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微生物污染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膜
,具体涉及一种抗微生物污染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膜分离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海水淡化、食品加工及生物医学领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的、绿色的分离技术。但膜污染是限制其深度应用的因素之一。膜污染是分离膜在运行过程中一系列增加膜渗透阻力因素的总称。它是指与膜接触的料液中微粒、胶体粒子、溶质大分子或碳氢化合物等与分离膜之间存在物理、化学、生化或机械作用,引起污染物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通量与分离特性大幅度降低的现象。微生物污染是膜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如在膜法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极易在分离膜黏附和生长,最终在分离膜表面形成微生物薄膜,严重影响分离膜的性能。聚偏氟乙烯(PVDF)是常用的有机高分子类膜材料,其强的疏水性,使微生物极易在膜表面黏附生长,产生严重的膜污染。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亲水化和抗菌化改性是提高其抗微生物污染性能的途径。亲水化改性的原理在于通过在膜结构中引入亲水性的材料,得到具有一定水合能力的分离膜表面。由于亲水材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微生物污染改性剂,其特征在于,该改性剂为辣素衍生物,辣素衍生物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吗啉、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共聚而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微生物污染改性剂,其特征在于,该改性剂为辣素衍生物,辣素衍生物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吗啉、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共聚而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微生物污染改性剂,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吗啉、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的重量比为16:5.7:1。3.一种抗微生物污染聚偏氟乙烯分离膜,其特征在于,以辣素衍生物为改性剂,辣素衍生物与PVDF共混制备得到抗微生物污染聚偏氟乙烯分离膜,辣素衍生物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吗啉、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共聚而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微生物污染聚偏氟乙烯分离膜,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吗啉、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的重量比为16:5.7: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微生物污染聚偏氟乙烯分离膜,其特征在于,辣素衍生物与PVDF的共混质量比例为1/5~1/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微生物污染聚偏氟乙烯分离膜,其特征在于,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得。7.一种抗微生物污染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合成辣素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酰吗啉(ACMO)和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Capsaicin)共聚得辣素衍生物;步骤二: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分离膜,其中包括将辣素衍生物与PVDF、致孔剂一起溶于溶剂中得到铸膜液的步骤。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抗微生物污染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吗啉、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的重量比(或者写摩尔比)16:5.7: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抗微生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