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970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包括通过烟气流通管道串接的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催化脱硝器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吸收剂溶液依次通过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和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与烟气换热;烟气流通管道上旁接有旁通管且于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需要更换催化剂时,可通过旁通管改变烟气流向而使烟气不进入脱硝器内。上述发生装置,烟气在进入催化脱硝器之前先经过了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换热,可获得与催化脱硝温度相适配的烟气温度,解决了燃机排烟温度过高及余热利用后烟气温度过低而不与现有脱硝催化剂匹配的问题。通过设置旁通管,可在线更换催化剂或对催化脱硝器进行检修维护,确保制冷机组和发电机组连续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吸收式制冷系统
,涉及一种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逐步推行电力市场化,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具有较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分布式系统在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各级政府制定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鼓励政策,促进了各耗能单位和能源公司投资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主要模式为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即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微燃机或内燃机等燃气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余热回收利用大多采用了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方法,该设备能有效地将燃气设备排出的高温烟气(400~500℃)中的余热回收用于供冷或者供热,回收后烟气温度能降至170℃以下。但是由于燃气轮机、微燃机或内燃机等设备的燃烧温度较高,目前该类设备排出的尾气中NOx含量一般只能控制在500mg/Nm3左右,无法满足我国日益提高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吸收式制冷机组往往仅考虑余热的回收,而未考虑到NOx的脱除,而常见的脱硝催化剂的适用温度一般在250~360℃,所以余热利用前的烟气温度过高,对催化剂寿命不利,余热利用后的烟气温度过低,脱硝效果较差,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包括通过烟气流通管道依次串接的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催化脱硝器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的吸收剂溶液出口与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的吸收剂溶液入口连通;所述烟气流通管道上旁接有旁通管且于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所述旁通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与所述催化脱硝器之间以及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与所述催化脱硝器之间,且所述催化脱硝器与两旁接点之间的烟气流通管道上分别设有一切断阀。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包括高温换热管,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包括低温换热管,所述高温换热管与所述低温换热管集成布置于同一换热器壳体内且沿所述换热器壳体内的吸收剂溶液流通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催化脱硝器布置于所述换热器壳体外,所述换热器壳体上设有制冷剂蒸汽出口。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壳体和布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壳体内的第一换热管,于所述第一换热壳体上设有高温气态制冷剂出口,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壳体和布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壳体内的第二换热管,于所述第二换热壳体上设有低温气态制冷剂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壳体的吸收剂溶液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壳体上的吸收剂溶液入口连通。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换热壳体、所述催化脱硝器壳体与所述第二换热壳体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且集成安装为一整体。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换热壳体、所述催化脱硝器壳体与所述第二换热壳体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且集成安装为一整体。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与所述催化脱硝器之间的烟气流通管道上设有用于预混合烟气与脱硝还原剂的烟气混合器。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的烟气流通方向以及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的烟气流通方向均与相应的吸收剂溶液流通方向相逆。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与所述催化脱硝器之间的烟气流通管道、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与所述催化脱硝器之间的烟气流通管道以及所述催化脱硝器壳体均设有保温层。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催化脱硝器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串联,烟气在进入催化脱硝器之前先经过了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换热,可获得与催化脱硝温度相适配的烟气温度,解决了燃机排烟温度过高及余热利用后烟气温度过低而不与现有脱硝催化剂匹配的问题,在回收燃气设备排烟余热的同时,将烟气中的NOx脱除,满足国家最新排放标准,实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真正的即节能又环保。通过设置旁通管,当需要更换催化剂或催化脱硝器需要检修时,可通过旁通管和切断阀改变烟气流向,从而可在线更换催化剂或对催化脱硝器进行检修维护,确保制冷机组和发电机组连续稳定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包括通过烟气流通管道依次串接的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1、催化脱硝器102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3,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3的吸收剂溶液出口与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1的吸收剂溶液入口连通;也即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1的烟气出口与催化脱硝器102的烟气入口连通,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3的烟气入口与催化脱硝器102的烟气出口连通,一般地,上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1的烟气入口用于接收导入燃气设备的高温烟气。上述发生装置,通过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1、催化脱硝器102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3串联,烟气在进入催化脱硝器102之前先经过了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1换热,可获得与催化脱硝温度相适配的烟气温度,解决了燃机排烟温度过高及余热利用后烟气温度过低而不与现有脱硝催化剂匹配的问题,在回收燃气设备排烟余热的同时,将烟气中的NOx脱除,满足国家最新排放标准,实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真正的即节能又环保。其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述烟气流通管道上旁接有旁通管106且于所述旁通管106上设有旁通阀,所述旁通管106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1与所述催化脱硝器102之间以及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3与所述催化脱硝器102之间,且所述催化脱硝器102与两旁接点之间的烟气流通管道上分别设有一切断阀107。以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1与催化脱硝器102之间的烟气流通管道为第一烟气管道104,以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103与催化脱硝器102之间的烟气流通管道为第二烟气管道105;则第一烟气管道104上的切断阀107位于催化脱硝器102烟气入口与对应的旁通管106旁接点之间,第二烟气管道105上的切断阀107位于催化脱硝器102烟气出口与对应的旁通管106旁接点之间。正常工况下,第一烟气管道104与第二烟气管道105上的切断阀107均开启,旁通阀关闭;当需要更换催化剂或催化脱硝器102需要检修时,可关闭上述两个切断阀107,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烟气流通管道依次串接的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催化脱硝器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的吸收剂溶液出口与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的吸收剂溶液入口连通;所述烟气流通管道上旁接有旁通管且于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所述旁通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与所述催化脱硝器之间以及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与所述催化脱硝器之间,且所述催化脱硝器与两旁接点之间的烟气流通管道上分别设有一切断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烟气流通管道依次串接的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催化脱硝器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的吸收剂溶液出口与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的吸收剂溶液入口连通;所述烟气流通管道上旁接有旁通管且于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所述旁通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与所述催化脱硝器之间以及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与所述催化脱硝器之间,且所述催化脱硝器与两旁接点之间的烟气流通管道上分别设有一切断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包括高温换热管,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包括低温换热管,所述高温换热管与所述低温换热管集成布置于同一换热器壳体内且沿所述换热器壳体内的吸收剂溶液流通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催化脱硝器布置于所述换热器壳体外,所述换热器壳体上设有制冷剂蒸汽出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线更换催化剂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壳体和布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壳体内的第一换热管,于所述第一换热壳体上设有高温气态制冷剂出口,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壳体和布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壳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华芳阮祥志杨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