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59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属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冰样采集器、转轮、推进器,主体的两侧对称设有转轮,主体的顶部连接冰样采集器,主体的前侧连接摄像头,主体的底部通过连接柱连接推进器。本装置能自由推进在冰下行进的探测,避免了恶劣天气会其的损伤,获取的数据准确且不易丢失,还可有效采集冰块样本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南极由于有大洋阻隔,主要是环绕南极的西风带,它做为“孤岛”存在着,由于人们难以到达,污染较轻。北极因为交通方便,人员众多,污染比较严重。在北极一些地区,不但可见工厂烟气排往天空,苔原带留下汽车的辙印,几十年前开矿留下的废弃铁轨、枕木仍历历在目。下面给同学们展示几件我从南极和北极采集的样品。地处北极北纬78度的草。北极的贝壳化石。南极的石头。地处南极南纬62度的苔鲜。从南极带回的五星红旗。再通过对比我在南北两极拍摄的照片,证明南北两极差异相当大。近些年来人类对南北极的探索变的更加频繁,不管是出于对地质研究还是生物研究的需求,都使得对于南北极冰层下探测的需求急剧的增加。极度的寒冷环境使得人工操作变得非常的艰苦,所以人类专利技术了用来探测南北极环境的机器人。传统的探测机器人都是在冰上行走的,但是南北极的低温和狂风可能会对机器人造成损伤,可能还会造成宝贵数据的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能自由推进在冰下行进的探测,避免了恶劣天气会其的损伤,获取的数据准确且不易丢失,还可有效采集冰块样本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包括主体、冰样采集器、转轮、推进器,主体的两侧对称设有转轮,主体的顶部连接冰样采集器,主体的前侧连接摄像头,主体的底部通过连接柱连接推进器。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人可用于冰下工作,避免了南北极恶劣的天气环境对机器人的损伤,同时可持续工作时间长,主体由抗冻抗寒的材料制作,保证了主体内部零件的正常运行,不会出现短路受潮等现象,机器人能实时监测水下环境,收集有用的数据,还可贴这冰面下层滑行,采集不同地段的冰块用于检测。作为优选,主体内部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机驱动模块、数据转换模块、蓝牙模块,蓝牙模块通过无线与移动终端连接,数据转换模块连接摄像头。主体内的各模块可配合机器人的各部件起到相应的作用,控制模块为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控制整个机器人的停启等动作,摄像头拍摄的照片能在数据转换模块进行处理,处理后传输至蓝牙再通过无线传至移动终端。作为优选,冰样采集器包括集冰盒中部上方连接伸缩套,伸缩套内穿接有收集管,收集管底部位于集冰盒,收集管顶部开口处设有钳口,钳口呈60°-70°的倾斜角。冰样采集器可采集不同地段的冰雪样本用于检测,主体贴于冰块下方,伸缩套控制收集管伸缩,使收集管上方的钳口顶住下冰面,将冰面的部分冰块挂下至集冰盒内进行保存并收集,钳口在该角度范围内刮冰效果最佳,采样效果最好。作为优选,推进器至少设有3组,推进器包括隔离罩,隔离罩内部安装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输出轴,输出轴连接推进叶片,推进叶片位于容置仓内部,容置仓与输出轴的接触部分填充有密封圈。当需要前行至某个地方时,控制器会发出指令置推进器,电池组为本推进器提供动力,推进叶片在无刷电机的作用下产生强大的推进动力,推进器为全封闭的,且有较强的防水作用。作为优选,转轮包括转轮套,转轮套表面嵌有叶片,转轮套内部设有钢圈,钢圈表面设有镂空孔,钢圈中部开有主轴孔,转轮套与钢圈之间设有充气的浮圈。电机驱动模块带动主轴,主轴带动转轮旋转,从而使机器人能够在冰下实现运动,转轮套由橡胶材质制成,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当机器人在冰下行走就算磕碰到也可以保护机器人主体,转轮套与钢圈之间设有充气的浮圈,在放入冰下前可以预充一部分气体,使机器人整体重量略微大于浮力的状态,使机器人的上表面紧贴冰面底层,使采冰效率更高,叶片的设置可以使转轮和冰层之间的摩擦力更大,同时也能起到拨水作用,钢圈内的镂空孔有效的降低了机器人的重量,减少了能源的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摄像头下方设有照明灯,摄像头上端两侧设有水样分析仪进水口。照明灯用于远距离照明,可更好的对冰下环境做进一步的观察,水样分析仪进水口可对该区域的水体进行分析,检测该区域的水质。作为优选,转轮通过主轴连接主体的侧壁,转轮与主轴的连接处设有紧固键。转轮通过主轴连接且连接处设有紧固件,该连接方式会更加牢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人可用于冰下工作,避免了南北极恶劣的天气环境对机器人的损伤,同时可持续工作时间长,收集的数据通过无线设备传输,更加快速便捷,主体顶部的冰样采集器可采集不同地段的冰雪样本用于检测,推进器可带动主体自由移动,灵活性强,且有较强的防水作用,转轮可配合推进器共同前进,加快了前进速度的同时其防碰撞性能较好,不会损伤到主体。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冰样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轮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2冰样采集器;21钳口;22收集管;23伸缩套;24集冰盒;3转轮;31叶片;32钢圈;33转轮套;34浮圈;35镂空孔;36主轴孔;4主轴;5水样分析仪进水口;6连接柱;7推进器;71无刷电机;72隔离罩;73密封圈;74容置仓;75输出轴;76推进叶片;8摄像头;9数据转换器;10电机驱动模块;11控制模块;12照明灯;13蓝牙模块;14紧固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包括主体1、冰样采集器2、转轮3、推进器7,主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转轮3,主体1的顶部连接冰样采集器2,主体1的前侧连接摄像头8,主体1的底部通过连接柱6连接推进器7。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人可用于冰下工作,避免了南北极恶劣的天气环境对机器人的损伤,同时可持续工作时间长,主体由抗冻抗寒的材料制作,保证了主体内部零件的正常运行,不会出现短路受潮等现象,机器人能实时监测水下环境,收集有用的数据,还可贴这冰面下层滑行,采集不同地段的冰块用于检测。主体1内部设有控制模块11,控制模块11分别连接电机驱动模块10、数据转换模块9、蓝牙模块13,蓝牙模块13通过无线与移动终端连接,数据转换模块9连接摄像头8。主体内的各模块可配合机器人的各部件起到相应的作用,控制模块为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控制整个机器人的停启等动作,摄像头拍摄的照片能在数据转换模块进行处理,处理后传输至蓝牙再通过无线传至移动终端。冰样采集器2包括集冰盒24中部上方连接伸缩套23,伸缩套23内穿接有收集管22,收集管22底部位于集冰盒24,收集管22顶部开口处设有钳口21,钳口21呈60°的倾斜角。冰样采集器可采集不同地段的冰雪样本用于检测,主体贴于冰块下方,伸缩套控制收集管伸缩,使收集管上方的钳口顶住下冰面,将冰面的部分冰块挂下至集冰盒内进行保存并收集,钳口在该角度范围内刮冰效果最佳,采样效果最好。推进器7至少设有3组,推进器7包括隔离罩72,隔离罩72内部安装有无刷电机71,无刷电机7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轴75,输出轴75连接推进叶片76,推进叶片76位于容置仓74内部,容置仓74与输出轴75的接触部分填充有密封圈73。当需要前行至某个地方时,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包括主体(1)、冰样采集器(2)、转轮(3)、推进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转轮(3),所述主体(1)的顶部连接冰样采集器(2),所述主体(1)的前侧连接摄像头(8),所述主体(1)的底部通过连接柱(6)连接推进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包括主体(1)、冰样采集器(2)、转轮(3)、推进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转轮(3),所述主体(1)的顶部连接冰样采集器(2),所述主体(1)的前侧连接摄像头(8),所述主体(1)的底部通过连接柱(6)连接推进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设有控制模块(11),所述控制模块(11)分别连接电机驱动模块(10)、数据转换模块(9)、蓝牙模块(13),所述蓝牙模块(13)通过无线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9)连接摄像头(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样采集器(2)包括集冰盒(24)中部上方连接伸缩套(23),所述伸缩套(23)内穿接有收集管(22),所述收集管(22)底部位于集冰盒(24),所述收集管(22)顶部开口处设有钳口(21),所述钳口(21)呈60°-70°的倾斜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冰盖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7)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宗国姜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