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辆及其动力电池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496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03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及其动力电池固定结构,该动力电池固定结构构造为盒形结构,该盒型结构具有用于与车辆的后地板纵梁(6)连接的上端、和用于与动力电池(7)连接的下端,并且所述盒型结构具有呈多边形的水平截面。该动力电池固定结构能够满足冲压性能及整体刚度要求,防止支架本体在行车过程中发生旋转,从而避免安装点磨损或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辆及其动力电池固定结构
本公开涉及车身零部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及其动力电池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为节省成本,现有的电动车辆多由燃油车辆改造而来,由于电动车辆的动力源是电能,需要充电池组储存电能以满足行车的动力需求,因此,需要根据车辆的实际结构设计合适的固定结构以将电池组固定到车身上。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C型支架固定动力电池,但这种支架在行车过程中容易发生旋转而造成安装点磨损或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及其动力电池固定结构,该动力电池固定结构能够满足冲压性能及整体刚度要求,防止支架本体在行车过程中发生旋转,从而避免安装点磨损或失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电池固定结构构造为盒型结构,该盒型结构具有用于与车辆的后地板纵梁连接的上端、和用于与动力电池连接的下端,并且所述盒型结构具有呈多边形的水平截面。可选地,所述盒型结构为方形盒,并且包括形成为向上开口的U形形状的固定支架,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的U形形状两侧以围成所述方形盒。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将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在一起的下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与所述后地板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下壁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两侧边缘向所述第二加强板的方向弯折延伸分别形成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加强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下边缘向所述第二加强板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加强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下壁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侧边缘向所述第一加强板的方向弯折延伸分别形成第四连接板和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二加强板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板和所述第五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边缘向所述第一加强板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六连接板,所述第二加强板通过所述第六连接板与所述下壁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上边缘分别向外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沿垂直于所述后地板纵梁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后地板纵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第四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和所述第四延伸板均与所述后地板纵梁同向延伸且间隔设置以分别与所述后地板纵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盒型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位于所述盒型结构的内部并靠近所述固定支架的下壁的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靠近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个边缘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七连接板和第八连接板,所述第三加强板通过所述第七连接板和所述第八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下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上端连接有螺母,所述动力电池上设置有护套和位于所述护套上端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与所述护套卡接,所述螺栓的末端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并在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上端与所述螺母螺接,以实现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盒型结构的连接。可选地,所述盒型结构的下壁上设置有第一漏液孔,所述下壁的上侧固定有第三加强板,该第三加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漏液孔对齐的第二漏液孔。可选地,所述盒型结构的所述上端形成为容纳所述后地板纵梁后地板纵梁的槽型结构。可选地,所述盒型结构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构造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可选地,所述盒型结构上设置有制动油管安装点。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构造为水平截面呈多边形的盒型结构,该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抗扭性能,强度较高,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扭转,提高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公开提供的包括上述动力电池固定结构的电动车辆具有与该动力电池固定结构相同的技术效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此不做赘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的装配图;图2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的分解图;图4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剖切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支架,11-第一侧壁,111-第一延伸版,12-第二侧壁,121-第二延伸版,13-下壁,131-第一连接孔,132-第一漏液孔,14-制动油管安装点,2-第一加强板,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第三连接板,24-第三延伸板,3-第二加强板,31-第四连接板,32-第五连接板,33-第六连接板,34-第四延伸板,4-第三加强板,41-第七连接板,42-第八连接板,43-第二连接孔,44-螺母,45-第二漏液孔,5-加强筋,6-后地板纵梁,7-动力电池,71-护套,7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车辆的上、下方向;“前、后”通常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内、外”通常是指相对于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内、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参考图1所示,该动力电池固定结构构造为盒型结构,该盒型结构具有用于与车辆的后地板纵梁6连接的上端、和用于与动力电池7连接的下端,并且所述盒型结构具有呈多边形的水平截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构造为水平截面呈多边形的盒型结构,即,该盒型结构具有沿竖直方向的多个楞,从而起到本身的加强作用,该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抗扭性能,强度较高,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扭转,提高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水平截面呈多边形的盒型结构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例如可以构造为水平截面为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的盒型结构,本公开在此不作限制。可选地,该盒型结构构造为方形盒,并且包括形成为U形形状的固定支架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参考图1和图2所示,该U形形状的固定支架1沿后地板纵梁6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1的U形形状两侧以围成方形盒。该盒型结构构造为方形盒,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且具有足够的强度,该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电池固定结构构造为盒型结构,该盒型结构具有用于与车辆的后地板纵梁(6)连接的上端、和用于与动力电池(7)连接的下端,并且所述盒型结构具有呈多边形的水平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电池固定结构构造为盒型结构,该盒型结构具有用于与车辆的后地板纵梁(6)连接的上端、和用于与动力电池(7)连接的下端,并且所述盒型结构具有呈多边形的水平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型结构为方形盒,并且包括形成为向上开口的U形形状的固定支架(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所述第二加强板(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1)的U形形状两侧以围成所述方形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以及将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连接在一起的下壁(13),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均与所述后地板纵梁(6)固定连接,所述下壁(13)与所述动力电池(7)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2)的两侧边缘向所述第二加强板(3)的方向弯折延伸分别形成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所述第一加强板(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2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2)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2)的下边缘向所述第二加强板(3)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三连接板(23),所述第一加强板(2)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板(23)与所述下壁(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3)的两侧边缘向所述第一加强板(2)的方向弯折延伸分别形成第四连接板(31)和第五连接板(32),所述第二加强板(3)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板(31)和所述第五连接板(32)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3)的下边缘向所述第一加强板(2)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六连接板(33),所述第二加强板(3)通过所述第六连接板(33)与所述下壁(1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两侧上边缘分别向外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延伸板(111)和第二延伸板(121),所述第一延伸板(111)和第二延伸板(121)沿垂直于所述后地板纵梁(6)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后地板纵梁(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璐金艳军苏青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