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胜专利>正文

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87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包括搅拌机构、盖体、支撑机构、排料机构、第一集装体、紧固机构、进出水管、第二集装体和连接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反应釜采用分体式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而后通过紧固机构进行紧固,即可实现形成容纳腔便于进行搅拌操作,同时完成后可直接分离,便于对内部进行清洗,因此分体式结构不但易于运输,同时便于对内部容纳腔进行清洗;通过在搅拌棒底部连接水泵的方式便于提出处理的物料,在物料处理时空心结构的集装体便于装入冷却水进行必要的冷却,冷却面积大,冷却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现有的反应釜体积大,造成搬运难度大,同时反应釜在处理物料完成后内部残留量较多,需要进行及时的清洗,由于反应釜体积大因而清洗较为复杂。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其具有以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整个反应釜采用分体式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而后通过紧固机构进行紧固,即可实现形成容纳腔便于进行搅拌操作,同时完成后可直接分离,便于对内部进行清洗,因此分体式结构不但易于运输,同时便于对内部容纳腔进行清洗。(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通过在搅拌棒底部连接水泵的方式便于提出处理的物料,在物料处理时空心结构的集装体便于装入冷却水进行必要的冷却,冷却面积大,冷却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整个反应釜采用分体式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而后通过紧固机构进行紧固,即可实现形成容纳腔便于进行搅拌操作,同时完成后可直接分离,便于对内部进行清洗,因此分体式结构不但易于运输,同时便于对内部容纳腔进行清洗;通过在搅拌棒底部连接水泵的方式便于提出处理的物料,在物料处理时空心结构的集装体便于装入冷却水进行必要的冷却,冷却面积大,冷却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包括搅拌机构、盖体、支撑机构、排料机构、第一集装体、紧固机构、进出水管、第二集装体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集装体和所述第二集装体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集装体和所述第二集装体的侧部均开设用于排出冷却水的所述进出水管,所述第一集装体和所述第二集装体通过所述紧固机构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集装体的内侧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集装体的内侧开设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进行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形成反应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安装于所述盖体的内部,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支撑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集装体的顶部;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的底部安装有对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部的料进行抽出的所述排料机构。具体的,所述第一集装体的内部采用空腔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集装体的侧部为阶梯状。具体的,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截面均采用三分之二圆形结构,所述盖体采用三分之一圆形结构。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包含垫片、插孔、插头和插槽,所述第一集装体的侧部设有所述垫片,且所述垫片的侧部固定所述插头;所述插头插入连接所述插孔,且所述插孔开设于所述第二集装体的侧部;所述插孔的侧部开设插槽,且所述插槽采用齿状结构与所述插头吻合。具体的,所述垫片、所述插头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边缘处,所述插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边缘处;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吻合;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电加热丝和第二电加热丝。具体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第二锁紧螺杆、连接块、螺纹孔和卡块,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第一集装体的侧部,且所述连接块的侧部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锁紧螺杆;所述第二锁紧螺杆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集装体的侧部。具体的,所述连接块的侧部开设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杆。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插杆和第一锁紧螺杆,所述插杆固定于所述第一集装体的顶部,且所述盖体套接于所述插杆的外侧;所述盖体与所述插杆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锁紧螺杆固定。具体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齿轮传动机构、第二转轴和搅拌棒,所述电机安装与所述盖体的顶部,且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固定所述搅拌棒;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壳体、第一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电机,且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具体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连接管和水泵,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搅拌棒的底部,且所述水泵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入连接所述盖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整个反应釜采用分体式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而后通过紧固机构进行紧固,即可实现形成容纳腔便于进行搅拌操作,同时完成后可直接分离,便于对内部进行清洗,因此分体式结构不但易于运输,同时便于对内部容纳腔进行清洗。(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通过在搅拌棒底部连接水泵的方式便于提出处理的物料,在物料处理时空心结构的集装体便于装入冷却水进行必要的冷却,冷却面积大,冷却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集装体与第二集装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机构,11、电机,12、齿轮传动机构,121、壳体,122、第一转轴,123、第一齿轮,124、第二齿轮,13、第二转轴,14、搅拌棒,2、盖体,3、支撑机构,31、插杆,32、第一锁紧螺杆,4、排料机构,41、连接管,42、水泵,5、第一集装体,51、第一容纳腔,52、第一电加热丝,6、紧固机构,61、第二锁紧螺杆,62、连接块,63、螺纹孔,64、卡块,7、进出水管,8、第二集装体,81、第二容纳腔,82、第二电加热丝,9、连接机构,91、垫片,92、插孔,93、插头,94、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包括搅拌机构1、盖体2、支撑机构3、排料机构4、第一集装体5、紧固机构6、进出水管7、第二集装体8和连接机构9,所述第一集装体5和所述第二集装体8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集装体5和所述第二集装体8的侧部均开设用于排出冷却水的所述进出水管7,所述第一集装体5和所述第二集装体8通过所述紧固机构6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集装体5的内侧设有第一容纳腔51,所述第二集装体8的内侧开设第二容纳腔81,所述第一容纳腔5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8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9进行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5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81形成反应腔,所述第一容纳腔5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8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搅拌机构1;所述搅拌机构1安装于所述盖体2的内部,所述盖体2通过所述支撑机构3安装于所述第一集装体5的顶部;所述盖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机构(1)、盖体(2)、支撑机构(3)、排料机构(4)、第一集装体(5)、紧固机构(6)、进出水管(7)、第二集装体(8)和连接机构(9),所述第一集装体(5)和所述第二集装体(8)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集装体(5)和所述第二集装体(8)的侧部均开设用于排出冷却水的所述进出水管(7),所述第一集装体(5)和所述第二集装体(8)通过所述紧固机构(6)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集装体(5)的内侧设有第一容纳腔(51),所述第二集装体(8)的内侧开设第二容纳腔(81),所述第一容纳腔(5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8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9)进行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5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81)形成反应腔,所述第一容纳腔(5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8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搅拌机构(1);所述搅拌机构(1)安装于所述盖体(2)的内部,所述盖体(2)通过所述支撑机构(3)安装于所述第一集装体(5)的顶部;所述盖体(2)盖合于所述第一容纳腔(5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81)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1)的底部安装有对第一容纳腔(5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81)内部的料进行抽出的所述排料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机构(1)、盖体(2)、支撑机构(3)、排料机构(4)、第一集装体(5)、紧固机构(6)、进出水管(7)、第二集装体(8)和连接机构(9),所述第一集装体(5)和所述第二集装体(8)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集装体(5)和所述第二集装体(8)的侧部均开设用于排出冷却水的所述进出水管(7),所述第一集装体(5)和所述第二集装体(8)通过所述紧固机构(6)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集装体(5)的内侧设有第一容纳腔(51),所述第二集装体(8)的内侧开设第二容纳腔(81),所述第一容纳腔(5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8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9)进行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5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81)形成反应腔,所述第一容纳腔(5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8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搅拌机构(1);所述搅拌机构(1)安装于所述盖体(2)的内部,所述盖体(2)通过所述支撑机构(3)安装于所述第一集装体(5)的顶部;所述盖体(2)盖合于所述第一容纳腔(5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81)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1)的底部安装有对第一容纳腔(5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81)内部的料进行抽出的所述排料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体(5)的内部采用空腔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集装体(5)的侧部为阶梯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5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81)的截面均采用三分之二圆形结构,所述盖体(2)采用三分之一圆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9)包含垫片(91)、插孔(92)、插头(93)和插槽(94),所述第一集装体(5)的侧部设有所述垫片(91),且所述垫片(91)的侧部固定所述插头(93);所述插头(93)插入连接所述插孔(92),且所述插孔(92)开设于所述第二集装体(8)的侧部;所述插孔(92)的侧部开设插槽(94),且所述插槽(94)采用齿状结构与所述插头(93)吻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加热型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91)、所述插头(93)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51)的边缘处,所述插孔(92)开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81)的边缘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汤美侠
申请(专利权)人:杨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