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轮作植物秸秆双层覆盖盐碱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578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轮作植物秸秆双层覆盖盐碱地系统,盐碱地内设有若干条排盐沟渠,排盐沟渠两侧为垄,垄高于排盐沟渠,在垄上种植有秸秆植物,在排盐沟渠底层和表层均覆盖有秸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秸秆覆盖可有效控制土壤水分的蒸发,抑制盐分的表聚,减轻土壤表层的盐渍化程度,进而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轮作植物秸秆双层覆盖盐碱地系统
本技术属于农业
,涉及一种利用轮作植物秸秆双层覆盖盐碱地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第三大国,盐碱地中种植植物的成活率一般都很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改良措施对盐碱地的的合理利用、缓解耕地资源紧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土壤盐分表聚性是土壤发生盐渍化的重要因素。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原理,只要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理论上就可以减轻土壤盐分的表聚,降低土壤对作物的盐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轮作植物秸秆双层覆盖盐碱地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秸秆覆盖可有效控制土壤水分的蒸发,抑制盐分的表聚,减轻土壤表层的盐渍化程度,进而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盐碱地内设有若干条排盐沟渠,排盐沟渠两侧为垄,垄高于排盐沟渠,在垄上种植有秸秆植物,在排盐沟渠底层和表层均覆盖有秸秆。进一步,秸秆植物包括高粱、玉米、棉花、向日葵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盐碱地内设有若干条深度为1m排盐沟渠1,排盐沟渠1两侧为垄2,垄2高于排盐沟渠1,在垄2上种植有耐盐碱及有秸秆植物3,秸秆植物3包括高粱、玉米、棉花、向日葵等,在排盐沟渠1底层和表层均覆盖有打碎后秸秆,。秸秆植物3的轮播期以向日葵,棉花,高粱为例:向日葵和棉花播种期为3-4月,收割期为8-10月;高粱播种期为8-9月,收割期为来年3-4月。具体秸秆植物的选择,应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合理配置,形成良好的轮作体系。待农作物收割后,将其秸秆回收打碎,准备埋设覆盖。在秸秆埋设前,先将排盐沟渠内土壤用铁锹按0-40cm土层取出,放置,然后在土壤表层和距土表40cm深处分别均匀铺设打碎后的秸秆4,表层秸秆覆盖量与深层秸秆覆盖量之比为2∶1;总覆盖量为18t/h㎡。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轮作植物秸秆双层覆盖盐碱地系统,其特征在于:盐碱地内设有若干条排盐沟渠,排盐沟渠两侧为垄,垄高于排盐沟渠,在垄上种植有秸秆植物,在排盐沟渠底层和表层均覆盖有秸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轮作植物秸秆双层覆盖盐碱地系统,其特征在于:盐碱地内设有若干条排盐沟渠,排盐沟渠两侧为垄,垄高于排盐沟渠,在垄上种植有秸秆植物,在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苏明孔群芳唐雅馨夏雨萱赵锴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