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71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侧左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卡接柱,卡接柱右端套设有橡胶环,所述卡接柱外侧安装有隔断板,所述卡接柱外侧左部安装有高压供电板,高压供电板右侧下部安装有火线接电模块,所述高压供电板右侧上部安装有继电模块,继电模块顶端安装有接电头,接电头顶端内侧设置有接电孔,所述接电头左侧上部旋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底壳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接电头配合的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智能开关多不仅可以通过手动进行控制,同样可以远程控制,使用方便;高压供电线路与低压控制线路分隔设置,防止使用开关时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开关装配方便,拆解快捷,方便后期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开关,具体是一种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
技术介绍
智能开关是指利用控制板和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及编程,以实现电路智能开关控制的单元。开关控制又称BANG-BANG控制,由于这种控制方式简单且易于实现,因此在许多家用电器和照明灯具的控制中被采用。但常规的开关控制难以满足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和节能的要求。常规的开关控制方式在控制周期内,其控制量只有二个状态,要么接通,为一个固定常数值、要么断开,控制量为零,这样固定不变的控制模式缺乏人工开关控制的特点,人工开关控制过程中,人要根据误差及误差变化趋势来来选择不同的开关控制策略,例如在一个控制周期T内,控制量输出的时间根据需要是可调的。这种以人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根据实际误差变化规律及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惯性,纯滞后及扰动等特性,按一定的模式选择不同控制策略的开关控制称为智能开关控制。现有的智能开关多是仅仅通过手动进行控制,无法进行远程控制,使用不方便;高压供电线路与低压控制线路多是一体设置,可能造成使用开关时对身体有伤害;装置在装配使用过程中,拆解困难,安装费事,不方便后期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侧左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卡接柱,卡接柱右端套设有橡胶环,所述卡接柱外侧安装有隔断板,所述卡接柱外侧左部安装有高压供电板,高压供电板右侧下部安装有火线接电模块,所述高压供电板右侧上部安装有继电模块,继电模块顶端安装有接电头,接电头顶端内侧设置有接电孔,所述接电头左侧上部旋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底壳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接电头配合的挡板,所述底壳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装配头,装配头内侧安装有耐磨套,耐磨套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外侧中部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耐磨套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凸缘配合的滑槽,所述螺纹柱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头,压头右侧开设有十字槽,所述压头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接环,压接环外侧固定连接有装配框,所述螺纹柱左部外侧旋接有装配柱,装配柱左端固定连接有暗框,暗框上下两端开设有与过线槽,所述装配框内侧左部安装有低压控制板,低压控制板右侧自上而下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电路检测模块,所述低压控制板左侧下部安装有电池座,电池座内侧安装有电池,所述装配框内侧右部安装有触摸屏,所述装配框右侧壁开设有与触摸屏配合的开口,所述装配框外侧右部卡接有防护壳,防护壳右侧壁开设有与触摸屏配合的开口,所述防护壳内侧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限位条,所述装配框外侧右部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条配合的限位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断板内侧边缘处设置有与卡接柱配合的卡接套,卡接套内侧开设有与橡胶环配合的凹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内侧开设有前后对称的安装槽,安装槽远离装配框一侧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装配销,装配销外侧安装有装配套,两个所述装配套之间过设置的弯曲金属片连接有凸起金属片,所述装配框侧壁开设有与与凸起金属片配合的卡接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配框内侧开设有与压头配合的通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火线接电模块与家用火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火线接电模块和继电模块均与高压供电板电性连接,所述继电模块为六路继电模块,所述接电头分别与继电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触摸屏、无线通讯模块、电池座、高压供电板和电路检测模块均与低压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无线串口模块,所述电路检测模块包括电压互感模块和电流互感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为ARM处理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智能开关多不仅可以通过手动进行控制,同样可以远程控制,使用方便;高压供电线路与低压控制线路分隔设置,防止使用开关时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开关装配方便,拆解快捷,方便后期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C处右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壳1、隔断板2、卡接柱3、电池4、火线接电模块5、装配柱6、高压供电板7、继电模块8、暗框9、紧固螺栓10、接电头11、挡板12、装配框13、限位条14、控制模块15、触摸屏16、低压控制板17、无线通讯模块18、电池座19、电路检测模块20、防护壳21、限位座22、耐磨套23、金属包围24、凸起金属片25、装配销26、装配套27、弯曲金属片28、橡胶环29、卡接套30、限位凸缘31、压接环32、压头33、螺纹柱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内侧左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卡接柱3,卡接柱3右端套设有橡胶环29,所述卡接柱3外侧安装有隔断板2,所述卡接柱3外侧左部安装有高压供电板17,高压供电板17右侧下部安装有火线接电模块5,所述高压供电板17右侧上部安装有继电模块8,继电模块8顶端安装有接电头11,接电头11顶端内侧设置有接电孔,所述接电头11左侧上部旋接有紧固螺栓10,所述底壳1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接电头11配合的挡板12,所述底壳1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装配头,装配头内侧安装有耐磨套23,耐磨套23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柱34,螺纹柱34外侧中部设置有限位凸缘31,所述耐磨套23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凸缘31配合的滑槽,所述螺纹柱34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头33,压头33右侧开设有十字槽,所述压头33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接环32,压接环32外侧固定连接有装配框13,所述螺纹柱34左部外侧旋接有装配柱6,装配柱6左端固定连接有暗框9,暗框9上下两端开设有与过线槽,所述装配框13内侧左部安装有低压控制板17,低压控制板17右侧自上而下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控制模块15、无线通讯模块18和电路检测模块20,所述低压控制板17左侧下部安装有电池座19,电池座19内侧安装有电池4,所述装配框13内侧右部安装有触摸屏16,所述装配框13右侧壁开设有与触摸屏16配合的开口,所述装配框13外侧右部卡接有防护壳21,防护壳21右侧壁开设有与触摸屏16配合的开口,所述防护壳21内侧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限位条14,所述装配框13外侧右部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条14配合的限位座22。所述隔断板2内侧边缘处设置有与卡接柱3配合的卡接套30,卡接套30内侧开设有与橡胶环29配合的凹槽。所述防护壳21内侧开设有前后对称的安装槽,安装槽远离装配框13一侧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装配销26,装配销26外侧安装有装配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内侧左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卡接柱(3),卡接柱(3)右端套设有橡胶环(29),所述卡接柱(3)外侧安装有隔断板(2),所述卡接柱(3)外侧左部安装有高压供电板(7),高压供电板(7)右侧下部安装有火线接电模块(5),所述高压供电板(7)右侧上部安装有继电模块(8),继电模块(8)顶端安装有接电头(11),接电头(11)顶端内侧设置有接电孔,所述接电头(11)左侧上部旋接有紧固螺栓(10),所述底壳(1)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接电头(11)配合的挡板(12),所述底壳(1)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装配头,装配头内侧安装有耐磨套(23),耐磨套(23)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柱(34),螺纹柱(34)外侧中部设置有限位凸缘(31),所述耐磨套(23)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凸缘(31)配合的滑槽,所述螺纹柱(34)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头(33),压头(33)右侧开设有十字槽,所述压头(33)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接环(32),压接环(32)外侧固定连接有装配框(13),所述螺纹柱(34)左部外侧旋接有装配柱(6),装配柱(6)左端固定连接有暗框(9),暗框(9)上下两端开设有与过线槽,所述装配框(13)内侧左部安装有低压控制板(17),低压控制板(17)右侧自上而下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控制模块(15)、无线通讯模块(18)和电路检测模块(20),所述低压控制板(17)左侧下部安装有电池座(19),电池座(19)内侧安装有电池(4),所述装配框(13)内侧右部安装有触摸屏(16),所述装配框(13)右侧壁开设有与触摸屏(16)配合的开口,所述装配框(13)外侧右部卡接有防护壳(21),防护壳(21)右侧壁开设有与触摸屏(16)配合的开口,所述防护壳(21)内侧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限位条(14),所述装配框(13)外侧右部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条(14)配合的限位座(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全无线控制开关,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内侧左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卡接柱(3),卡接柱(3)右端套设有橡胶环(29),所述卡接柱(3)外侧安装有隔断板(2),所述卡接柱(3)外侧左部安装有高压供电板(7),高压供电板(7)右侧下部安装有火线接电模块(5),所述高压供电板(7)右侧上部安装有继电模块(8),继电模块(8)顶端安装有接电头(11),接电头(11)顶端内侧设置有接电孔,所述接电头(11)左侧上部旋接有紧固螺栓(10),所述底壳(1)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接电头(11)配合的挡板(12),所述底壳(1)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装配头,装配头内侧安装有耐磨套(23),耐磨套(23)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柱(34),螺纹柱(34)外侧中部设置有限位凸缘(31),所述耐磨套(23)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凸缘(31)配合的滑槽,所述螺纹柱(34)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头(33),压头(33)右侧开设有十字槽,所述压头(33)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接环(32),压接环(32)外侧固定连接有装配框(13),所述螺纹柱(34)左部外侧旋接有装配柱(6),装配柱(6)左端固定连接有暗框(9),暗框(9)上下两端开设有与过线槽,所述装配框(13)内侧左部安装有低压控制板(17),低压控制板(17)右侧自上而下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控制模块(15)、无线通讯模块(18)和电路检测模块(20),所述低压控制板(17)左侧下部安装有电池座(19),电池座(19)内侧安装有电池(4),所述装配框(13)内侧右部安装有触摸屏(16),所述装配框(13)右侧壁开设有与触摸屏(16)配合的开口,所述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生运马云霞王名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运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