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方法及其安装拆卸专用车技术

技术编号:2070793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方法及其安装拆卸专用车,属于建筑起重机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包括作业车架体、支撑座及吊装机构,其中支撑座固定安装于作业车架体的顶部,该支撑座用于对防坠器进行安装支撑,所述的吊装机构固定于作业车架体的侧边,用于防坠器安装拆卸时的吊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便于对升降机上的防坠安全器进行安装、拆卸,且该装置的对中效果较好,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方法及其安装拆卸专用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起重机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方法及其安装拆卸专用车。
技术介绍
施工升降机又叫建筑用施工电梯,也可称为室外电梯。施工升降机是用吊笼载人、载物沿导轨做上下运输的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内外装修、桥梁、烟囱等建筑的施工。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的一个重要安全部件,当升降机的吊笼出现意外下坠,且坠落的速度达到防坠安全器的动作速度时,防坠安全器就会自动打开制动部分,将吊笼制停在导轨架上,大大提高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系数。因此,为了确保防坠安全器的运行质量,对防坠安全器的定期检测和标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按规定防坠安全器每年要进行一次检验检测,在每次检测,或维修升降机传动机构,或发生故障时,都要将防坠安全坠器从升降机吊笼内的传动机构中拆卸下来,从升降机吊笼内移进移出。目前,防坠安全器的安装或拆卸方式通常都是由两人用双手抬上台下,将防坠安全器从施工升降机吊笼内的传动机构中拆卸下来,再由人工搬进搬出。同时安装拆卸时还要再增加1人持扳手拆卸螺栓,以至于形成“人手多,抬举难,场地小,耗时长”的现实状态。另外,由于防坠安全器为不规则异体形状,体积小,重量大,人工操作时难以掌控重心,经常发生防坠安全器从手中滑落,伤害作业人员手脚的情况,形成安全隐患,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研究一种便于防坠安全器安装拆卸的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1620080235.0,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8月31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防坠安全器测试用安装工具,该申请案的防坠安全器测试用安装工具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导轨、分别设置在两根导轨上的滑块、固定在滑块上的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装置和对中装置,该申请案通过导轨、支撑装置和对中装置来实现防坠安全器的对中安装,从而实现快速安装。但是,该申请案的安装工具主要立足于将安全防坠器对中安装于快速试验装置上,并不能有效用于防坠安全器在升降机上的安装与拆卸。同时,采用该申请案的工具安装防坠安全器时,其安装对中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且对中调节不便,因此影响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防坠安全器安装拆卸不便,且耗时耗力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方法及其安装拆卸专用车。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便于对升降机上的防坠安全器进行安装、拆卸,且该装置的对中效果较好,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包括作业车架体、支撑座及吊装机构,其中支撑座固定安装于作业车架体的顶部,该支撑座用于对防坠器进行安装支撑,所述的吊装机构固定于作业车架体的侧边,用于防坠器安装拆卸时的吊装。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座包括千斤顶和承载转梁,其中,千斤顶的底部固定安装于作业车架体的顶部,承载转梁支撑安装于千斤顶的顶部。更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的顶部设有承重板,该承重板上设有转梁轴承,所述承载转梁的底部中心设有转梁定位,该转梁定位加工为圆环形并套装于转梁轴承及承重板的外部,所述转梁定位的内径与承重板及转梁轴承的外径相匹配,且其高度大于承重板与转梁轴承的厚度之和;所述转梁定位(301)的下部沿对角设有两个固定销轴(303),且固定销轴(303)的前端向下弯折90°。更进一步的,所述作业车架体的顶部固定有千斤顶底板,千斤顶底板上设有底板定位,该底板定位为圆环形结构,千斤顶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底板定位内;所述承载转梁的顶部设有并排间隔分布的前靠枕、中靠枕和后托架,其中前靠枕的上表面加工为与防坠安全器前端相匹配的弧形面,中靠枕的上表面加工为水平面,后托架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弧形靠枕,弧形靠枕的上方通过预置螺栓安装有紧固卡,且紧固卡与弧形靠枕围绕形成与防坠安全器后端相匹配的容纳空间。更进一步的,所述前靠枕、中靠枕以及弧形靠枕的表面均垫附有软质材料,且前靠枕上设有紧扣带,紧扣带紧固套装于防坠安全器前端。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作业车架体包括架体立柱、架体横杆和架体底板,其中四根架体立柱对称固定安装于架体底板上并形成正面为矩形,侧面呈梯形的主体框架,架体横杆固定连接于同一表面的架体立柱之间;所述架体底板的正向宽度大于作业车架体的正向宽度,其底部设有行走轮,且顶部设有配重体。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吊装机构包括吊装架、手摇卷扬、起升钢丝绳和改向滑轮,其中手摇卷扬和改向滑轮固定于吊装架上,所述起升钢丝绳由手摇卷扬中穿出后穿过改向滑轮的滑轮槽,且起升钢丝绳的自由端设有吊钩;所述的吊装架包括起重立杆、起重转杆和起重臂杆,其中起重立杆的底部固定于架体底板上,起重转杆与起重立杆通过起重转杆机构相连;所述起重臂杆与起重转杆的顶部固定相连,且改向滑轮分别安装于起重臂杆的两端。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起重转杆机构包括固定于起重转杆底部的转板、固定于起重立杆顶部的定板以及固定于转板底部且插入到起重立杆内的内起重转杆,其中转板底部及定板顶部均对应加工有与转杆轴承相匹配的安装槽,转杆轴承安装于上述安装槽内且起重立杆与内起重转杆之间通过转杆定位销锁紧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方法,采用上述作业车,其步骤如下:步骤一、通过吊装机构将防坠安全器吊运至承载转梁上利用起重吊带将防坠安全器兜住,起升钢丝绳自由端的吊钩钩挂在起重吊带上,转动手摇卷扬将防坠安全器垂直吊起,然后水平转动起重臂杆至承载转梁上方,转动手摇卷扬将防坠安全器降落至承载转梁上;步骤二、利用紧固卡、预置螺栓及紧扣带将防坠安全器紧固于承载转梁上;步骤三、将作业车推入施工升降机吊笼中,移动作业车架体,调整千斤顶的顶杆高度并转动承载转梁,使防坠安全器与传动机构精准对位,防坠安全器对位实现后将行走轮置于驻车状态;步骤四、采用防坠器螺栓从防坠器固定板插入,与传动机构预紧,再对防坠器螺栓进行对角二次固定即可,之后将作业车架体移出施工升降机吊笼。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坠器的拆卸方法,采用上述作业车,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将作业车架体推入施工升降机吊笼内,并与防坠安全器起吊位置精准对位,使用起重吊带将防坠安全器兜起,使用手摇卷扬将起重吊钩落下,将起重吊带挂驻即可;步骤二、将行走轮置于驻车状态,对角拧松防坠安全器的防坠器螺栓,然后将防坠器螺栓完全松开取出,再松开行走轮驻车装置;步骤三、将作业车架体推出升降机吊笼外,松开紧固卡和预置螺栓;之后利用手摇卷扬的手摇转动将防坠安全器吊起至合适高度,再转动起重臂杆至需要降落的位置,继续利用手摇卷扬将防坠安全器降落至最终点,松开起重吊钩,收回起重吊带即可。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包括作业车架体、支撑座及吊装机构,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防坠安全器安装拆卸存在的不足而进行专门设计的,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便于将防坠安全器直接推至升降机吊笼内,并借助于该作业车直接进行防坠安全器的对准调整及安装拆卸,从而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省时省力,且采用该作业车能够有效保证防坠器移动安放的平稳性。(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所述的支撑座包括千斤顶和承载转梁,其中,千斤顶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车架体(1)、支撑座及吊装机构,其中支撑座固定安装于作业车架体(1)的顶部,该支撑座用于对防坠器进行安装支撑,所述的吊装机构固定于作业车架体(1)的侧边,用于防坠器安装拆卸时的吊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车架体(1)、支撑座及吊装机构,其中支撑座固定安装于作业车架体(1)的顶部,该支撑座用于对防坠器进行安装支撑,所述的吊装机构固定于作业车架体(1)的侧边,用于防坠器安装拆卸时的吊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包括千斤顶(2)和承载转梁(3),其中,千斤顶(2)的底部固定安装于作业车架体(1)的顶部,承载转梁(3)支撑安装于千斤顶(2)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2)的顶部设有承重板,该承重板上设有转梁轴承(302),所述承载转梁(3)的底部中心设有转梁定位(301),该转梁定位(301)加工为圆环形并套装于转梁轴承(302)及承重板的外部,所述转梁定位(301)的内径与承重板及转梁轴承(302)的外径相匹配,且其长度大于承重板与转梁轴承(302)的厚度之和;所述转梁定位(301)的下部沿对角设有两个固定销轴(303),且固定销轴(303)的前端向下弯折90°。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车架体(1)的顶部固定有千斤顶底板(201),千斤顶底板(201)上设有底板定位(202),该底板定位(202)为圆环形结构,千斤顶(2)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底板定位(202)内;所述承载转梁(3)的顶部设有并排间隔分布的前靠枕(4)、中靠枕(5)和后托架(6),其中前靠枕(4)的上表面加工为与防坠安全器(9)前端相匹配的弧形面,中靠枕(5)的上表面加工为水平面,后托架(6)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弧形靠枕(601),弧形靠枕(601)的上方通过预置螺栓(602)安装有紧固卡(603),且紧固卡(603)与弧形靠枕(601)围绕形成与防坠安全器(9)后端相匹配的容纳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靠枕(4)、中靠枕(5)以及弧形靠枕(601)的表面均垫附有软质材料,且前靠枕(4)上设有紧扣带(401),紧扣带(401)紧固套装于防坠安全器(9)前端。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业车架体(1)包括架体立柱(101)、架体横杆(102)和架体底板(103),其中四根架体立柱(101)对称固定安装于架体底板(103)上并形成正面为矩形,侧面呈梯形的主体框架,架体横杆(102)固定连接于同一表面的架体立柱(101)之间;所述架体底板(103)的正向宽度大于作业车架体(1)的正向宽度,其底部设有行走轮(104),且顶部设有配重体(10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防坠器的安装拆卸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机构包括吊装架(7)、手摇卷扬(705)、起升钢丝绳(706)和改向滑轮(707),其中手摇卷扬(705)和改向滑轮(707)固定于吊装架(7)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茂祥王端红夏清泳许元忠王端贵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宏泰建筑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