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苔藓和草灌植物结合高次团粒技术防治草皮退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9136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苔藓和草灌植物结合高次团粒技术防治草皮退化的方法,属于植被生态修复的技术领域。本方法采用苔藓配子体与草灌植物相结合作为新型草种喷播剂,此法符合自然生态演替过程。利用苔藓植物的优越性,在适宜条件下可快速繁殖,并提高草本植物的发芽率和盖度,形成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可以防治目前的草皮过度退化、大面积岩土露天的现象,加速坡面岩体和植被基质形成有机整体。通过采用高次团粒技术制造出一个更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培养基,并用专业设备进行喷播,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及立地条件确定植物种类,并按灌∶草∶苔藓=7∶2∶1的质量比例进行喷播。实现人工强制绿化向自然植被的自我繁衍。该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各种边坡、瘠薄山地、酸碱性土壤等草皮退化严重或无法生长的地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苔藓和草灌植物结合高次团粒技术防治草皮退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高次团粒技术使用苔藓和草灌植物防治草皮退化的植物生态恢复方法,属于植被生态修复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生态护坡植物多为草本植物,普遍采用品种单一或简单的混合草种。前期效果不错,但由此建立的生态系统相当脆弱,易遭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养分供应不足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草皮退化,岩土裸露的现象。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最终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坡面坍塌等不良后果。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防治边坡草被退化。提供一种苔藓和草灌植物相结合的混播草种,尽量模拟出当地的植物群落结构,使植被恢复走向生态自然演替过程。建立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且稳定的、生命力强的立体生态群落。植物种子的选择及配置应走本地化的道路,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植物为基调,适当引进适于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为矿山及景区工程边坡的生态防护开辟新的途径。防治边坡草皮退化的重要措施就是在草本群落中加入灌木,形成灌草结合的稳定立体复合生态体系。草本植物只能稳固表层土壤,而不能保持整个土层的稳定性。而灌木根系发达,灌草生态建植层的根系交织成稳定结构,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坡面跨塌。然而两者都不具备苔藓植物作为边坡先锋植物的优势。苔藓类不同于其它植物,对于天然或人工干扰后条件恶劣的坡面地段,苔藓植物是最适宜的植被生态恢复植物材料。它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不仅可以滞留养分,从而保持土壤肥力;还有强大的蓄水保土能力,可阻断降雨对地面上壤的直接冲击,防止水土流失。除此之外,苔藓植物可以利用其分泌的酸性物质将坡面岩石酸解,逐渐形成丰厚的土壤层,为草本植物的进一步生长提供良好的上层条件。苔藓植物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迅速改善地面的微环境,成为边坡防护先锋植物的不二选择。现有采用草灌结合的客土喷播或喷混植生技术施工,可以将草种和灌木树种进行混播,早期以草坪防护为主,后期以灌木防护为主,构建灌草立体防护生态体系,达到恢复自然植被的目的。但所选用的植物多为从国外引进的草本植物,而忽视了适应性更好、更易于与当地其他生物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稳定群落结构的乡土植物种。高次团粒喷播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喷播法,它比普通的客土喷播效果更好。其采用专业的喷播设备,由专业人员在被破坏植被的高陡裸露岩石边坡上(包括土坡、锚喷坡面),瞬间制造出具有最优异性能的“土壤培养基”。这种“人工土壤”具有稳定的类似于“蜂巢”的团粒结构,既有保水性、保肥性,又有透水性、透气性,还能有效抵抗雨蚀和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本技术制造出的“土壤培养基”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能力,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最好的保障,可以使边坡快速形成理想的植物群落。本技术不仅能培育出稳固的边坡,还可以与周边环境形成和谐的生态景观效果,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提高边坡安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边坡防护功能愈加显现,同时能净化空气、美化景观、恢复生态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苔藓植物的植被生态恢复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应用几年后发生的草皮退化问题。遵循原生演替规律以及当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具有稳定的土壤团粒结构,快速高效地恢复和稳定植物群落,并建立符合当地条件多样且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美化环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苔藓和草灌植物结合高次团粒技术防治草皮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理、平整坡面,消除潜在地质隐患,挂网;步骤2:将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到专业的喷播设备,采用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在边坡表面喷播厚度约8厘米土壤层,形成具有稳定“蜂巢式”团粒结构的土壤培养基质;步骤3:选择适宜本地生长条件且抗逆性强的草灌木种子用专业的喷播设备进行喷播,在土壤培养基表面,形成厚度约2厘米的草灌种子层;步骤4:选择本地耐旱性强的苔藓配子体,用专业设备喷播在种子层表面,形成厚度约1厘米的苔藓层;步骤5:采用喷灌系统等管护措施对出土幼苗进行后期养护。上述步骤2所述植物生长土壤培养基由以下体积比的各材料组成,粘土25%~32%;微生物菌剂0.13%~0.18%;有机质30%~35%;木质植物纤维10%~25%;稳定剂3%~5%;保水剂3%~5%;高次团粒剂0.05%~0.095%;多含量复合肥3%~5%;清水26%~40%。上述步骤3和4中所述抗逆性强的植物种子中灌木种子、草本种子、苔藓配子体的质量比为7∶2∶1。植物种子中每平米灌木种子重量为28g~42g,草本种子重量为8g~12g,苔藓配子体重量为4~6g。上述步骤3和4中所述抗逆性强的植物种包括但不限于,北方:草本植物包括草地早熟禾、黑麦草、百脉根、高羊茅、豆科红豆草及小冠花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灌木植物包括紫穗槐、鸡矢藤、胶东卫矛、山荞麦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南方:草本植物包括百慕大、黑麦草、高羊茅;灌木植物包括山毛豆、木豆、银合欢、紫穗槐、多花木兰、车桑子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上述步骤4中所述抗逆性强的苔藓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真藓、扭口藓、小石藓、葫芦藓、刺叶墙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方法加入的苔藓植物有促进草本植物发芽和生长的作用,在同等条件下,植物生长和绿化效果更好;(2)高次团粒技术可以形成与自然界表土具有相同团粒结构的土壤培养基,形成的植被不易衰退,保证了绿化的长久性,实现了人工强制绿化向原始植物群落的顺利演替;(3)苔藓植物作为草本和木本植物的先锋植物,可发挥一些其他植物无法替代的作用。如苔藓植物具有比草本植物更大的持水能力和更强的抗冲性能,而且苔藓植物所积累的养分元素对维持系统稳定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4)植物种子的选择及配置走本地化的道路,同时考虑浅根植物和深根植物的结合、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的结合,使植物更能适应当地气候与自然植被融为一体,建立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且稳定的、生命力强的立体生态群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喷播剂进一步说明。图1是植物种子和土壤培养基分层喷播示意图其中:1为约1cm厚苔藓配子层,2为约2cm厚草灌种子层,3为约8cm厚土壤培养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在北方某石质边坡进行植被建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理、平整坡面,消除潜在地质隐患,挂网。步骤2:在边坡表面喷播植物生长土壤培养基约8厘米,形成具有稳定优良团粒结构的植物生长基质。其配比如下:粘土,0.3m3;有机质,0.45m3;植物纤维,0.2m3;稳定剂,0.04m3;高次团粒剂,0.005m3;多含量复合肥,0.038m3;清水,0.6m3;植物种子,0.036m3;苔藓配子体,0.02m3。步骤3: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种子结合人工土壤,喷播在植物生长土壤培养基表面,形成厚度约2厘米的种子层。植物种子配比如下:草地早熟禾,4g;百脉根,4g;小冠花,3g;紫穗槐,6g;刺槐,8g;胶东卫矛,8g;柠条,5g;胡枝子,5g。步骤4:选择抗逆性强的苔藓配子体喷播在种子层表面,形成厚度约1厘米的苔藓层。苔藓配比如下:真藓,3g;扭口藓,2g;小石藓1g。步骤5:采用喷灌系统等管护措施对出土幼苗进行后期养护。3天后开始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苔藓和草灌植物结合高次团粒技术防治草皮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理、平整坡面,消除潜在地质隐患,挂网;步骤2:将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到专业的喷播设备,采用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在边坡表面喷播厚度约8厘米土壤层,形成具有稳定“蜂巢式”团粒结构的土壤培养基质;步骤3:选择适宜本地生长条件且抗逆性强的草灌木种子用专业的喷播设备进行喷播,在土壤培养基表面,形成厚度约2厘米的草灌种子层;步骤4:选择本地耐旱性强的苔藓配子体,用专业设备喷播在种子层表面,形成厚度约1厘米的苔藓层;步骤5:采用喷灌系统等管护措施对出土幼苗进行后期养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苔藓和草灌植物结合高次团粒技术防治草皮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理、平整坡面,消除潜在地质隐患,挂网;步骤2:将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到专业的喷播设备,采用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在边坡表面喷播厚度约8厘米土壤层,形成具有稳定“蜂巢式”团粒结构的土壤培养基质;步骤3:选择适宜本地生长条件且抗逆性强的草灌木种子用专业的喷播设备进行喷播,在土壤培养基表面,形成厚度约2厘米的草灌种子层;步骤4:选择本地耐旱性强的苔藓配子体,用专业设备喷播在种子层表面,形成厚度约1厘米的苔藓层;步骤5:采用喷灌系统等管护措施对出土幼苗进行后期养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苔藓和草灌植物结合高次团粒技术防治草皮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土壤培养基质由以下体积比的各材料组成,粘土25%~32%;微生物菌剂0.13%~0.18%;有机质30%~35%;木质植物纤维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智慧王宏鹏张春禹王鹤立
申请(专利权)人: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