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上水,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旅客列车上水栓包括传统上水栓和自动回卷型上水栓,前者在上水结束后需要上水工人将上水管从列车上水口上拔出并收回原位,自动回卷型上水栓则能在上水结束后自动脱落并回卷。上述两种上水栓均要依靠上水工人将上水管插入每节车厢的上水口,对人工依赖程度较大,一方面,股道间来回穿梭的上水工自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上水工人自身劳动强度较大,且上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旨在用于解决现有列车上水比较麻烦,且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列车进站停靠,远程管理层与进站列车进行交互,获取列车的型号以及各节车厢缺水信息,且将该信息传输至现场监控层;所述现场监控层接收所述远程管理层的缺水信息且通过上水机器人精确定位缺水车厢的注水口,所述上水机器人的上水接头与缺水车厢的注水口对接;所述现场监控层控制上水管网向对应缺水车厢上水,且在上水完成后,所述上水机器人恢复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列车进站停靠,远程管理层与进站列车进行交互,获取列车的型号以及各节车厢缺水信息,且将该信息传输至现场监控层;所述现场监控层接收所述远程管理层的缺水信息且通过上水机器人精确定位缺水车厢的注水口,所述上水机器人的上水接头与缺水车厢的注水口对接;所述现场监控层控制上水管网向对应缺水车厢上水,且在上水完成后,所述上水机器人恢复至原位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列车进站停靠,远程管理层与进站列车进行交互,获取列车的型号以及各节车厢缺水信息,且将该信息传输至现场监控层;所述现场监控层接收所述远程管理层的缺水信息且通过上水机器人精确定位缺水车厢的注水口,所述上水机器人的上水接头与缺水车厢的注水口对接;所述现场监控层控制上水管网向对应缺水车厢上水,且在上水完成后,所述上水机器人恢复至原位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机器人为移动式上水机器人,所述远程管理层计算出车厢注水口的推算坐标且将其传输至现场监控层,所述现场监控层控制所述上水机器人移动至推算坐标,而在上水完成后,所述上水机器人移动至原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推算坐标时,远程管理层的计算机调出相应的列车信息,并引导全局相机将镜头指向相应停车股道,全局相机通过调整角度搜索列车,当全局相机中出现符合要求的图像信息时停止搜索,对图像进行轮廓特征提取,以获取列车的二维坐标信息,将二维坐标信息传输至所述远程管理层以计算出车厢注水口的推算坐标信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机器人在移动至推算坐标的过程中,采用设置于所述上水接头附近的红外距离传感器辅助定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水过程中,当现场监控层获取对应车厢的溢流信息时,上水完成,现场监控层的PLC控制器控制上水管网的上水支管对应控制阀关闭,同时打开上水管网的回水支管对应的控制阀,上水支管开始回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全自动上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内预设回水时间,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斌,徐剑乔,杜永新,王忠合,蒋金辉,王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