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移液设备及其移液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91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2:25
一种自动化移液设备及其移液模块。该移液模块包括一移液器头以及一吸管尖;该移液器头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该吸管尖包括一连接部,其中该连接部适于套设至该移液器头,该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热膨胀系数,其中该连接部的该第二热膨胀系数大于该移液器头的该第一热膨胀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温度变化来使吸管尖膨胀或收缩而安装或移除于移液器头,可不使用沟槽或O型环与吸管尖达成密合,因此可以减少移液器头的耗损以及变质,可达成降低成本、减少维修时间以及高检验效率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移液设备及其移液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移液设备,且特别涉及一种可热涨冷缩的移液模块及应用该移液模块的自动化移液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相关实验室或医院甚至法医检验等等,皆频繁地使用试剂与检体混合反应来进行实验或检查。因此,全自动化的移液机台或设备可以提供实验室人员方便且迅速的操作方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且干净的试验反应,促进检验的效率。目前公知的移液器头,利用移液器头上的凸起结构或沟槽搭配O型环(O-ring)与现有市售的吸管尖(pipettetips)进行卡住结合。然而,由于各家厂商的设计与生产质量不稳定,造成现有市售的吸管尖的尺寸精度不一致,进而每批或每只吸管尖都存在些许公差。因此,移液器头的设计很难能达到适用于市面上所有的吸管尖,且因为公差而无法完全密合,导致移液器只能对应各厂商的机种采用专用的客制化吸管尖。此外,移液器头的沟槽搭配O型环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磨擦而变质,导致必须更换O型环并验证吸管尖与移液器头的密合度,进而造成修机的时间大幅拉长,导致成本的增加以及降低检验的效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移液设备及其移液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液模块,其移液器头及吸管尖之间存在良好的密合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移液设备,其移液器头及吸管尖之间存在良好的密合效果,且可以避免移液器头的耗损以及减少维修时间,具有降低成本以及增进检验效率的优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移液方法,其移液器头及吸管尖之间存在良好的密合效果,且可以避免移液器头的耗损以及减少维修时间,具有降低成本以及增进检验效率的优势。本专利技术的移液模块,该移液模块包括一移液器头以及一吸管尖;该移液器头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该吸管尖包括一连接部,其中该连接部适于套设至该移液器头,该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热膨胀系数,其中该连接部的该第二热膨胀系数大于该移液器头的该第一热膨胀系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吸管尖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或聚乙烯,且该移液器头的材料包括陶瓷或玻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液模块还包括一传感器,配置于移液器头。传感器为一温度传感器或一压力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移液设备,该自动化移液设备包括:一吸管尖预冷站台、一吸管尖回收站台、一可移动式移液机构以及一吸管尖;该吸管尖预冷站台包括一冷却装置;该可移动式移液机构包括:一移液器头以及一移动机构;该移液器头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该移液器头设置于该移动机构上,该移动机构适于在该吸管尖预冷站台或该吸管尖回收站台之间移动;该吸管尖包括一连接部,其中该连接部适于套设至该移液器头,该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热膨胀系数,其中该连接部的该第二热膨胀系数大于该移液器头的该第一热膨胀系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吸管尖预冷站台包括一托盘,托盘适于承载吸管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吸管尖适于在吸管尖预冷站台与移液器头结合,连同移液器头一起移动至吸管尖回收站台并脱离移液器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吸管尖回收站台包括一上方预热站台以及一下方废料站台,且上方预热站台包括一加热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方预热站台还包括一红外线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吸管尖结构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或聚乙烯,且移液器头的材料包括陶瓷或玻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移动式移液机构还包括一传感器,配置于移液器头。传感器为一温度传感器或一压力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移液方法,包括(A)将一移液器头套入一吸管尖的一连接部,其中移液器头,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热膨胀系数,且连接部的第二热膨胀系数大于移液器头的第一热膨胀系数;(B)对吸管尖的连接部进行降温,使得连接部的体积收缩,与移液器头密合;(C)移动移液器头以及以连接部密合于移液器头的吸管尖;以及(D)对吸管尖的连接部进行升温,使得连接部的体积膨胀,而脱离移液器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对吸管尖的连接部进行降温的步骤(B)中,降温幅度在25℃至57℃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对吸管尖的连接部进行升温的步骤(D)中,升温幅度在25℃至57℃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吸管尖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或聚乙烯,且移液器头的材料包括陶瓷或玻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对吸管尖的连接部进行降温的步骤(B)之后,检测吸管尖的连接部在降温后的温度,或是检测移液器头受到降温后的连接部给予的压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对吸管尖的该接部进行升温的步骤(D)之后,检测吸管尖是否脱离移液器头。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移液模块与自动化移液设备中,由于吸管尖的连接部的第二热膨胀系数大于移液器头的第一热膨胀系数,使得套设至移液器头的连接部在相同的温差范围之内产生的形变,会相较于移液器头的形变来得大。如此一来,移液模块仅需通过调整温度的变化即可使吸管尖的连接部藉由降温的方式而收缩密合于移液器头,或使吸管尖的连接部藉由升温方式而膨胀脱落于移液器头,进而避免吸管尖因尺寸公差而无法达成密合。另外,因为是利用温度变化来使吸管尖膨胀或收缩,吸管尖在安装或移除于移液器头的过程中,不会对移液器头造成磨擦及变质,可以避免移液器头的耗损及维修后的验证时间,进而大幅缩短修机的时间,因此可以达成低成本以及高检验效率的需求。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化移液设备的俯视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移液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3绘示为图1的自动化移液设备的吸管尖预冷站台的俯视放大图。图4绘示为图1的自动化移液设备的吸管尖回收站台的剖面示意图。图5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移液模块的吸管尖的剖面示意图。图6A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移液模块的移液器头的剖面示意图。图6B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移液模块的移液器头的剖面示意图。图6C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移液模块的移液器头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自动化移液设备10移液模块20可移动式移液机构30吸管尖预冷站台40试剂吸取站台50振荡反应站台60吸管尖回收站台100、100a、100b、100c吸管尖120、120a、120b、120c连接部200、200a、200b、200c移液器头210基部220、220a、220b、220c凸部230、230a微结构240传感器300托盘310承载平面312孔洞320冷却装置400凹槽500反应试管620上方预热站台622加热模块623连接侧壁624红外线传感器640下方废料站台CT1第一热膨胀系数CT2第二热膨胀系数MA移动机构XY轨道具体实施方式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化移液设备的俯视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移液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3绘示为图1的自动化移液设备的吸管尖预冷站台的俯视放大图。图4绘示为图1的自动化移液设备的吸管尖回收站台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自动化移液设备1包括一吸管尖预冷站台30、一试剂吸取站台40、一振荡反应站台50、一吸管尖回收站台60、一可移动式移液机构20以及一吸管尖100。需注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液模块,该移液模块包括:一移液器头,该移液器头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以及一吸管尖,该吸管尖包括一连接部,其中该连接部适于套设至该移液器头,该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热膨胀系数,其中该连接部的该第二热膨胀系数大于该移液器头的该第一热膨胀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1 TW 1061324051.一种移液模块,该移液模块包括:一移液器头,该移液器头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以及一吸管尖,该吸管尖包括一连接部,其中该连接部适于套设至该移液器头,该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热膨胀系数,其中该连接部的该第二热膨胀系数大于该移液器头的该第一热膨胀系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模块,其中该吸管尖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或聚乙烯,且该移液器头的材料包括陶瓷或玻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模块,还包括:一传感器,该传感器配置于该移液器头,该传感器为一温度传感器或一压力传感器。4.一种自动化移液设备,该自动化移液设备包括:一吸管尖预冷站台,该吸管尖预冷站台包括一冷却装置;一吸管尖回收站台;一可移动式移液机构,该可移动式移液机构包括:一移液器头,该移液器头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以及一移动机构,该移液器头设置于该移动机构上,该移动机构适于在该吸管尖预冷站台或该吸管尖回收站台之间移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镕宋振安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