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38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包括桶盖和桶体,桶盖和桶体活动连接;桶体包括桶体外壳、桶体内胆和桶体真空保温层;桶体内设有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蓄电池、控温调节器和导线;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有多个,为环状结构,多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间隔设置在内胆的外壁,相邻两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每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在蓄电池和自控温热敏材料之间的导线上接有控温调节器。蓄电池作为电源为自控温热敏材料供能,调节保温桶的保温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保温桶内的温度恒定,而不需要其它电子部件控制其温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根据实际需要,制成不同大小的保温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保温

技术介绍
现有的保温桶,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对保温层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通常使用较厚的保温层、使用保温效果更好的保温材料和将桶胆和桶身间抽成真空等方法对其桶体内的物质进行保温。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保温桶均是采用以上方法从尽量去减少热量向外界扩散的途径入手的,热量总是在不断的向外散失,随着时间的延长,热量总有在不断的减少,对于需要较长时间保温(比如长时间运输或部队行军途中的食品保温)问题,以上方法均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对保温桶保温思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效果持久,结构简单,实用性高的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包括桶盖和桶体,桶盖和桶体活动连接;桶盖包括桶盖内壁、桶盖外壳和桶盖真空保温层;桶盖内壁和桶盖外壳之间为桶盖真空保温层;桶体包括桶体外壳、桶体内胆和桶体真空保温层;桶体外壳和桶体内胆之间形成桶体真空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还包括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蓄电池、控温调节器和导线;所述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有多个,为环状结构,多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间隔设置在内胆的外壁,相邻两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每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在蓄电池和自控温热敏材料之间的导线上接有控温调节器。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目的,优选地,相邻单个散热通道和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的宽度方向截面积之比为1:2~3:4。优选地,所述多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还包括间隔设置在内胆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桶体内胆的内壁镀有3~6nm厚的银层。优选地,所述桶体外壳、桶体内胆、桶盖内壁和桶盖外壳的材料都为304不锈钢。优选地,所述导线采用导电铜芯线。优选地,所述控温调节器采用SS~24N01四位双排拨段开关。优选地,所述蓄电池采用大容量低电压的锂离子电池组。本技术自控温热敏材料呈现小单元条或小单元环、彼此以相间的形式均匀围绕在桶体食品级不锈钢内胆的外壁或底部,每一小单元条或小单元环自控温热敏材料与另一小单元条或小单元环自控温热敏材料之间留有散热通道;自控温热敏材料在蓄电池作为电源供能的情况下,产热升温,通过不锈钢内胆将热量传递给食物;当食物的温度高于设定的保温温度时,自控温热敏材料内部电阻呈现数量级的急剧增加,电流相应急剧减小,甚至可以认为电流被切断,产热小于散热,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时,对应的电阻也相应的减小,产热增加,最终与散热达到平衡,保持温度的恒定。目前,自控温热敏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液体输送管道、生物育种等领域。现有技术自控温热敏材料主要利用了导电复合材料的正温度系数效应(PTC),其温度随通电时间增加会不断增加,造成电阻率增加,在接近熔点时(即居里温度点),复合材料电阻率急剧增加,发生导体到半导体甚至绝缘体的转变,通过材料中的电流急剧减小,发热量减少,温度不再升高,从而达到限温的目的;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具有独特的温度“开关”功能。正温度系数的自控温热敏材料多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比较成熟。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呈现小单元条或小单元环,彼此以相间的形式均匀围绕在内胆的外壁或底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材料受热后出现龟裂,也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2)本技术在保温桶桶体内胆的外壁和底部上设有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通过其对温度变化的感知和反应,来维持桶体内物质温度的恒定;通过自身就具有产热功能,来弥补一定温度后热量的散失,实现桶内物质的更长时间的保温,而不需要其它电子部件(如PID)控制其温度,所以结构相当简单,成本低廉,可根据实际需要,制成不同大小的保温桶。3)本技术将不锈钢内胆和外壳之间抽成真空,形成真空的保温层,切断热传导介质,避免热对流。附图说明图1是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桶体内胆外壁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桶体内胆外壁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桶体外壳1、桶体内胆2、桶体真空保温层3、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蓄电池5、控温调节器6、导线7、散热通道8、桶盖内壁9、桶盖外壳10、桶盖真空保温层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如此。如图1~3所示,一种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包括桶盖和桶体,桶盖和桶体活动连接;桶盖包括桶盖内壁9、桶盖外壳10和桶盖真空保温层11;桶盖内壁9和桶盖外壳10之间形成桶盖真空保温层11;制造时,将桶盖内壁9和桶盖外壳10之间抽成真空,形成桶盖真空保温层11,来达到保温的目的。由于从桶盖散失的热量比例较小,桶盖的结构比较简单。桶体包括桶体外壳1、桶体内胆2和桶体真空保温层3;桶体内还设有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蓄电池5、控温调节器6和导线7;桶体外壳1和桶体内胆2之间形成桶体真空保温层3;制备时,将桶体外壳1与桶体内胆2之间抽成真空,形成桶体真空保温层3,桶体真空保温层3可以切断热传导介质,避免热对流;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有多个,为环状结构,多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间隔设置在内胆2的外壁和底部,来调节所需的保温温度,相邻两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之间形成散热通道8。散热通道8的宽度取决于保温桶内胆2的大小,控制相邻单个散热通道8和自控温热敏材料4单元的宽度方向截面积之比为1:2~3:4;在桶体内胆2的内壁镀上3~6nm厚的银层,形成有效的隔热网,可通过反射热辐射,有效降低通过辐射丢失的热量。桶体外壳1、桶体内胆2、桶盖内壁9和桶盖外壳10都优选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备;导线7优选采用导电铜芯线;控温调节器6采用SS~24N01(2P4T)四位双排拨段开关,用以控制将不同居里温度的自控温热敏材料接入闭合电路;蓄电池5采用大容量低电压的锂离子电池组,为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提供电能。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成熟。该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主要利用了导电复合材料的正温度系数效应(PTC),其温度随通电时间增加会不断增加,造成电阻率增加,在接近熔点时(即居里温度点),复合材料电阻率急剧增加,发生导体到半导体甚至绝缘体的转变,通过材料中的电流急剧减小,发热量减少,温度不再升高,从而达到限温的目的。本技术的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还可用如下制备方法制得:以质量百分比计,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的原料配方组成为:低密度聚乙烯25%~40%,有机晶体(硬脂酸,熔点为56~69.6℃)5%~10%,石墨粉体35%~45%,辅助材料15%~20%,其中,辅助材料按照占原料百分比计算,抗氧化剂1010占10%~15%、交联剂硅烷偶联剂占10%~15%、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占14%~20%、阻燃剂氢氧化铝占55%~61%。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4的制作方法包括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包括桶盖和桶体,桶盖和桶体活动连接;桶盖包括桶盖内壁、桶盖外壳和桶盖真空保温层;桶盖内壁和桶盖外壳之间为桶盖真空保温层;桶体包括桶体外壳、桶体内胆和桶体真空保温层;桶体外壳和桶体内胆之间形成桶体真空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还包括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蓄电池、控温调节器和导线;所述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有多个,为环状结构,多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间隔设置在内胆的外壁,相邻两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每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在蓄电池和自控温热敏材料之间的导线上接有控温调节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包括桶盖和桶体,桶盖和桶体活动连接;桶盖包括桶盖内壁、桶盖外壳和桶盖真空保温层;桶盖内壁和桶盖外壳之间为桶盖真空保温层;桶体包括桶体外壳、桶体内胆和桶体真空保温层;桶体外壳和桶体内胆之间形成桶体真空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还包括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蓄电池、控温调节器和导线;所述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有多个,为环状结构,多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间隔设置在内胆的外壁,相邻两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每个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在蓄电池和自控温热敏材料之间的导线上接有控温调节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控温的厨房保温桶,其特征在于,相邻单个散热通道和自控温热敏材料单元的宽度方向截面积之比为1:2~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忠赖柄权李静李雪樊栓狮常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联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