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富坤专利>正文

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049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汽车前部的纳风口,所述纳风口后侧设置扇门,所述纳风口上连通有设置在汽车内的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靠近纳风口一端的侧壁上设置伸缩机构,所述导风通道靠近纳风口一端设置滤网,所述导风通道中部设置多个风页,所述导风通道内靠近风页一侧设置驱动装置,所述导风通道内的风页下风向处设置空气流量传感器,所述汽车车头内设置空调通风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大减少行驶过程中车载空调系统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电力的消耗,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高压管道拆装工具领域,具体是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通风系统是保障车内舒适驾驶环境的一项重要环节,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为了驾驶的安全,车窗需要关闭,这时车辆就成为了一个密闭的环境,汽车的通风系统就成为了车内空气交换的主要来源,目前燃油车的汽车空调系统能够很好地完成空气的净化与输送目的,为车内人员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但是对于新兴的以电力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来说,空调系统会耗费大量的电力,使汽车的续航能力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它能够通过汽车行驶过程气流相对于车身高速通过的动力为车内提供气体交换,与车载空调系统相配合,大大减少行驶过程中车载空调系统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电力的消耗,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汽车前部的纳风口,所述纳风口后侧设置扇门,所述扇门与纳风口铰接,所述扇门可以覆盖纳风口,所述扇门两侧边与纳风口的两侧边之间均设置导风板,所述纳风口上连通有设置在汽车内的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靠近纳风口一端的侧壁上设置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开关扇门,所述导风通道靠近纳风口一端设置滤网,所述导风通道中部设置多个风页,所述风页两端分别与导风通道的上下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导风通道内靠近风页一侧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风页在导风通道内同步摆动,所述导风通道内的风页下风向处设置空气流量传感器,所述导风通道远离纳风口一端为连通车内空间的出风口,所述汽车车头内设置空调通风系统,所述空调通风系统与导风通道相连通,所述空调通风系统与导风通道的连接口在风页与空气流量传感器之间,所述伸缩机构、驱动装置、空气流量传感器和空调通风系统均与汽车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导风通道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机与汽车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暴露在导风通道内,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扇门之间设置曲柄摇杆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位于导风通道下方,所述第二电机与汽车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风页底部的导风通道上设置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齿条,所述齿条与滑轨滑动连接,多个所述风页底部均设置与齿条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上设置与齿条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导风通道靠近出风口一端设置雾化喷头,所述导风通道一侧设置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泵体,所述雾化喷头与泵体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泵体与汽车内控制器电连接。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扇门的打开使导风通道连通外界,将汽车行驶过程中相对于车身高速通过的气流引进车内,改善车厢内的通风条件,空调通风系统可以根据空气流量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进行辅助通风,在行驶过程中极大地减少了空调通风系统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了电力的消耗,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风页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纳风口;2、扇门;3、导风板;4、导风通道;5、伸缩机构;6、滤网;7、风页;8、驱动装置;9、空气流量传感器;10、出风口;11、空调通风系统;12、第一电机;13、曲柄摇杆机构;14、第二电机;15、滑轨;16、齿条;17、从动齿轮;18、主动齿轮;19、雾化喷头;20、储水腔;21、泵体。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汽车前部的纳风口1,所述纳风口1后侧设置扇门2,所述扇门2与纳风口1铰接,所述扇门2可以覆盖纳风口1,当扇门2打开时,行驶过程中的汽车会将空气自纳风口引入车厢内,所述扇门2两侧边与纳风口1的两侧边之间均设置导风板3,所述导风板可以对气流进行引导,所述纳风口1上连通有设置在汽车内的导风通道4,所述导风通道是纳风口吸纳气流的通过和导流通道,所述导风通道4靠近纳风口1一端的侧壁上设置伸缩机构5,所述伸缩机构5用于开关扇门2,所述导风通道4靠近纳风口1一端设置滤网6,所述滤网可以对纳风口吸纳的气流进行一定的过滤,降低气流中的灰尘。所述导风通道4中部设置多个风页7,所述风页7两端分别与导风通道4的上下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导风通道4内靠近风页7一侧设置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用于驱动风页7在导风通道4内同步摆动,通过风页的摆动可以改变导风通道4内该区域的通风面积,从而导风通道内气流的大小进行调节。所述导风通道4内的风页7下风向处设置空气流量传感器9,所述空气流量传感器可以对导风通道内一定时间内的气体流量进行检测,作为风页调节的依据。所述导风通道4远离纳风口1一端为连通车内空间的出风口10,所述汽车车头内设置空调通风系统11,所述空调通风系统11与导风通道4相连通,所述空调通风系统11与导风通道4的连接口在风页7与空气流量传感器9之间,当车辆速度较为缓慢或者驻车休息时,空调通风系统启动辅助车内通风。所述伸缩机构5、驱动装置8、空气流量传感器9和空调通风系统均与汽车内的控制器电连接。在整个系统运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伸缩机构打开扇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引动气流经过导风通道进入车厢内,并在车辆尾部的排风口排出,空气流量传感器对于导风通道内一段时间内的空气流量进行检测,将流量数据转化为电信号传递到控制器,与控制器的设定数据进行对比,当导风通道内的气体流量较大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将风页进行调整打开更小的角度,使通风面积减小;当导风通道内的气体流量较小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将风页进行调整打开更大的角度,使通风面积增大,当风页将角度打开最大,仍然无法达到控制器的设定空气流量值时,控制器控制空调通风系统打开辅助进行车内通风。本系统通过该种设计减少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使用时间和功率,从而减少了电力的消耗,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较佳的,所述伸缩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位于导风通道4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机12与汽车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2的电机轴暴露在导风通道4内,所述第一电机12的电机轴与扇门2之间设置曲柄摇杆机构13。通过曲柄摇杆机构控制扇门的开闭,结构稳定可靠,可以更好的完成扇门打开暴露出纳风口的操作,使本通风系统的使用过程更稳定。较佳的,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位于导风通道4下方,所述第二电机14与汽车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风页7底部的导风通道4上设置滑轨15,所述滑轨15内设置齿条16,所述齿条16与滑轨15滑动连接,多个所述风页7底部均设置与齿条16相啮合的从动齿轮17,所述第二电机14上设置与齿条16相啮合的主动齿轮18。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使第二电机可以带动风页同步摆动,从而对导风通道内气流通过面积进行稳定的调整,使本通风系统的使用过程更稳定。较佳的,所述导风通道4靠近出风口10一端设置雾化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汽车前部的纳风口(1),其特征是:所述纳风口(1)后侧设置扇门(2),所述扇门(2)与纳风口(1)铰接,所述扇门(2)可以覆盖纳风口(1),所述扇门(2)两侧边与纳风口(1)的两侧边之间均设置导风板(3),所述纳风口(1)上连通有设置在汽车内的导风通道(4),所述导风通道(4)靠近纳风口(1)一端的侧壁上设置伸缩机构(5),所述伸缩机构(5)用于开关扇门(2),所述导风通道(4)靠近纳风口(1)一端设置滤网(6),所述导风通道(4)中部设置多个风页(7),所述风页(7)两端分别与导风通道(4)的上下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导风通道(4)内靠近风页(7)一侧设置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用于驱动风页(7)在导风通道(4)内同步摆动,所述导风通道(4)内的风页(7)下风向处设置空气流量传感器(9),所述导风通道(4)远离纳风口(1)一端为连通车内空间的出风口(10),所述汽车车头内设置空调通风系统(11),所述空调通风系统(11)与导风通道(4)相连通,所述空调通风系统(11)与导风通道(4)的连接口在风页(7)与空气流量传感器(9)之间,所述伸缩机构(5)、驱动装置(8)、空气流量传感器(9)和空调通风系统(11)均与汽车内的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汽车前部的纳风口(1),其特征是:所述纳风口(1)后侧设置扇门(2),所述扇门(2)与纳风口(1)铰接,所述扇门(2)可以覆盖纳风口(1),所述扇门(2)两侧边与纳风口(1)的两侧边之间均设置导风板(3),所述纳风口(1)上连通有设置在汽车内的导风通道(4),所述导风通道(4)靠近纳风口(1)一端的侧壁上设置伸缩机构(5),所述伸缩机构(5)用于开关扇门(2),所述导风通道(4)靠近纳风口(1)一端设置滤网(6),所述导风通道(4)中部设置多个风页(7),所述风页(7)两端分别与导风通道(4)的上下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导风通道(4)内靠近风页(7)一侧设置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用于驱动风页(7)在导风通道(4)内同步摆动,所述导风通道(4)内的风页(7)下风向处设置空气流量传感器(9),所述导风通道(4)远离纳风口(1)一端为连通车内空间的出风口(10),所述汽车车头内设置空调通风系统(11),所述空调通风系统(11)与导风通道(4)相连通,所述空调通风系统(11)与导风通道(4)的连接口在风页(7)与空气流量传感器(9)之间,所述伸缩机构(5)、驱动装置(8)、空气流量传感器(9)和空调通风系统(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坤
申请(专利权)人:张富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