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826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器,还包括CCD相机、LCD显示器、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所述CCD相机通过视频解码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所述LCD显示器、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均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还包括时钟及看门狗电路,该时钟及看门狗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二处理器,还包括秘钥装置、DDR内存、非易失性内存、NOR/NAND闪存和NFC芯片,所述秘钥装置、DDR内存、非易失性内存、NOR/NAND闪存和NFC芯片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所述NFC芯片连接有天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利用动态近场通信及二维码作为票卡介质,实现了新型的支付方式,提升了支付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票务支付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支付作为新兴的小额支付方式,获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其支付应用的覆盖范围在不断增大。目前互联网支付功能除了典型的网络购物应用外,正在逐步向金融、交通、生活服务等方面发展。从目前其他行业的应用情况来看,互联网支付与传统消费行业的结合对于双方都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公共出行领域,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方便快捷、运载效率较高的公共交通工具,能大幅度提升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目前,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已基本实现了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覆盖。随着互联网支付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支付技术不仅普遍应用于日常支付消费领域,同时也逐步向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支付技术应用在轨道交通行业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智能支付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主要应用有以下两个场景:场景一,互联网电子支付购买地铁单程票,主要形式有“线上购买、线下取票”、现场购票时利用互联网电子支付代替现金支付;场景二,智能支付直接过闸。轨道交通高峰时段车站客流量大,秩序不易维持,上述场景二中的智能支付直接过闸的方式将能够显著提升客流移动速度、减少人员积压、减小交通压力,有效地减少了乘客在自动售票机前的排队时间,节约乘客时间成本,降低运营组织压力。上述支付方式令乘客出行无需携带现金即可实现购票乘车,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因此场景二中的支付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乘客对于新兴支付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有着较高的需求,乘客的需求决定了轨道交通票务系统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多样性。目前是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与信息时代相结合的阶段,外部支付环境的多样性和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为轨道交通智能支付提供了便利,智能手机通常带有NFC功能(近场通信功能),通过近场通信的方式即可与轨道交通的闸机通信以达到支付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安装手机APP能够在手机上安装相应软件,通过产生二维码来提供身份辨识信息。二维码作为一种移动支付的信息载体,在当前的移动支付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想到的是,将二维码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支付过程,将产生良好的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还不存在合适的票务支付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实现基于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轨道交通便捷支付,提供多通道的支付方式。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器,还包括CCD相机、LCD显示器、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所述CCD相机通过视频解码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所述LCD显示器、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均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还包括时钟及看门狗电路,该时钟及看门狗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二处理器,还包括秘钥装置、DDR内存、非易失性内存、NOR/NAND闪存和NFC芯片,所述秘钥装置、DDR内存、非易失性内存、NOR/NAND闪存和NFC芯片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所述NFC芯片连接有天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利用动态近场通信及二维码作为票卡介质,实现了新型的支付方式,提升了支付的便利性。相对传统票务终端而言,本技术方案易于实现票卡交易流程的标准化,解决AFC系统升级和更新困难的问题;通过硬件装置实现对票卡处理这一核心业务的封装和固化,实现票卡交易流程的统一管理和维护,确保不同线路AFC系统对核心业务处理的一致性,保证轨道交通技术规范的严格执行;降低因票卡处理程序更新带来的维护成本;提高业务处理速度,保证交易处理的完整性;提供交易记录的日志文件对交易数据进行审计,保证交易数据的安全。通过利用动态二维码作为票卡介质,实现了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尤其为未设置NFC组件的移动设备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的支付方式。优选地:还包括电源及复位电路,所述电源及复位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串行通讯接口和10M/100M以太网接口,所述串行通讯接口和10M/100M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器,还包括CCD相机、LCD显示器、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所述CCD相机通过视频解码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所述LCD显示器、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均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还包括时钟及看门狗电路,该时钟及看门狗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二处理器,还包括秘钥装置、DDR内存、非易失性内存、NOR/NAND闪存和NFC芯片,所述秘钥装置、DDR内存、非易失性内存、NOR/NAND闪存和NFC芯片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所述NFC芯片连接有天线。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及复位电路,所述电源及复位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串行通讯接口和10M/100M以太网接口,所述串行通讯接口和10M/100M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选取为32位嵌入式处理CPU,型号为Cortex-A8处理器。本实施例中,NFC芯片选用NXP公司的RC632芯片,该芯片支持13.56MHz频段的ISO/IEC14443TYPEA/B标准和ISO15693标准,射频载波频率为13.56MHz±7KHz。NXP的RC632芯片应用了一种特别的调制解调概念,这种技术可以改变射频信号的振幅,能够识别基于RFID的各种智能卡、标识和标签,并支持IS014443和IS015693标准。其设计与NXP公司的RC531、RC500以及复旦微电子的FM1702管脚到管脚兼容。RC632的主要特点为:高集成度模拟电路用于IC卡应答信号的解调和解码;缓冲输出驱动器使用最少数目的外部元件连接到天线;支持IS014443A、IS014443B、IS015693的RFID卡;支持波特率高达424kHz的非接触通信;接口多种多样,方便接入CPU系统;近距离操作(可达100mm);带低功耗的硬件复位,可软件实现掉电模式;64byte发送和接收FIFO缓冲区。本智能票卡处理终端的操作频率是13.56MHz,这个频率由方波振荡器产生,包含有很多高次谐波。为了达到合格的EMC标准,高次谐波必须被滤除。除了设计多层线路板改善EMC外,还必须在使用低通滤波器。本智能票卡处理终端选用外置天线,通过精心设置天线的形状和大小,使之在符合安装要求的基础上,有着良好的性能,选择天线合适的品质因数Q、精确实现天线的阻抗匹配,可确保读写器和车票(包括线网系统中正在使用的票卡和在建线路采购的票卡)具有良好匹配的天线品质因素。天线采用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同轴电缆与处理终端相连,接口为SMA接口。两个天线可独立工作,也可同时工作,也可在两个天线之间切换工作。处理终端有效读写范围为卡式0-80mm(车票与天线平面距离),在设备表面读写范围为卡式0-60mm(车票与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处理器,还包括CCD相机、LCD显示器、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所述CCD相机通过视频解码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所述LCD显示器、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均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还包括时钟及看门狗电路,该时钟及看门狗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二处理器,还包括秘钥装置、DDR内存、非易失性内存、NOR/NAND闪存和NFC芯片,所述秘钥装置、DDR内存、非易失性内存、NOR/NAND闪存和NFC芯片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所述NFC芯片连接有天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智能票务支付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处理器,还包括CCD相机、LCD显示器、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所述CCD相机通过视频解码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所述LCD显示器、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均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还包括时钟及看门狗电路,该时钟及看门狗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二处理器,还包括秘钥装置、DDR内存、非易失性内存、NOR/NAN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韩雪松董淳张冬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机房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