河道中喷洒经过筛选的高效优势菌种;但是,投加菌种为实验室或工厂培养,菌种较为单一,环境适应性差,存活率低,菌种的利用率较低,在水体中容易随水流流失,成本高;(2)通过昂贵的机械设备向需要治理的河道中投加微生物激活剂从而现激活该河道的土著微生物;虽然激活培养的微生物环境适应能力强,存活率高,但是投加的微生物激活剂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效用,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此外还需要昂贵的设备辅助才能投加激活剂,投资大,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生态修复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沉积淤泥中加入稀土元素化合物,然后进行搅拌;(2)脱水:将步骤(1)搅拌过后的沉积淤泥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采用自然风干,形成含水率为10~20%的干淤泥,另一部分通过机械脱水,形成含水率为40~50%的淤泥;然后将自然风干得到的干淤泥和机械脱水得到的淤泥进行混合,得到含水率在20~30%的淤泥;(3)粉碎:将步骤(2)得到的淤泥进行粉碎,得到粘稠状淤泥;(4)通气:将步骤(3)粘稠状淤泥进行高速搅拌,同时向淤泥中通入气体,使气泡与粘稠状淤泥充分混合;(5)造粒:将步骤(4)得到的淤泥进行造粒,得到淤泥颗粒;(6)固化:将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生态修复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沉积淤泥中加入稀土元素化合物,然后进行搅拌;(2)脱水:将步骤(1)搅拌过后的沉积淤泥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采用自然风干,形成含水率为10~20%的干淤泥,另一部分通过机械脱水,形成含水率为40~50%的淤泥;然后将自然风干得到的干淤泥和机械脱水得到的淤泥进行混合,得到含水率在20~30%的淤泥;(3)粉碎:将步骤(2)得到的淤泥进行粉碎,得到粘稠状淤泥;(4)通气:将步骤(3)粘稠状淤泥进行高速搅拌,同时向淤泥中通入气体,使气泡与粘稠状淤泥充分混合;(5)造粒:将步骤(4)得到的淤泥进行造粒,得到淤泥颗粒;(6)固化:将步骤(5)的淤泥颗粒进行固化,得到河道生态修复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400~900℃预热0.5~2h;然后在1000~1500℃焙烧2~4h,得到河道生态修复填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元素化合物为镧系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子涵季艳艳谢菁程飞唐庆伟沈雯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源环工生态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