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499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4:50
一种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包括车载收费单元、乘客端的移动通信设备和数据管理单元;车载收费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产生无线信号的无线信号装置,无线信号装置连接于中央处理器以进行数据传输;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信号装置与车载收费单元建立连接,读取公交车身份识别码,并将身份识别码通过互联网传输至数据管理单元;数据管理单元通过互联网与移动通信设备建立连接,接收公交车身份识别码,并将公交车身份识别码与存储的公交车身份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并将校验支付信息返回至移动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通过互联网接收校验支付信息,以供乘客执行相应的操作;相应的操作包括校验成功时进行车费支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
本技术涉及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公交车收费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人工收费、刷公交卡收费和二维码收费。以上三种收费方式都需要售票员走近乘客或者乘客走近刷卡机、走近二维码才能完成,所以在上班高峰期时经常出现因为车厢拥挤乘客无法接近付费处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近距离无线传输信号的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以为近距离无线传输收费提供硬件基础。本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包括车载收费单元、乘客端的移动通信设备和数据管理单元;其中,所述车载收费单元设置于公交车上,包括中央处理器、可产生无线信号的无线信号装置以及可接入互联网的通信单元,所述无线信号装置和所述通信单元均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所述无线信号装置与所述车载收费单元建立连接;所述数据管理单元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建立连接。本技术上述方案提供的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为实现乘客不必接近售票装置而支付车费提供了硬件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智能手机作为移动通信设备的一种,在当今社会被广泛使用。绝大多数智能手机都集成了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功能和蓝牙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蓝牙信号、WIFI信号等无线信号的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以使乘客可以通过连接所要乘坐的公交车的无线信号实现车费支付,参考图1,该收费系统包括车载收费单元、乘客端的移动通信设备和数据管理单元;其中,所述车载收费单元设置于公交车上,包括中央处理器、可产生无线信号的无线信号装置以及可接入互联网的通信单元,所述无线信号装置和所述通信单元均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所述无线信号装置与所述车载收费单元建立连接,以读取公交车身份识别码,并将所述公交车身份识别码通过互联网传输至所述数据管理单元;所述数据管理单元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建立连接,接收所述公交车身份识别码,并将所述公交车身份识别码与存储的公交车身份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并将校验支付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通信设备;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过互联网接收所述校验支付信息,以供乘客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相应的操作包括校验成功时进行车费支付。所述无线信号装置可以是WIFI装置,也可以是蓝牙装置或其它可以产生无线信号的装置。本技术上述提供的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的一种应用场景例如是:乘客准备上车时通过其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例如手机搜索公交车的无线信号例如WIFI信号(例如名为“902路”的WIFI信号名称)并连接,连接成功时手机端获得该公交车的身份识别码。此处公交车身份识别码例如可以是对应于每辆公交车的一个唯一编码,也可以是每辆公交车上WIFI装置的MAC地址,也可以是中央处理器所用芯片的UID,也可以是公交车的车牌号,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所生成的编码,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当手机端连接上公交车的WIFI后,乘客可通过打开相应的手机APP或相应的微信小程序而与所述数据管理单元建立连接,进行通信以将当前读取的公交车身份识别码传输至数据管理单元,并与存储在数据管理单元中的公交车身份数据进行比对校验,然后将校验支付信息返回至乘客手机端,手机端通过互联网接收校验支付信息。校验支付信息包括两种情况:1、比对成功形成正确的支付信息;2、比对不成功而无法支付的提示信息。比对成功时,乘客即可进行支付;比对不成功,则乘客可重新连接正确的WIFI信号。在无线信号装置为蓝牙装置的实施例中,乘客用手机搜索所要乘坐的公交车的蓝牙信号并建立连接,此时获取到该公交车的身份识别码,并通过互联网传输至数据管理单元,所述数据管理单元将收到的公交车身份识别码与预先存储的公交车身份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并形成校验支付信息。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信号装置是一带蓝牙功能的无线路由器,乘客的手机既可以通过其蓝牙信号建立连接,也可以通过其WIFI信号建立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手机APP或相应的微信小程序与所述数据管理单元建立连接并进行通信、将手机获取到的公交车身份识别码与数据管理单元存储的公交车身份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并生成支付信息等各部分功能的实现均可采用现有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通信单元可采用GSM通信、GPRS通信、NB-IoT或其它通信方式例如4G/5G通信等;乘客端的移动通信设备除了前述提到的手机以外,还可以是其它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还可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显示模块、语音模块、二维码支付模块和/或IC卡支付模块,其中,显示模块用于以显示屏显示的方式提示乘务人员当前乘客的支付情况;语音模块用于以语音播报的方式提示乘务人员当前乘客的支付情况;二维码支付模块用于供乘客进行扫码支付;IC卡支付模块用于供乘客进行刷卡支付。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单元可通过互联网接收乘客的付款信息并通过中央处理器在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或从语音模块播报,以便于司机进行乘客付费监督。总之,本技术提供的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可将每个乘客的乘车信息数据化,易于建立乘客乘车信息的大数据,可为公交部门合理调配运力、优化路线等提供数据支持。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收费单元、乘客端的移动通信设备和数据管理单元;其中,所述车载收费单元设置于公交车上,包括中央处理器、可产生无线信号的无线信号装置以及可接入互联网的通信单元,所述无线信号装置和所述通信单元均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所述无线信号装置与所述车载收费单元建立连接;所述数据管理单元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建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0 CN 20182108756431.一种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收费单元、乘客端的移动通信设备和数据管理单元;其中,所述车载收费单元设置于公交车上,包括中央处理器、可产生无线信号的无线信号装置以及可接入互联网的通信单元,所述无线信号装置和所述通信单元均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所述无线信号装置与所述车载收费单元建立连接;所述数据管理单元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建立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为GSM通信单元、GPRS通信单元、NB-IoT通信单元、4G通信单元或5G通信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无线收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显示模块,用于以显示屏显示的方式提示乘务人员当前乘客的支付情况。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穗富园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