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352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平移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压合组件以及电器控制系统,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和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分别用于驱动压合组件平移和升降;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具有一与机架滑动连接的移动板、一与移动板驱动连接的气缸A、一用于控制所述气缸A的电磁阀A,所述气缸A的活塞杆与通过安装座驱动移动板前后平移;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具有一安装在移动板上的气缸B以及一用于控制气缸B的电磁阀B,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安装轴以及多片压辊,所述的多片压辊套设在该安装轴且其间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供安装轴的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通过连接板与气缸B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电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单元以及复数个接近开关。

A Triangle Glue Automatic Pressing Device and Its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atic triangular glue pr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translation driving mechanism, a lifting driving mechanism, a pressing component and an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The translation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lifting driving mechanism are respectively used to drive the translation and lifting of the pressing component; the translation driving mechanism has a moving plate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and a moving plate driving with the moving plate. A movably connected cylinder A,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A for controlling the cylinder A,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A moves forward and backward with the moving plate driven by the mounting seat; the lifting driving mechanism has a cylinder B mounted on the moving plate and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B for controlling the cylinder B. The press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first fixing plate, a second fixing plate, a mounting shaft and a plurality of pressure rollers. The first fixed plate and the second fixed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rod of cylinder B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a PLC control unit and a plurality of proximity switch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半制品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半制品工序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原有三角胶生产压合的运行方式为人工手动压合胶片,然后和钢丝圈进行复合。此种三角胶人工压合运行模式,胶片接口粗糙,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平移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压合组件以及电器控制系统,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和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分别用于驱动压合组件平移和升降;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具有一与机架滑动连接的移动板、一与移动板驱动连接的气缸A、一用于控制所述气缸A的电磁阀A,所述气缸A的活塞杆与通过安装座驱动移动板前后平移;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具有一安装在移动板上的气缸B以及一用于控制气缸B的电磁阀B,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安装轴以及多片压辊,所述的多片压辊套设在该安装轴且其间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供安装轴的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通过连接板与气缸B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电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单元以及复数个接近开关,所述的复数个接近开关分设在气缸A和气缸B上且其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电磁阀A和电磁阀B分别PLC控制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气缸B相对于压辊具有上限位和下限位,在对应该上限位和下限位的位置分别配置有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气缸B的活塞杆在上限位和下限位之间的升降;所述气缸A在其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压辊61具有前限位、中程位以及后限位,在对应该前限位、中程位以及后限位的位置分别配置有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气缸A活塞杆在前限位与后限位之间的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具有一滑轨,所述移动板通过多个滑座滑动装设在滑轨。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阀B为三位五通中封阀,通过三位五通中封阀控制气缸压合压力。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安装座相对设置用于安装气缸A。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磁阀A为三位五通中封阀。基于以上自动压合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压合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检测开关自动判断装置是否在启动原始位置,气缸A活塞杆处于后限位位置,气缸B活塞杆处于上限位,若不在原始位置,此启动步骤为归原位,回归原位后再次按启动按钮,启动压合。步骤2)气缸A活塞杆前移至中程位,保持位置,气缸B驱动压辊向下位移,气缸B活塞杆至下限位,压辊压合胶料,气缸A活塞杆前移至前限位后,后移至中程位后再前移压合一次,至前限位后后移至至后限位,气缸B活塞杆上移至上限位,压合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全自动配置,减轻了劳动强度,且压合动力稳定且可调节,提高了制品的整体合格率,另外,舍弃了人工压合,生产效率大为提升。其次该装置结构易于操控掌握,利于自动化的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压合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压合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位置或者方位关系的术语“下侧”、“升降”、以及“平移”等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机构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和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指明或者隐含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1、平移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压合组件6以及电器控制系统,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和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分别用于驱动压合组件平移和升降;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具有一与机架1滑动连接的移动板10、一与移动板驱动连接的气缸A2、一用于控制所述气缸A2的电磁阀A,所述气缸A的活塞杆与安装座3连接以驱动移动板10前后平移;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具有一安装在移动板上的气缸B4以及一用于控制气缸B4的电磁阀B,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62、第二固定板63、安装轴以及多片压辊61,所述的多片压辊61套设在该安装轴且其下侧正对三角胶5,多片压辊之间相互紧密贴合,所述的第一固定板62与第二固定板63相对设置供安装轴的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62与第二固定板63通过连接板7与气缸B4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电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单元以及复数个接近开关,所述的复数个接近开关分设在气缸A2和气缸B4上且其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电磁阀A和电磁阀B分别PLC控制器连接;作为较佳的控制方式,所述的气缸B4相对于压辊61具有上限位41和下限位42,在对应该上限位41和下限位42的位置分别配置有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气缸B4的活塞杆在上限位41和下限位42之间的升降;所述气缸A2相对于气缸A活塞杆在其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具有前限位21、中程位22以及后限位23,在对应该前限位21、中程位22以及后限位23的位置分别配置有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气缸A活塞杆在前限位与后限位之间的移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B为三位五通中封阀,通过三位五通中封阀控制气缸压合压力,进而控制压辊的压合力,以适应不同三角胶的生产,即与现有的人工压合不同,可以调节压辊的压合动力,在实际生产中,经过实践设定不同用途的三角胶的压合动力,避免压合力过大或者过小,其产品合格率大大提升;其中,移动板滑动连接在机架上可以通过多种结构实现,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架具有一滑轨,所述移动板10通过多个滑座9滑动装设在机架1的滑轨上,移动架与气缸A连接,通过气缸A2的驱动,移动板通过滑座实现在机架滑轨上的滑动。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设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安装在机架上与安装座3相对设置用于安装气缸A2,这样,在气缸A工作时,其活塞杆带动机架前后平移,进而带动气缸B和压合辊的前后平移;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磁阀A为三位五通中封阀。另外,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所述电器控制系统还包括操作箱11。为了更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角胶自动压合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检测开关自动判断装置是否在启动原始位置,气缸A活塞杆处于后限位位置,气缸B活塞杆处于上限位,若不在原始位置,此启动步骤为归原位,回归原位后再次按启动按钮,启动压合,此时,处于压辊61下侧的三角胶套装在支撑座上等待压辊向下移动压合;步骤2)气缸A活塞杆前移至中程位,保持位置,气缸B驱动压辊向下位移,气缸B活塞杆至下限位,压辊压合胶料,气缸A活塞杆前移至前限位后,后移至中程位后再前移压合一次,至前限位后后移至至后限位,气缸B活塞杆上移至上限位,压合完成。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机架(1)、平移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压合组件(6)以及电器控制系统,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和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分别用于驱动压合组件平移和升降;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具有一与机架(1)滑动连接的移动板(10)、一与移动板(10)驱动连接的气缸A(2)、一用于控制所述气缸A(2)的电磁阀A,所述气缸A的(2)活塞杆通过安装座(3)驱动移动板(10)前后平移;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具有一安装在移动板上的气缸B(4)以及一用于控制气缸B(4)的电磁阀B,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62)、第二固定板(63)、安装轴以及多片压辊(61),所述的多片压辊(61)套设在该安装轴且其间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一固定板(62)与第二固定板(63)相对设置供安装轴的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62)与第二固定板(63)通过连接板(7)与气缸B(4)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电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单元以及复数个接近开关,所述的复数个接近开关分设在气缸A和气缸B上且其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电磁阀A和电磁阀B分别PLC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机架(1)、平移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压合组件(6)以及电器控制系统,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和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分别用于驱动压合组件平移和升降;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具有一与机架(1)滑动连接的移动板(10)、一与移动板(10)驱动连接的气缸A(2)、一用于控制所述气缸A(2)的电磁阀A,所述气缸A的(2)活塞杆通过安装座(3)驱动移动板(10)前后平移;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具有一安装在移动板上的气缸B(4)以及一用于控制气缸B(4)的电磁阀B,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62)、第二固定板(63)、安装轴以及多片压辊(61),所述的多片压辊(61)套设在该安装轴且其间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一固定板(62)与第二固定板(63)相对设置供安装轴的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62)与第二固定板(63)通过连接板(7)与气缸B(4)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电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单元以及复数个接近开关,所述的复数个接近开关分设在气缸A和气缸B上且其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电磁阀A和电磁阀B分别PLC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B相对于压辊(61)具有上限位(41)和下限位(42),在对应该上限位(41)和下限位(42)的位置分别配置有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气缸B的活塞杆在上限位和下限位之间的升降;所述气缸A在其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压辊具有前限位(2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余善康高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