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982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和吸尘风机,所述吸尘风机进气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前端设有集尘罩,所述吸尘风机另一侧的排气端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底部与除尘室底部连通,所述除尘室上端设有排气口,位于排气口底部的所述除尘室内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挡网,所述第一挡网底部设有均匀铺设除尘布袋,且第一挡网底部设有第二挡网,所述第一挡网与第二挡网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绳连接,位于第二挡网底部的所述除尘室内设有若干交错分布且倾斜向下的挡尘板,利用挡尘板,能有效的提高气体颗粒与挡尘板之间的碰撞概率,提高灰尘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类产品生产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家电类产品在生产铸造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因此需要采用一些除尘装置进行除尘,现有采用的除尘装置,除尘效率差,能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和吸尘风机,所述吸尘风机进气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前端设有集尘罩,所述吸尘风机另一侧的排气端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底部与除尘室底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上端设有排气口,位于排气口底部的所述除尘室内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挡网,所述第一挡网底部设有均匀铺设除尘布袋,且第一挡网底部设有第二挡网,所述第一挡网与第二挡网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绳连接,位于第二挡网底部的所述除尘室内设有若干交错分布且倾斜向下的挡尘板。利用挡尘板,能有效的提高气体颗粒与挡尘板之间的碰撞概率,提高灰尘的处理效率,而且挡尘板能够有效的降低气体流速,从而提高灰尘处理沉淀效率。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设于除尘室底部的上端,位于排气管上端的所述除尘室内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发条,所述发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位于排气管上端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扇叶,位于第一扇叶两端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齿轮,位于第二挡网底部的所述除尘室内设有活动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凸轮,所述齿轮与连接轴之间通过链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第一连接杆之间通过飞轮的形式连接。使齿轮只能单向转动,从而当吸尘风机启动时,风力吹动第一扇叶转动,第一连接杆转动,为发条上满,而齿轮则不转动,当发条上满时(即风力吹动第一扇叶的力与发条上满需要的力一致),发条将风能进行储存;当吸尘风机停止时,发条储存的动能,带动第一连接杆往反方向转动,由于飞轮的连接形式,第一连接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链条的传动,带动第一凸轮对第二挡网进行敲打,能够有效的将除尘布袋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敲击,使灰尘自动掉落下来,保证了除尘布袋的吸尘效果,提高持续使用的效率。优选的,位于集尘罩内部的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倾斜向上的挡尘网。挡尘网进行初步过滤,能够有效的防止吸尘风机的风力将较大的颗粒吸附至除尘室内,增加除尘室的负荷。进一步的,位于挡尘网内部的进气管上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凸轮。在挡尘网内侧设置第二扇叶,利用风力吹动第二扇叶的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凸轮转动,利用第二凸轮对挡尘网进行敲击,有效的防止挡尘网堵塞,提高挡尘网的过滤效率。优选的,所述除尘室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架。进一步的,所述链条从相对应的挡尘板中竖直穿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挡尘板,能有效的提高气体颗粒与挡尘板之间的碰撞概率,提高灰尘的处理效率,而且挡尘板能够有效的降低气体流速,从而提高灰尘处理沉淀效率。采用飞轮的连接形式,使齿轮只能单向转动,从而当吸尘风机启动时,风力吹动第一扇叶转动,第一连接杆转动,为发条上满,而齿轮则不转动,当发条上满时(即风力吹动第一扇叶的力与发条上满需要的力一致),发条将风能进行储存;当吸尘风机停止时,发条储存的动能,带动第一连接杆往反方向转动,由于飞轮的连接形式,第一连接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链条的传动,带动第一凸轮对第二挡网进行敲打,能够有效的将除尘布袋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敲击,使灰尘自动掉落下来,保证了除尘布袋的吸尘效果,提高持续使用的效率。挡尘网进行初步过滤,能够有效的防止吸尘风机的风力将较大的颗粒吸附至除尘室内,增加除尘室的负荷。在挡尘网内侧设置第二扇叶,利用风力吹动第二扇叶的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凸轮转动,利用第二凸轮对挡尘网进行敲击,有效的防止挡尘网堵塞,提高挡尘网的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连接杆与连接轴之间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扇叶主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扇叶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飞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尘罩、2-进气管、3-排气口、4-除尘室、5-挡尘板、6-第一连接杆、7-排气管、8-第一挡网、9-第二固定架、11-吸尘风机、12-连接绳、13-第一凸轮、14-除尘布袋、15-第二挡网、16-连接轴、17-发条、18-链条、19-第一扇叶、20-齿轮、21-第二连接杆、22-第二扇叶、23-挡尘网、24-第二凸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4和吸尘风机11,所述吸尘风机11进气端设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前端设有集尘罩1,所述吸尘风机11另一侧的排气端设有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底部与除尘室4底部连通,所述除尘室4上端设有排气口3,位于排气口3底部的所述除尘室4内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挡网8,所述第一挡网8底部设有均匀铺设除尘布袋14,且第一挡网8底部设有第二挡网15,所述第一挡网8与第二挡网15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绳12连接,位于第二挡网15底部的所述除尘室1内设有若干交错分布且倾斜向下的挡尘板5。利用挡尘板5,能有效的提高气体颗粒与挡尘板之间的碰撞概率,提高灰尘的处理效率,而且挡尘板能够有效的降低气体流速,从而提高灰尘处理沉淀效率。优选的,所述除尘室4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架9。优选的,所述除尘布袋14设于第一挡网8与第二挡网15之间。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与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优选的,所述排气管7设于除尘室4底部的上端,位于排气管7上端的所述除尘室4内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发条17,所述发条17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6连接,位于排气管7上端的所述第一连接杆6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扇叶19,位于第一扇叶19两端的所述第一连接杆6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齿轮20,位于第二挡网15底部的所述除尘室4内设有活动连接的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凸轮13,所述齿轮20与连接轴16之间通过链条18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齿轮20与第一连接杆6之间通过飞轮的形式连接。使齿轮20只能单向转动,从而当吸尘风机11启动时,风力吹动第一扇叶19转动,第一连接杆6转动,为发条17上满,而齿轮20则不转动,当发条17上满时(即风力吹动第一扇叶19的力与发条17上满需要的力一致),发条17将风能进行储存;当吸尘风机11停止时,发条17储存的动能,带动第一连接杆6往反方向转动,由于飞轮的连接形式,第一连接杆6带动齿轮20转动,齿轮20通过链条18的传动,带动第一凸轮13对第二挡网15进行敲打,能够有效的将除尘布袋14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敲击,使灰尘自动掉落下来,保证了除尘布袋15的吸尘效果,提高持续使用的效率。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与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优选的,位于集尘罩1内部的所述进气管2上设有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和吸尘风机,所述吸尘风机进气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前端设有集尘罩,所述吸尘风机另一侧的排气端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底部与除尘室底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上端设有排气口,位于排气口底部的所述除尘室内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挡网,所述第一挡网底部设有均匀铺设除尘布袋,且第一挡网底部设有第二挡网,所述第一挡网与第二挡网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绳连接,位于第二挡网底部的所述除尘室内设有若干交错分布且倾斜向下的挡尘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和吸尘风机,所述吸尘风机进气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前端设有集尘罩,所述吸尘风机另一侧的排气端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底部与除尘室底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上端设有排气口,位于排气口底部的所述除尘室内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挡网,所述第一挡网底部设有均匀铺设除尘布袋,且第一挡网底部设有第二挡网,所述第一挡网与第二挡网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绳连接,位于第二挡网底部的所述除尘室内设有若干交错分布且倾斜向下的挡尘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设于除尘室底部的上端,位于排气管上端的所述除尘室内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发条,所述发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位于排气管上端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扇叶,位于第一扇叶两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松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金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