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039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包括:可回转得第一辊子,所述第一辊子表面设置有辊针,所述辊针的表面或顶端形成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的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6.3,所述强化层表面的硬度不低于HBS251。提高辊针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并且保障辊针表面的清洁,确保开孔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具体涉及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是安装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轮胎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筒阻力和生热性。轮胎一般是由橡胶制成的。用橡胶生产轮胎的过程为:配料-混炼-压出胎面-成型-打孔-硫化-成品检验-包装出厂。其中,全钢子午线轮胎具有耐磨、耐刺扎、耐用、行驶里程高、使用寿命长、滚动阻力小,油耗低、生热低等特点,故应用非常广泛。类似地,目前行业内还使用半钢子午线轮胎,该产品的帘布材料为聚酯纤维与胶料复合体;全钢加强层帘布材料则为钢丝与胶料复合体,这两种产品在材料和性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半钢子午线轮胎与全钢子午线轮胎根据使用条件决定两者使用材料和压出厚度存在差异。聚酯纤维帘线为柔软略带弹性材料,钢丝为刚性硬质材料,由于钢丝的存在,目前市面所使用的针对半钢子午线轮胎的气泡去除设备应用在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的气泡去除均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帘布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各层材料需要搭接挤压后成型,搭接时会产生空气的蓄积,导致贴合完成后接头位置与贴合物之间仍然存在残留的气体无法排出。现有技术未对裁断前帘布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只是成型工序对加强层简单扎孔,此措施扎孔量少且不均匀,从长时间的实践来看,这样的常规方法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技术效果。尤其是不能保证辊针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提高辊针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并且保障辊针表面的清洁,确保开孔稳定。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回转得第一辊子,所述第一辊子表面设置有辊针,所述辊针的表面或顶端形成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的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6.3,所述强化层表面的硬度不低于HBS251。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厚度不小于85微米。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针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辊子的圆周表面垂直。优选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辊子配合的第二辊子,所述第二辊子设置为可回转,回转轴心与第一辊子大致平行,所述第二辊子表面形成有对应辊针的环形槽。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子与第二辊子之间的轴间距满足辊针伸入第二辊子的环形槽的深度为加强层厚度的0.3至1.2倍;环形槽的宽度不小于辊针最宽部分的宽度。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子及第二辊子的回转由加强层穿过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之间形成的摩擦力驱动。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子及第二辊子的旋向相反,转速比为0.85至1.2。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针的形状为带钝头的圆锥体,锥度范围为5°-20°。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头为圆头,圆角半径范围为0.3mm至1.6mm。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边缘具有导向圆角或倒角。由上文描述的技术方案所描述的装置具有的结构,通过处理辊针表面,加强其硬度提高光洁度,在提高辊针使用寿命的同时,可防止加强层材料不会黏在辊针表面,避免由此产生催化,影响穿孔效果,保证气孔形成的稳定,确保气孔能够充分地排除蓄积的气体,避免胎面内出现气泡,进而导致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鼓包、脱层等现象。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辊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辊子表面辊针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辊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胎圈成型贴合时各层状态示意图;图5为胎圈硫化处理后各层状态示意图,图中,椭圆虚线框选部位为气泡产生区。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辊子与第二辊子配合工作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辊针与环形槽配合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辊针与环形槽配合在加强层形成气孔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辊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目前,在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过程中,胎体帘布生产包括刺孔、裁断和拼接工序。如图4所示,成卷帘布裁断后通常需要多块不同的材料,包括胎体层1、内衬层2、胎侧层3、加强层4及胎圈5搭接在一起才能满足轮胎周长的使用长度,图中同时绘示了容易产生气体蓄积的存气区域Q以及在加强层开设的排气孔6。结合图5,拼接贴合时经千层辊辊压后,如果无法充分排除蓄积的气体,搭接接头位置就会因为帘布厚度存在高度断差,导致贴合完成后接头位置与贴合物之间仍然存在残留的气体无法排出,进而在硫化后在胎面产生气泡,如图,由椭圆形虚线框所标示地即为容易产生气泡的位置。而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回转得第一辊子,所述第一辊子表面设置有辊针,所述辊针的表面或顶端形成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的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6.3,所述强化层表面的硬度不低于HBS2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回转得第一辊子,所述第一辊子表面设置有辊针,所述辊针的表面或顶端形成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的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6.3,所述强化层表面的硬度不低于HBS2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厚度不小于85微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针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辊子的圆周表面垂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辊子配合的第二辊子,所述第二辊子设置为可回转,回转轴心与第一辊子大致平行,所述第二辊子表面形成有对应辊针的环形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气泡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子与第二辊子之间的轴间距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宝臻刘昌波于国鸿吕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浦林成山轮胎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