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009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方法,属于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技术,属于航空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蒙皮零件拉型时将第一活动夹具和第二活动夹具取下,蒙皮零件拉型后进行毛胚的剪切,钻出蒙皮定位孔,然后将蒙皮零件在拉型模具上定位后用第一活动夹具和第二活动夹具依次进行夹紧,夹紧后在数控铣床上在改造后的拉型模工装上对蒙皮零件进行数控外形铣切,为防止蒙皮零件铣切后振动,将蒙皮零件留有厚度不铣切,铣切完毕取下蒙皮零件,钳工进行修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方法,属于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技术,属于航空制造

技术介绍
蒙皮零件作为构成飞机气动外形的关键零件,其外形复杂,尺寸范围变化大,刚度小。现代飞机产品对钣金件制造精度的要求不只是贴合,而且不许敲击成形(如民机钣金件),要有稳定的形状精度、表面质量和性能状态。我国下一代军机产品由于结构隐身的需要,锯齿形蒙皮对缝要求把蒙皮零件误差控制进一步减小,无余量装配技术对蒙皮零件制造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数字化加工技术,其最大优势就是通过数字量的传递,保证产品以最接近于理想的状态被加工出来,加工精度高。通过数字量加工能够精确、全面地反映新一代飞机零件的制造精度,并能够对其制造误差进行量化记录,为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现阶段蒙皮的外形都采用传统蒙皮轮廓加工是通过固定在切边模上,工人手工操作切割设备根据样板进行切边,工作劳动强度大,切边精度低,而剪裁作为蒙皮零件制造的关键工序,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装配精度。目前数控铣切加工蒙皮外形轮廓时,出现的主要的问题是一方面是蒙皮易颤振及飞边无法吸附,并且铣切工装及工艺参数设计相对复杂,对工艺人员的要求高,缺乏相应工艺指导规范等难以保证蒙皮零件轮廓加工的稳定性及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是夹具设计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夹紧位置依赖个人经验,实际中采用密集的辅助夹具支承等等,虽然保证了加工质量,但保守、繁琐的工装过程却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率,从而提高加工成本。因此,为提高零件装配效率和缩短飞机生产制造周期,提高零件外形准确度及形状尺寸和提高生产工作效率,满足机身零件的制造需求。专利技术一种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技术用于解决该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零件铣切和切边精度低,并且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种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方法,目的在于采用新的数控外形铣切技术用于解决铣切外形过程中出现的颤振和现象;另一方面设计、制造专用夹具解决零件定位重复、误差累计造成的不准确问题等。形成该类蒙皮零件数控外形铣切技术规范,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蒙皮零件拉型时将第一活动夹具和第二活动夹具取下,蒙皮零件拉型后进行毛胚的剪切,钻出蒙皮定位孔,然后将蒙皮零件在拉型模具上定位后用第一活动夹具和第二活动夹具依次进行夹紧,夹紧后在数控铣床上在改造后的拉型模工装上对蒙皮零件进行数控外形铣切,为防止蒙皮零件铣切后振动,将蒙皮零件留有厚度不铣切,铣切完毕取下蒙皮零件,钳工进行修边。进一步的,其中铣切顺序为:先使用第一活动夹具将蒙皮零件夹紧后进行铣切,待完成后将第一活动夹具取下,再将第二活动夹具将蒙皮零件夹紧后进行铣切,直至完成对蒙皮零件外形的最终铣切,最后进行修边,完成工序。进一步的,蒙皮零件拉型后进行毛胚的剪切留铣切余量。进一步的,蒙皮定位孔的数量为2个。进一步的,第一活动夹具或第二活动夹具由2个螺栓和一个螺栓垫块组成,第一活动夹具和第二活动夹具通过螺纹孔连接固定。进一步的,第一活动夹具和第二活动夹具彼此间隔并均匀排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针对以往蒙皮零件数控铣切过程中产生颤振现象、加工精度低、和效率较慢等特点,通过此专利技术达到简化蒙皮加工工艺流程,显著提高蒙皮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以及节省模具制造成本,可适用于蒙皮零件进行批量生产以及进行技术成果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钻螺纹孔和销钉孔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拉型模工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活动夹具和第二活动夹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接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蒙皮零件2拉型时将第一活动夹具4和第二活动夹具5取下,蒙皮零件2拉型后进行毛胚的剪切,钻出蒙皮定位孔1,然后将蒙皮零件2在拉型模具3上定位后用第一活动夹具4和第二活动夹具5依次进行夹紧,夹紧后在数控铣床上在改造后的拉型模工装上对蒙皮零件2进行数控外形铣切,为防止蒙皮零件2铣切后振动,将蒙皮零件2留有厚度不铣切,铣切完毕取下蒙皮零件2,钳工进行修边。其中铣切顺序为:先使用第一活动夹具4将蒙皮零件2夹紧后进行铣切,待完成后将第一活动夹具4取下,再将第二活动夹具5将蒙皮零件2夹紧后进行铣切,直至完成对蒙皮零件2外形的最终铣切,最后进行修边,完成工序。蒙皮零件2拉型后进行毛胚的剪切留铣切余量。蒙皮定位孔1的数量为2个。第一活动夹具4或第二活动夹具5由2个螺栓6和一个螺栓垫块7组成,第一活动夹具4和第二活动夹具5通过螺纹孔8连接固定。第一活动夹具4和第二活动夹具5彼此间隔并均匀排布。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型曲面蒙皮零件数控外形铣切和成形中用一套模具工装实现多个工序完成的问题。其中设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二次改造后原拉型模和设计、制造活动夹具。二次改造后原拉型模是在原拉型模钻出蒙皮定位孔,活动夹具则用于对零件的定位和夹具作用。其中防颤振装置是在蒙皮成形模具工装上增加活动夹具(图3所示),其中该活动夹具均匀排布,在零件边角处活动夹具距离可适当减小便于零件更好夹紧和定位。零件拉伸成形过程中,将活动夹具取下后对零件进行成形,待蒙皮零件成形完后,使用活动夹具夹紧零件后,根据零件曲面特点采用分布法对零件区域进行切边和铣切工,随后进行重复工作,直至零件外形铣切结束。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蒙皮零件(2)拉型时将第一活动夹具(4)和第二活动夹具(5)取下,蒙皮零件(2)拉型后进行毛胚的剪切,钻出蒙皮定位孔(1),然后将蒙皮零件(2)在拉型模具(3)上定位后用第一活动夹具(4)和第二活动夹具(5)依次进行夹紧,夹紧后在数控铣床上在改造后的拉型模工装上对蒙皮零件(2)进行数控外形铣切,为防止蒙皮零件(2)铣切后振动,将蒙皮零件(2)留有厚度不铣切,铣切完毕取下蒙皮零件(2),钳工进行修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蒙皮零件(2)拉型时将第一活动夹具(4)和第二活动夹具(5)取下,蒙皮零件(2)拉型后进行毛胚的剪切,钻出蒙皮定位孔(1),然后将蒙皮零件(2)在拉型模具(3)上定位后用第一活动夹具(4)和第二活动夹具(5)依次进行夹紧,夹紧后在数控铣床上在改造后的拉型模工装上对蒙皮零件(2)进行数控外形铣切,为防止蒙皮零件(2)铣切后振动,将蒙皮零件(2)留有厚度不铣切,铣切完毕取下蒙皮零件(2),钳工进行修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类飞机蒙皮装夹和数控外形铣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铣切顺序为:先使用第一活动夹具(4)将蒙皮零件(2)夹紧后进行铣切,待完成后将第一活动夹具(4)取下,再将第二活动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斌朱乐宗龚甘霖文松涛廖可高荣涛熊勇李旸汪洋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