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0619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包括钢索(1)、电磁阻尼机构(2)、机械阻尼机构(4)、离合机构(5),其特征在于:机械阻尼机构(4)包括壳体A(6)、波形弹簧(7)、调节螺钉(8)、压板A(9)、调整螺柱(10)、限位螺套(11)、摩擦架(12)、推力轴承A(13)、隔板(14)、弹簧(15)、摩擦轴A(16),离合机构(5)包括摩擦轴B(17)、轴承A(18)、轴承B(19)、滑动台阶轴(20)、轴承C(21)、压板B(22)、齿轮A(23)、壳体B(25),摩擦轴B(17)大径端的锥形孔与摩擦轴A(16)锥形柱面契合,齿轮A(23)与齿轮B(24)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机械阻尼和电磁阻尼安全切换,安全性高,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油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
技术介绍
油门台是飞行器中用于控制飞机的燃油量的重要控制部分,对于航空器而言,油门台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传统的油门台中仅有机械阻尼或机械阻尼与电磁阻尼装置同时使用,当电磁阻尼断电、卡死或故障时,会使得油门操纵系统出现卡滞或降级现象,严重影响飞行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机械阻尼和电磁阻尼能安全自由切换,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的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包括钢索、电磁阻尼机构、机械阻尼机构、离合机构,其中:钢索与固定于机架上的离合机构和机械阻尼机构、固定于机架上的电磁阻尼机构连接,其中,机械阻尼机构包括壳体A、波形弹簧、调节螺钉、压板A、调整螺柱、限位螺套、摩擦架、推力轴承A、隔板、弹簧、摩擦轴A,穿入壳体A内的钢索上先后穿入弹簧、隔板、摩擦轴A、推力轴承A、限位螺套,弹簧套入壳体A向内伸入的凸台上,钢索穿过调整螺柱,调整螺柱通过螺纹与限位螺套连接并抵住推力轴承A内圈,调整螺柱连接于钢索上,摩擦架与摩擦轴A、限位螺套外部旋合并抵住固定于壳体A上隔板,通过调节螺钉与壳体A凸台上固定连接的压板A抵住摩擦架、壳体A构成的间隔内套入的波形弹簧,其中,离合机构包括摩擦轴B、轴承A、轴承B、滑动台阶轴、轴承C、压板B、齿轮A、壳体B,壳体B通过螺纹与壳体A连接,穿于固定在机架上的壳体B内部的钢索的摩擦轴B大径端的锥形孔与摩擦轴A锥形柱面契合,摩擦轴B小径端外径套入轴承A并穿出机架后的内部孔中穿入滑动台阶轴的小径端,轴承A外圈嵌套有壳体B、机架,摩擦轴B穿出机架的外径端上通过键连接有齿轮A,压板B内孔中套入推力轴承B后可转动套入滑动台阶轴与钢索连接的大径端并固定于齿轮A上,齿轮A与固定于电磁阻尼机构上的齿轮B啮合。所述机架内孔中还套入有用于支撑摩擦轴B转动的轴承B。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拉动钢索带动调整螺柱和滑动台阶轴,使机械阻尼机构的摩擦轴A锥形柱面与离合机构的摩擦轴B大径端的锥形孔契合,以及使离合机构的齿轮A与固定于电磁阻尼机构上的齿轮B啮合分离,实现了电磁阻尼断电、卡死或故障时,能安全自由从电磁阻尼切换至机械阻尼。总之: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电磁阻尼安全自由切换至机械阻尼,安全性高,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处于电磁阻尼使用状态全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处于机械阻尼使用状态全剖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摩擦架、摩擦轴A、摩擦轴B机械阻尼状态配合示意图。图中标识:1、钢索;2、电磁阻尼机构;3、机架;4、机械阻尼机构;5、离合机构;6、壳体A;7、波形弹簧;8、调节螺钉;9、压板A;10、调整螺柱;11、限位螺套;12、摩擦架;13、推力轴承A;14、隔板;15、弹簧;16、摩擦轴A;17、摩擦轴B;18、轴承A;19、轴承B;20、滑动台阶轴;21、推力轴承B;22、压板B;23、齿轮A;24、齿轮B;25、壳体B。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参见图1至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包括钢索1、电磁阻尼机构2、机械阻尼机构4、离合机构5,钢索1与固定于机架3上的离合机构5和机械阻尼机构4、固定于机架3上的电磁阻尼机构2连接,其中:机械阻尼机构4包括壳体A6、波形弹簧7、调节螺钉8、压板A9、调整螺柱10、限位螺套11、摩擦架12、推力轴承A13、隔板14、弹簧15、摩擦轴A16,穿入壳体A6内的钢索1上先后穿入弹簧15、隔板14、摩擦轴A16、推力轴承A13、限位螺套11,弹簧15套入壳体A6向内伸入的凸台上,钢索1穿过调整螺柱10,调整螺柱10通过螺纹与限位螺套11连接并抵住推力轴承A13内圈,调整螺柱10连接于钢索1上,摩擦架12与摩擦轴A16、限位螺套11外部旋合并抵住固定于壳体A6上隔板14,通过调节螺钉8与壳体A6凸台上固定连接的压板A9抵住摩擦架12、壳体A6构成的间隔内套入的波形弹簧7,其中,离合机构5包括摩擦轴B17、轴承A18、轴承B19、滑动台阶轴20、轴承C21、压板B22、齿轮A23、壳体B25,壳体B25通过螺纹与壳体A6连接,穿于固定在机架3上的壳体B25内部的钢索1的摩擦轴B17大径端的锥形孔与摩擦轴A16锥形柱面契合,摩擦轴B17小径端外径套入轴承A18并穿出机架3后的内部孔中穿入滑动台阶轴20的小径端,轴承A18外圈嵌套有壳体B25、机架3,摩擦轴B17穿出机架3的外径端上通过键连接有齿轮A23,压板B22内孔中套入推力轴承B21后可转动套入滑动台阶轴20与钢索1连接的大径端并固定于齿轮A23上,齿轮A23与固定于电磁阻尼机构2上的齿轮B24啮合;所述机架3内孔中还套入有用于支撑摩擦轴B17转动的轴承B19。工作原理:参见图2,未拉动钢索1离合机构5未工作时,机械阻尼机构4的摩擦轴A16锥形柱面与离合机构5的摩擦轴B17大径端的锥形孔分离,摩擦架12未与隔板14接触,离合机构5的齿轮A23通过摩擦轴B17于轴承A18、轴承B19内进行回转运动,此时离合机构5传递的阻尼力为电磁阻尼机构2阻尼力的作用。参见图3至4拉动钢索1运动,钢索1带动与钢索1连接的调整螺柱10抵住推力轴承A13使摩擦轴A16运动,摩擦轴A16运动带动摩擦架12与隔板14接触,摩擦轴A16锥形柱面与摩擦轴B17大径端的锥形孔契合抱紧,钢索1带动与钢索1连接的滑动台阶轴20大径端抵住推力轴承B21将齿轮A23与固定于电磁阻尼机构2上的齿轮B24分离,实现电磁阻尼机构2切换至机械阻尼机构4,此时离合机构5传递的阻尼力为机械阻尼机构4阻尼力的作用。参见图2至3,当松开钢索1时,在弹簧15的压力作用下推动摩擦轴16与摩擦轴17脱开,摩擦轴A16运动带动摩擦架12与隔板14分离,完成机械阻尼的卸载过程。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包括钢索(1)、电磁阻尼机构(2)、机械阻尼机构(4)、离合机构(5),钢索(1)与固定于机架(3)上的离合机构(5)和机械阻尼机构(4)、固定于机架(3)上的电磁阻尼机构(2)连接,其特征在于:机械阻尼机构(4)包括壳体A(6)、波形弹簧(7)、调节螺钉(8)、压板A(9)、调整螺柱(10)、限位螺套(11)、摩擦架(12)、推力轴承A(13)、隔板(14)、弹簧(15)、摩擦轴A(16),穿入壳体A(6)内的钢索(1)上先后穿入弹簧(15)、隔板(14)、摩擦轴A(16)、推力轴承A(13)、限位螺套(11),弹簧(15)套入壳体A(6)向内伸入的凸台上,钢索(1)穿过调整螺柱(10),调整螺柱(10)通过螺纹与限位螺套(11)连接并抵住推力轴承A(13)内圈,调整螺柱(10)连接于钢索(1)上,摩擦架(12)与摩擦轴A(16)、限位螺套(11)外部旋合并抵住固定于壳体A(6)上隔板(14),通过调节螺钉(8)与壳体A(6)凸台上固定连接的压板A(9)抵住摩擦架(12)、壳体A(6)构成的间隔内套入的波形弹簧(7),离合机构(5)包括摩擦轴B(17)、轴承A(18)、轴承B(19)、滑动台阶轴(20)、轴承C(21)、压板B(22)、齿轮A(23)、壳体B(25),壳体B(25)通过螺纹与壳体A(6)连接,穿于固定在机架(3)上的壳体B (25)内部的钢索(1)的摩擦轴B(17)大径端的锥形孔与摩擦轴A(16)锥形柱面契合,摩擦轴B(17)小径端外径套入轴承A(18)并穿出机架(3)后的内部孔中穿入滑动台阶轴(20)的小径端,轴承A(18)外圈嵌套有壳体B (25)、机架(3),摩擦轴B(17)穿出机架(3)的外径端上通过键连接有齿轮A(23),压板B(22)内孔中套入推力轴承B(21)后可转动套入滑动台阶轴(20)与钢索(1)的大径端连接并固定于齿轮A(23)上,齿轮A(23)与固定于电磁阻尼机构(2)上的齿轮B(24)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位置离合摩擦阻尼装置,包括钢索(1)、电磁阻尼机构(2)、机械阻尼机构(4)、离合机构(5),钢索(1)与固定于机架(3)上的离合机构(5)和机械阻尼机构(4)、固定于机架(3)上的电磁阻尼机构(2)连接,其特征在于:机械阻尼机构(4)包括壳体A(6)、波形弹簧(7)、调节螺钉(8)、压板A(9)、调整螺柱(10)、限位螺套(11)、摩擦架(12)、推力轴承A(13)、隔板(14)、弹簧(15)、摩擦轴A(16),穿入壳体A(6)内的钢索(1)上先后穿入弹簧(15)、隔板(14)、摩擦轴A(16)、推力轴承A(13)、限位螺套(11),弹簧(15)套入壳体A(6)向内伸入的凸台上,钢索(1)穿过调整螺柱(10),调整螺柱(10)通过螺纹与限位螺套(11)连接并抵住推力轴承A(13)内圈,调整螺柱(10)连接于钢索(1)上,摩擦架(12)与摩擦轴A(16)、限位螺套(11)外部旋合并抵住固定于壳体A(6)上隔板(14),通过调节螺钉(8)与壳体A(6)凸台上固定连接的压板A(9)抵住摩擦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付昌发宋海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