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型速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14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型速冻机,包括机箱,传送组件和隔离帘布;机箱包括冷冻室和左、右隔离室,机箱设有出、进料口,出、进料口连通左、右隔离室,左、右隔离室连通冷冻室;冷冻室内设有液氮喷射装置,左、右隔离室内设有管道和抽风机,管道和氮气收集罐连通;传送组件的上、下层网带间上设有第一、第二支撑凸起,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下层网带转动,以带动物料进出冷冻室;隔离帘布包括两第一、第二隔离帘布,两第一隔离帘布设于出料口和出口,两第二隔离帘布设于进料口和入口。效果:物料在冷冻室内冷冻时,上下表面冷冻均匀,冷冻效果好,左、右隔离室及隔离帘布可有效的防止氮气溢出,以使得尽可能多的氮气能够被氮气收集罐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型速冻机
本技术涉及速冻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型速冻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由于水产品渔汛和禁渔期的存在,使鲜活水产品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冷冻水产品在市场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为保证冷冻水产品的品质,多采用速冻工艺,利用氨、氟利昂或液氮进行制冷,其中液氮制冷能快速冷冻产品并渡过冰晶生成带,防止大冰晶在食品细胞内形成而破坏细胞壁,可较好的保持产品原有的风味和质量,而且环保效益明显,所以液氮制冷成为目前水产品冷冻的趋势。传统的隧道式速冻机,通过在机箱隧道内部喷洒液氮,从而利用液氮对传送网带上的产品进行冷冻,但由于物料直接放置于传送带上,因此,物料的底面被传送带进行遮挡,因此,常常会出现冷冻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隧道型速冻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隧道型速冻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冷冻室、位于冷冻室左侧的左隔离室以及位于冷冻室右侧的右隔离室,所述机箱外壁上左右相对的设置有一出料口和一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左隔离室的底部,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右隔离室的底部,所述左隔离室的内壁开设有一连通冷冻室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出料口左右相对,所述右隔离室的内壁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冷冻室的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进料口左右相对;所述冷冻室内设置有第一液氮喷射装置,所述第一液氮喷射装置与设置于机箱外的储氮罐连通,且第一液氮喷射装置上方设置有吹风方向朝下的第一吹风装置,所述冷冻室内于所述第一吹风装置上方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机箱的顶板之间形成有一通道,所述冷冻室与所述通道相连通;所述左隔离室和右隔离室内均设置有一管道和一抽风机,其中,位于左隔离室内的管道和抽风机相互连通,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通道和左隔离室,位于右隔离室内的管道和抽风机相互连通,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通道和右隔离室,所述机箱外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管道相连通的氮气收集罐;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上层网带、下层网带和驱动机构,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左右两端相互连接并形成环形结构;所述上层网带依次穿过所述出料口、出口、入口和进料口,两端分别位于出料口和进料口外侧,所述下层网带中部位于冷冻室内,两端分别伸出至机箱的外部;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的外表面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凸起,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凸起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支撑凸起,所述第二支撑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的高度;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机箱外部,用于驱动形成环形结构的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转动,以带动所述上层网带或下层网带上的物料进出所述冷冻室;隔离帘布,所述隔离帘布包括第一隔离帘布和第二隔离帘布,所述第一隔离帘布和第二隔离帘布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隔离帘布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和所述出口处,两个第二隔离帘布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入口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型速冻机,包括机箱、传送组件和隔离帘布,机箱内部具有一冷冻室,冷冻室内设置有第一液氮喷射装置和第一吹风装置,传送组件包括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上外表面间隔均匀的设置有高度不同第一支撑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如此,当传送机构带动放置于其上的物料进入至冷冻室内时,物料由第一支撑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进行支撑,从而使得物料的底面和上层网带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如此,使得第一液氮喷射装置喷射出的液氮气化后能够尽可能的与物料各个表面相接触,从而使得对物料的冷冻更加均匀,同时,由于第一支撑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的支撑和分隔作用,使得物料和传送网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物料和传送网带冻结于一起,也可以避免相邻的两个物料冻结于一起;另外,通过在冷冻室的左侧和右侧设置左隔离室以及右隔离室,且在左隔离室和右隔离室内设置有和抽风机相连通的管道,管道和相应的隔离室以及冷冻室相互连通,在机箱外设置有氮气收集罐,如此,还能够对氮气进行收集,避免氮气溢出而造成浪费,利用隔离帘布的隔离作用,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氮气溢出。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隧道型速冻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之间设置有第二液氮喷射装置和第二吹风装置,所述第二液氮喷射装置和第二吹风装置位于所述机箱内部;所述第二液氮喷射装置包括开设有多个喷射孔的喷射主管和位于其两端的安装部,所述喷射主管与所述储氮罐相连通,所述两个安装部均安装于所述机箱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吹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液氮喷射装置的下方,且吹风方向朝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吹气装置,多个所述吹气装置均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相连通的气嘴,所述主体设置于所述冷冻室内壁临近入口的位置,所述气嘴安装于所述上层网带与下层网带之间,且吹气方向朝上;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气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隔离帘布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冻室外壁和所述机箱的外壁上,两个所述第二隔离帘布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冻室的内壁和所述机箱的内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帘布以及第二隔离帘布的最底端与上层网带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一支撑凸起的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室内部于所述上层网带两侧均沿竖向设置有一挡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箱的箱壁包括双层不锈钢板,在双层不锈钢板间填充有聚氨酯发泡材料,且机箱的侧壁厚度为145mm至155mm。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机箱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进料口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机箱10;冷冻室11;第一液氮喷射装置111;第一吹风装置112;隔板113;通道114;左隔离室12;管道121;出料口122;出口123;右隔离室13;抽风机131;进料口132;入口133;储氮罐14;传送组件20;上层网带21;第一支撑凸起211;喷射主管212;安装部213;第二吹风装置214;气孔215;下层网带22;第二支撑凸起221;隔离帘布30;第一隔离帘布31;第二隔离帘布32;物料4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型速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冷冻室、位于冷冻室左侧的左隔离室以及位于冷冻室右侧的右隔离室,所述机箱外壁上左右相对的设置有一出料口和一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左隔离室的底部,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右隔离室的底部,所述左隔离室的内壁开设有一连通冷冻室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出料口左右相对,所述右隔离室的内壁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冷冻室的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进料口左右相对;所述冷冻室内设置有第一液氮喷射装置,所述第一液氮喷射装置与设置于机箱外的储氮罐连通,且第一液氮喷射装置上方设置有吹风方向朝下的第一吹风装置,所述冷冻室内于所述第一吹风装置上方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机箱的顶板之间形成有一通道,所述冷冻室与所述通道相连通;所述左隔离室和右隔离室内均设置有一管道和一抽风机,其中,位于左隔离室内的管道和抽风机相互连通,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通道和左隔离室,位于右隔离室内的管道和抽风机相互连通,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通道和右隔离室,所述机箱外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管道相连通的氮气收集罐;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上层网带、下层网带和驱动机构,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左右两端相互连接并形成环形结构;所述上层网带依次穿过所述出料口、出口、入口和进料口,两端分别位于出料口和进料口外侧,所述下层网带中部位于冷冻室内,两端分别伸出至机箱的外部;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的外表面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凸起,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凸起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支撑凸起,所述第二支撑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的高度;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机箱外部,用于驱动形成环形结构的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转动,以带动所述上层网带或下层网带上的物料进出所述冷冻室;隔离帘布,所述隔离帘布包括第一隔离帘布和第二隔离帘布,所述第一隔离帘布和第二隔离帘布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隔离帘布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和所述出口处,两个第二隔离帘布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入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型速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冷冻室、位于冷冻室左侧的左隔离室以及位于冷冻室右侧的右隔离室,所述机箱外壁上左右相对的设置有一出料口和一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左隔离室的底部,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右隔离室的底部,所述左隔离室的内壁开设有一连通冷冻室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出料口左右相对,所述右隔离室的内壁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冷冻室的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进料口左右相对;所述冷冻室内设置有第一液氮喷射装置,所述第一液氮喷射装置与设置于机箱外的储氮罐连通,且第一液氮喷射装置上方设置有吹风方向朝下的第一吹风装置,所述冷冻室内于所述第一吹风装置上方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机箱的顶板之间形成有一通道,所述冷冻室与所述通道相连通;所述左隔离室和右隔离室内均设置有一管道和一抽风机,其中,位于左隔离室内的管道和抽风机相互连通,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通道和左隔离室,位于右隔离室内的管道和抽风机相互连通,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通道和右隔离室,所述机箱外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管道相连通的氮气收集罐;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上层网带、下层网带和驱动机构,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左右两端相互连接并形成环形结构;所述上层网带依次穿过所述出料口、出口、入口和进料口,两端分别位于出料口和进料口外侧,所述下层网带中部位于冷冻室内,两端分别伸出至机箱的外部;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的外表面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凸起,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凸起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支撑凸起,所述第二支撑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的高度;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机箱外部,用于驱动形成环形结构的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转动,以带动所述上层网带或下层网带上的物料进出所述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永煌何二龙闵新伟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