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引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55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00
一种负压引流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负压引流瓶的瓶口连接瓶盖,瓶盖连接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三通装置,负压引流瓶的软管连接可以夹闭的夹子,负压引流瓶的瓶底连接第一挂板,第一挂板有第一孔,或者负压引流瓶的瓶口连接第二挂板,第二挂板有第二孔,或者瓶盖连接第三挂板,第三挂板有第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患者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时将胃管与负压引流瓶接通。在需要进行注入药液时,旋转三通将负压引流瓶的一端堵住即可。可将负压引流瓶上的夹子夹闭,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通过第一孔、第二孔或者第三孔能够将负压引流瓶挂在支撑体上,方便负压引流瓶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引流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引流瓶,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很多危重患者或是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治疗,但有时还需要胃管注入口服药。现有的负压引流瓶,与胃管连接后只能进行胃肠减压,如果需要给药时就要先将胃管和负压引流瓶分开,给药后也不能立即连接在一起,这样会使刚注入的药液被抽吸出来,另外现有的负压引流瓶需要装进网带中,才能悬挂或者与支撑连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引流瓶。一种负压引流瓶,负压引流瓶的瓶口连接瓶盖,瓶盖连接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三通装置,负压引流瓶的软管连接可以夹闭的夹子,负压引流瓶的瓶底连接第一挂板,第一挂板有第一孔,或者负压引流瓶的瓶口连接第二挂板,第二挂板有第二孔,或者瓶盖连接第三挂板,第三挂板有第三孔,负压引流瓶与第一挂板通过注塑成为一体,负压引流瓶与第二挂板通过注塑成为一体,第三挂板与瓶盖通过注塑成为一体,通过第一孔、第二孔或者第三孔能够将负压引流瓶挂在支撑体上,方便负压引流瓶的固定。软管的中部连接单向阀。软管的中部连接可改变软管横截面积的负压释放调节器,通过负压释放调节器改变软管的横截面积来控制负压的大小,进而来调节负压的释放。本技术的优点是在患者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时将胃管与负压引流瓶接通。在需要进行注入药液时,旋转三通将负压引流瓶的一端堵住即可。同时也可将负压引流瓶上的夹子夹闭,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通过第一孔、第二孔或者第三孔能够将负压引流瓶挂在支撑体上,方便负压引流瓶的固定。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之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之二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称元件、组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组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组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者组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负压引流瓶,在进行胃肠减压的同时,也可以经胃管给予口服药,负压引流瓶1的瓶口连接瓶盖14,瓶盖14连接软管2,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三通装置3,负压引流瓶的软管2连接可以夹闭的夹子4,负压引流瓶1的瓶底连接第一挂板6,第一挂板6有第一孔7,或者负压引流瓶1的瓶口连接第二挂板10,第二挂板10有第二孔11,或者瓶盖14连接第三挂板12,第三挂板12有第三孔13,负压引流瓶1与第一挂板6通过注塑成为一体,负压引流瓶1与第二挂板10通过注塑成为一体,第三挂板12与瓶盖14通过注塑成为一体,通过第一孔7、第二孔11或者第三孔13能够将负压引流瓶1挂在支撑体上,方便负压引流瓶1的固定。负压引流瓶1的瓶底连接第一挂板6,第一挂板6有第一孔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一,本技术通过第一孔7悬挂在支撑体上,本技术能够倒挂。负压引流瓶1的瓶口连接第二挂板10,第二挂板10有第二孔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二,本技术通过第二孔11悬挂在支撑体上,本技术能够瓶口冲上挂在支撑体上。瓶盖14连接第三挂板12,第三挂板12有第三孔13也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三,本技术通过第三孔13悬挂在支撑体上,负压引流瓶1没有第一挂板6或者第二挂板10,本技术制作较为方便。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负压引流瓶,负压引流瓶1的瓶口连接瓶盖14,瓶盖14连接软管2,软管2的中部分别连接单向阀8及可改变软管2横截面积的负压释放调节器9,通过负压释放调节器9改变软管2的横截面积来控制负压的大小,进而来调节负压的释放,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三通装置3,负压引流瓶的软管2连接可以夹闭的夹子4,负压引流瓶1的瓶底连接第一挂板6,第一挂板6有第一孔7,或者负压引流瓶1的瓶口连接第二挂板10,第二挂板10有第二孔11,或者瓶盖14连接第三挂板12,第三挂板12有第三孔13,负压引流瓶1与第一挂板6通过注塑成为一体,负压引流瓶1与第二挂板10通过注塑成为一体,第三挂板12与瓶盖14通过注塑成为一体,通过第一孔7、第二孔11或者第三孔13能够将负压引流瓶1挂在支撑体上,方便负压引流瓶1的固定,单向阀8避免倒流。如上所述,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引流瓶,其特征在于负压引流瓶的瓶口连接瓶盖,瓶盖连接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三通装置,负压引流瓶的软管连接可以夹闭的夹子,负压引流瓶的瓶底连接第一挂板,第一挂板有第一孔,或者负压引流瓶的瓶口连接第二挂板,第二挂板有第二孔,或者瓶盖连接第三挂板,第三挂板有第三孔,负压引流瓶与第一挂板通过注塑成为一体,负压引流瓶与第二挂板通过注塑成为一体,第三挂板与瓶盖通过注塑成为一体,通过第一孔、第二孔或者第三孔能够将负压引流瓶挂在支撑体上,方便负压引流瓶的固定;软管的中部连接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引流瓶,其特征在于负压引流瓶的瓶口连接瓶盖,瓶盖连接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三通装置,负压引流瓶的软管连接可以夹闭的夹子,负压引流瓶的瓶底连接第一挂板,第一挂板有第一孔,或者负压引流瓶的瓶口连接第二挂板,第二挂板有第二孔,或者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青樊海燕任海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