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差式锂电池卷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79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47
一种落差式锂电池卷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隔膜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三者依次层叠后卷绕成中空筒状体,在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的展开平面上设有内凹缺口,在卷绕成型的卷芯端面上设有内凹结构。在卷芯的端面设置内凹结构是为了满足输出电极向内延伸的结构设计需要。这样就能使锂电池的卷芯实际体积最大化,从而提高这类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这种结构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同类规格同类型特种锂电池增加10%~20%,与同规格的普通锂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可提高5%~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差式锂电池卷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需求量快速增长,人们对锂电池的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迫切希望现有的锂电池的容量能有较大幅度提升。目前,产业化的圆柱形及方形锂离子电池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作为电池壳体,金属壳体与正极金属盖板或负极金属盖板之间采用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密封连接,为保证正负极之间的绝缘,正极盖板与金属壳体之间必须采用复杂的密封绝缘结构才能实现,根据现有技术,正极金属盖板、负极金属盖板与金属壳体之间的密封绝缘结构高度为4~5毫米,如图1所示,由于金属壳体5与负极盖板相连,因此,正极盖板6与金属电池壳体5之间必须设置密封绝缘结构,正极盖板6在轴向依次通过导电圈61、正极连接圈62、连接圈托架63与正极耳3相连接,导电圈61、正极连接圈62、连接圈托架63在径向方向均撑持在特定异形绝缘密封件8的内圈中,为了防止卷芯1中负极片与正极组件之间接触放电,在异形绝缘密封件8与卷芯1的上端之间设有绝缘隔离垫9。这种内延伸的输出电极结构直接缩小了电池壳体5内容纳卷芯1的空间尺寸,造成电池的能量密度难以增加。在有些大规格特种锂电池中,虽然输出电极的径向尺寸较小,仅为输出电极部分需要向锂电池内部延伸,但根据目前的锂电池制造技术,这类锂电池的卷芯高度只能是等高度设计,因此,只能以输出电极之间的最小尺寸来确定卷芯的高度,由此可知,在锂电池高度尺寸相同的条件下,电池壳体内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类锂电池的卷芯体积没有实现最大化,这类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比同规格的锂电池低得多。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锂电池的容量,特别是提高电极输出需要向电池内延结构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申请人技术了一种落差式卷芯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这种结构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同类规格同类型特种锂电池增加10%~20%,与同规格的普通锂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可提高5%~1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差式锂电池卷芯。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落差式锂电池卷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隔膜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三者依次层叠后卷绕成中空筒状体,其特征是:在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的展开平面上设有内凹缺口,在卷绕成型的卷芯端面上设有内凹结构。进一步,在卷芯的正极端面存有内凹结构。进一步,在卷芯的负极端面存有内凹结构。进一步,在卷芯的正极端面和负极端面均存有内凹结构。在卷芯的端面设置内凹结构是为了满足输出电极向内延伸的结构设计需要。本技术在卷芯的端面局布部位设计出内凹结构,以避让输出电极向内延伸的结构,仅限于局部缩小卷芯的高度,而在其它部位则保持卷芯高度最大化设计,这样就能使锂电池的卷芯实际体积最大化,从而提高这类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这种结构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同类规格同类型特种锂电池增加10%~20%,与同规格的普通锂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可提高5%~10%。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柱状锂电池的正极盖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卷芯上下端面设有内凹结构的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池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管状电池壳体与电极盖板边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卷芯上端面设有内凹结构的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卷芯;2-芯轴;3-正极耳;4-负极耳;5-电池壳体;6-正极盖板;7-负极盖板;8-异形绝缘密封件;9-绝缘隔离垫;11-正极片;12隔膜;13-负极片;14-内凹结构;51-金属涂层;52-管体;53-端口端面;54-端口外圆侧面;55-端口内圆侧面;61-导电圈;62-正极连接圈;63-连接圈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举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落差式锂电池卷芯,如图3所示,包括正极片11、隔膜12和负极片13,隔膜12设置在正极片11和负极片13之间,在正极片11、隔膜12和负极片13的展开平面上,在沿上下边的中心位置段设有内凹缺口,三者依次层叠后卷绕成中空筒状体,在卷绕成型的卷芯的上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均设有内凹结构14。图2-图5所示是一种落差式卷芯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用卷芯就是本技术,包括卷芯1,芯轴2,正极耳3、负极耳4和电池壳体5、正极盖板6和负极盖板7,卷芯1由正极片11、隔膜12、负极片13和隔膜12依次层叠后卷绕成中空筒状体,并套装在芯轴2上,正极耳3与正极片11相连接,负极耳4与负极片13相连接,在电池壳体5、正极盖板6、负极盖板7与卷芯1之间注满电解液,在卷芯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避让输出电极的内凹结构14,所述电池外壳5为陶瓷管状结构,在管体52的端口端面53、端口外圆侧面54或端口内圆侧面55上至少有一处设有金属涂层51,所述正极盖板6和负极盖板7均为不锈钢,正极盖板6和负极盖板7与陶瓷的电池壳体5通过焊接方式密封固定连接。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卷芯的结构,如图6所示,在本例中,在卷芯1的端面上设有避让正极输出电极结构的内凹结构14,下端面为平面。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很多,在此不逐一罗列,卷芯可根据锂电池的结构设计要求,在卷芯端面上任意设置内凹结构14,内凹结构14的设置数量和位置不受限制,内凹结构14的形状也可改变,只要在卷芯端面设有内凹结构14的所有方案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差式锂电池卷芯,包括正极片(11)、隔膜(12)和负极片(13),隔膜(12)设置在正极片(11)和负极片(13)之间,三者依次层叠后卷绕成中空筒状体,其特征是:在正极片(11)、隔膜(12)和负极片(13)的展开平面上设有内凹缺口,在卷绕成型的卷芯端面上设有内凹结构(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差式锂电池卷芯,包括正极片(11)、隔膜(12)和负极片(13),隔膜(12)设置在正极片(11)和负极片(13)之间,三者依次层叠后卷绕成中空筒状体,其特征是:在正极片(11)、隔膜(12)和负极片(13)的展开平面上设有内凹缺口,在卷绕成型的卷芯端面上设有内凹结构(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微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