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及装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047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包括车头和车架,车架尾部铆接有加强板,加强板上分别铰接有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和液压反转支撑架,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中部通过举升液压缸与车架铰接;还包括一个与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相匹配的车厢;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包括两根平行的纵向滑轨,两根纵向滑轨的间距与两根车架主梁的间距相等,两根纵向滑轨的末端内设置有能够在其内纵向滑动的伸缩臂机构,两根纵向滑轨之间通过多根横向支撑连接,两根滑轨之间还固定有液压牵引绳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公开了该汽车的装卸方法。该汽车取消交换箱支腿结构,降低了操作难度,实现了车厢交换时可以落地装卸货物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及装卸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技术,尤其是一种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及装卸方法。
技术介绍
可交换箱车型是指车厢与汽车底盘之间可快速拆卸或安装的一种新车型,以达到交换车厢而不停车的使用目的,整体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目前市场上可交换箱汽车结构形式大都采用了在底盘上加装了一套气囊或者液压的举升系统,将需要交换的车厢举升起约350mm的高度;然后放下车厢底部预设了4支钢制的支腿支撑在地面上,底盘举升系统落下,车辆驶离车厢。中国专利申请2015108956535公开了一种用于集装箱装卸的车载装卸方法及装置,属于集装箱的装卸方法及装置领域,其方法和装置基于三个总成:一个利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车架顶部的副车架总成;一个用于将集装箱进行托举装卸的托架总成;一个连接在副车架总成和托架总成之间用以托举托架总成的举升组件。本专利技术的装卸方法无论是对集装箱进行装载还是卸载,都不需要叉车和吊装设备,利用支撑架将集装箱架高至托架总成工作高度,实现装卸目的。但是该专利申请中,车辆驶离时还需特别注意不要刮碰车厢支腿。装箱车辆倒车进入时更加需要注意切勿碰撞车厢支腿,对驾驶员有一定的技术使用要求;以上叙述是现有可交换箱车型的结构形式和使用要求;根据长期的使用突出了三大缺点,一、底盘上加装的举升系统由于车架宽度和悬挂结构的限制,相对承载吨位限制较大、偏载控制能力较弱。二、车厢底部加装支腿,装车、卸车厢时距地面总有一定的高度无法落在地面,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装货时人员、货物上下不方便。三、由于交换箱体底部设计支腿,交换车厢时车辆底盘必须开出或倒进车厢底部实现车厢交换,对驾驶人员的操作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光线不好的夜间增加了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及装卸方法,该汽车取消交换箱支腿结构,降低了操作难度。不需要对驾驶人员专业的培训,同时实现了车厢交换时可以落地装卸货物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和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包括车头和车架,车架尾部铆接有加强板,加强板上分别铰接有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和液压反转支撑架,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中部通过举升液压缸与车架铰接;还包括一个与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相匹配的车厢;所述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包括两根平行的纵向滑轨,两根纵向滑轨的间距与两根车架主梁的间距相等,两根纵向滑轨的末端内设置有能够在其内纵向滑动的伸缩臂机构,两根纵向滑轨之间通过多根横向支撑连接,两根纵向滑轨之间还固定有液压牵引绳机构。所述纵向滑轨长度与车架长度相同,纵向滑轨外侧面设置有多个与车厢匹配的厢体滑动导轮。所述伸缩臂机构包括两根能够在纵向滑轨内移动的动臂,动臂前端由设置在横向支撑上的伸缩臂液压缸驱动,动臂的末端横向安装有动臂支撑辊。所述液压牵引绳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横向支撑上的钢丝绳牵引液压缸,钢丝绳牵引液压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后钢丝绳滑动导轮,且钢丝绳牵引油缸活塞杆前端与前钢丝绳滑动导轮连接,在靠近车头的横向支撑上设置有钢丝绳外牵引导轮,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横向支撑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其中一个前钢丝绳滑动导轮、与该前钢丝绳滑动导轮对应的后钢丝绳滑动导轮、另一个后钢丝绳滑动导轮、另一个前钢丝绳滑动导轮和钢丝绳外牵引导轮。靠近车头的纵向滑轨端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朝向车尾的弧形槽。所述车架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向两侧水平延伸的支撑板,支撑板末端设置有与车厢相匹配的前后集装箱锁。所述液压反转支撑架包括与加强板末端铰接的第一支撑,第一支撑下端铰接第二支撑,第一支撑上安装有支撑架液压缸,支撑架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支撑铰接;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和支撑架液压缸均成对设置,两个第一支撑、第二支撑之间均通过横梁连接,且两个第二支撑的末端连接有车架支撑辊。所述伸缩臂液压缸和支撑架液压缸共用一套油路。所述车厢包括安装在底架上的厢体,所述底架包括方形框架和位于中部的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两纵梁之间的宽度大于两根纵向滑轨之间的距离,且两根纵梁能够正好安放于纵向滑轨外侧面的厢体滑动导轮上;两根纵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方形框架的前后横梁上,方形框架的两侧边纵梁与两根纵梁之间连接有多根短横梁,两根纵梁之间也连接有端横梁;前横梁前端中部设置有钢丝绳挂钩,钢丝绳挂钩的两侧安装有车厢前导向轮,后横梁上安装有车厢后导向轮。所述举升液压缸、伸缩臂液压缸、钢丝绳牵引液压缸和支撑架液压缸均由车辆的控制系统控制。一种落地可交换箱汽车装卸方法,包括装载和卸载;A.装载1)先将车辆倒至所需装载车厢前部,然后由车辆控制系统控制举升液压缸动作,将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一端顶起,另一端朝向地面,举升液压缸、车架和纵向滑轨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同时通过伸缩臂液压缸和支撑架液压缸将伸缩臂机构和液压反转支撑架伸出,伸缩臂机构的动臂支撑辊和液压反转支撑架的车架支撑辊均支撑在地面上,且液压反转支撑架竖直向下,使车辆的后轮不承受其上部的压力,伸缩臂机构、液压反转支撑架和地面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2)控制钢丝绳牵引液压缸,将钢丝绳前端的锁扣固定在车厢的钢丝绳挂钩上,然后钢丝绳牵引液压缸动作,拉动车厢沿伸缩臂机构和纵向滑轨向上移动,车厢的前导向轮卡在纵向滑轨上,车厢的纵梁放置于滑轨外侧的厢体滑动导轮上,同步控制举升液压缸降低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使车厢底面贴合在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上,控制钢丝绳牵引液压缸继续拉动车厢,直至车厢的前导向轮卡在纵向滑轨前端的限位块的弧形槽中,纵向滑轨同步将至最低位,放置于车架上;3)通过车架上的集装箱锁将车厢固定;4)通过伸缩臂液压缸和支撑架液压缸将伸缩臂机构和液压反转支撑架收回;B、卸载1)将车辆驾驶至目的地,控制钢丝绳牵引液压缸,将钢丝绳前端的锁扣固定在车厢的钢丝绳挂钩上,通过车辆控制系统控制伸缩臂液压缸和支撑架液压缸将伸缩臂机构和液压反转支撑架伸出,伸缩臂机构的动臂支撑辊和液压反转支撑架的车架支撑辊均支撑在地面上,且液压反转支撑架竖直向下,使车辆的后轮不承受其上部的压力,伸缩臂机构、液压反转支撑架和地面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2)将车架上的集装箱锁打开,使车厢与车架分离;3)控制举升液压缸动作,慢慢将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一端顶起,另一端朝向地面,同步控制钢丝绳牵引液压缸逐步释放钢丝绳,车厢沿纵向滑轨逐步向车尾移动,直至车厢完全脱离车架,完全降落至地面;4)解开钢丝绳锁扣,钢丝绳脱离车厢,并回收钢丝绳,同步释放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至车架上,回收伸缩臂机构和液压反转支撑架至正常状态。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副车架动臂滑轨”结构,取消了车厢支撑支腿,实现了车厢可以落地的要求;“副车架动臂滑轨”结构内设计了一组液压缸和钢丝拉绳结构,可将车厢从地面依靠副车架滑轨牵引至车辆底盘上,完成交换车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在装卸车厢过程中,由于伸缩臂机构的动臂支撑辊和液压反转支撑架的车架支撑辊均支撑在地面上,还可以前后移动车辆,方便装卸,本专利技术取消交换箱支腿结构,降低了操作难度。不需要对驾驶人员专业的培训,同时实现了车厢交换时可以落地装卸货物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和适用性,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节约了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是除车厢外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是车架、副车架动臂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其特征是,包括车头和车架,车架尾部铆接有加强板,加强板上分别铰接有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和液压反转支撑架,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中部通过举升液压缸与车架铰接;还包括一个与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相匹配的车厢;所述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包括两根平行的纵向滑轨,两根纵向滑轨的间距与两根车架主梁的间距相等,两根纵向滑轨的末端内设置有能够在其内纵向滑动的伸缩臂机构,两根纵向滑轨之间通过多根横向支撑连接,两根纵向滑轨之间还固定有液压牵引绳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其特征是,包括车头和车架,车架尾部铆接有加强板,加强板上分别铰接有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和液压反转支撑架,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中部通过举升液压缸与车架铰接;还包括一个与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相匹配的车厢;所述副车架动臂滑轨总成包括两根平行的纵向滑轨,两根纵向滑轨的间距与两根车架主梁的间距相等,两根纵向滑轨的末端内设置有能够在其内纵向滑动的伸缩臂机构,两根纵向滑轨之间通过多根横向支撑连接,两根纵向滑轨之间还固定有液压牵引绳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其特征是,所述纵向滑轨长度与车架长度相同,纵向滑轨外侧面设置有多个与车厢匹配的厢体滑动导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其特征是,所述伸缩臂机构包括两根能够在纵向滑轨内移动的动臂,动臂前端由设置在横向支撑上的伸缩臂液压缸驱动,动臂的末端横向安装有动臂支撑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其特征是,所述液压牵引绳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横向支撑上的钢丝绳牵引液压缸,钢丝绳牵引液压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后钢丝绳滑动导轮,且钢丝绳牵引油缸活塞杆前端与前钢丝绳滑动导轮连接,在靠近车头的横向支撑上设置有钢丝绳外牵引导轮,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横向支撑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其中一个前钢丝绳滑动导轮、与该前钢丝绳滑动导轮对应的后钢丝绳滑动导轮、另一个后钢丝绳滑动导轮、另一个前钢丝绳滑动导轮和钢丝绳外牵引导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其特征是,靠近车头的纵向滑轨端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朝向车尾的弧形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其特征是,所述车架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向两侧水平延伸的支撑板,支撑板末端设置有与车厢相匹配的前后集装箱锁。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其特征是,所述液压反转支撑架包括与加强板末端铰接的第一支撑,第一支撑下端铰接第二支撑,第一支撑上安装有支撑架液压缸,支撑架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支撑铰接;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和支撑架液压缸均成对设置,两个第一支撑、第二支撑之间均通过横梁连接,且两个第二支撑的末端连接有车架支撑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其特征是,所述伸缩臂液压缸和支撑架液压缸共用一套油路。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可交换箱汽车,其特征是,所述车厢包括安装在底架上的厢体,所述底架包括方形框架和位于中部的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两纵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琨任昕王瑞建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金利泰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