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26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首尾连接的若干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外壁设有连接主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处且绕管壁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所述连接主体包括安装槽、弹簧以及活动块;所述连接部设有通孔;所述活动块穿射于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连接主体与连接部的卡接来解决排水管道的密封圈固定和漏水问题,操作简单方便,破损也容易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铺设给排水管道,目前相邻给排水管道之间的密封主要依靠嵌设在相邻两根给排水管道之间的“O”型圈来实现密封,但是由于“O”型圈与给排水管道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即“O”型圈的两个外侧壁一般与给排水管道的端部相抵,这样一来,在给排水管道长期使用过程中使得“O”型圈出现老化现象或“O”型圈出现偏位时,相邻的给排水管道之间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目前专利号CN207406947U公开了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的技术专利,其包括首尾连接的若干个管道主体,每根管道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管道接头,管道主体的尾部套装有橡胶环,橡胶环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在管道主体中的第一环形折弯,橡胶环的另一端设置有包覆在管道主体外部的第二环形折弯,管道接头套装在相邻管道主体的第二环形折弯的外部,第一环形折弯与管道主体相贴的壁面上设置有若干道第一环形凹槽,管道主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卡台,第二环形折弯与管道主体相贴的壁面上设置有若干道第二环形凹槽,管道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卡台。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在震动较大的环境下,管体容易受到左右震动挤压,安装在管体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处的橡胶块在震动时会松动,容易使管内的水漏出。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通过弹簧伸缩的原理来解决排水管道的密封圈固定和漏水问题,操作简单方便,破损也容易更换。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首尾连接的若干管道主体和密封圈,所述管道主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外壁设有连接主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处且绕管壁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所述连接主体包括安装槽、弹簧以及活动块;所述安装槽沿第一管道径向固定于第一管道外壁,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沿安装槽轴向设置,所述活动块上端面高于安装槽的上部端口,且所述活动块可在安装槽内上下移动;所述连接部设有通孔;所述活动块穿过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管道内置于第二管道的过程中,首先位于第一管道外壁的连接主体中的活动块需要人工按压使第一管道能够在开始时进入连接部,此时,活动块受到阻力,使弹簧压缩,活动块向下移向安装槽的底部,活动块上端面抵触于连接部,且在进入过程中活动块一直滑行移动于连接部,当活动块到达连接部开有的通孔处时,由于活动块没有了阻力,加上之前积蓄的弹性势能,活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沿安装槽长度方向移动,并穿过通孔,起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固定连接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道内壁设有限位环,所述第一管道的端面紧密抵触于限位环的一侧端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管道端面与限位环紧密抵触,确保没有渗漏。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固定连接于第一管道的一个端面,且所述密封圈紧密抵触于限位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原先第一管道的端面就与限位环紧密相抵,在两者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在第一管道的端面固定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势必会受到挤压,这样设置更加保证了管道之间的密封性,不会造成漏水的现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与第二管道的内壁紧密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弧形抵触的部分紧密贴合,整个排水管就不会有出现管道滑动的问题,再用密封圈密封住,更加提高了防渗漏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道与连接部连接处的端面固定设有密封圈二;所述密封圈二与安装槽的一个侧面相抵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对第二管道的端面处进行密封性加固,二次密封使整个装置的防漏水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连接主体和连接部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连接主体;31、安装槽;32、弹簧;33、活动块;4、连接部;41、通孔;5、限位环;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若干管道主体,若干管道主体由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组成,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依次首尾连接。两管道的连接部4位,需要做到第一管道1的外壁与第二管道2的内壁紧密贴合。如图2所示,第一管道1外壁设有四组连接主体3,四组连接主体3均匀的分布于第一管道1外壁;每组连接主体3由安装槽31、弹簧32以及带底板(未在附图中标识)的活动块33构成;安装槽31竖直固定连接于第一管道1外壁,安装槽3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弹簧32的一端;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块33下方的底板;安装槽31的上端面向内延伸出限位台(未在附图中标识),活动块33的底板卡接于安装槽31内;限位台的设置正好阻碍活动块33的底板滑出限位台,从而防止活动块33从安装槽31中完全脱离;活动块33上端面高于安装槽31的上部端口,且活动块33可在安装槽31内上下移动;连接部4设有通孔41;连接主体3穿射于通孔41。位于第二管道2的端部处且绕管壁方向设有连接部4,连接部4为环形片,连接部4上也相应地设置了四个通孔41,每组连接主体3穿射于一个通孔41。除此之外,绕第二管道2内壁设有限位环5,第一管道1的端面紧密抵触于限位环5的一侧端面,位于限位环5与第一管道1端面紧密抵触的部位之间设有密封圈6,该密封圈6固定设置于第一管道1的端面上。当第一管道1内置于第二管道2的过程中,首先位于第一管道1外壁的连接主体3中的活动块33需要人工按压使第一管道1能够在开始时进入连接部4,此时,活动块33受到阻力,使弹簧32压缩,活动块33的底板向下移向安装槽31的底部,底板的好处可以防止水进入安装槽31内,使弹簧32生锈,而且有了底板,活动块33不会脱离安装槽31;活动块33上端面抵触于连接部4,且在进入过程中活动块33一直滑行移动于连接部4,当活动块33到达连接部4开有的通孔41处时,由于活动块33没有了阻力,加上之前积蓄的弹性势能,活动块33在弹簧32的作用下沿安装槽31长度方向移动,并穿过通孔41,使第一管道1不能再往第二管道2内部移动。此时,当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互相抵触的部分紧密贴合,整个连接后的管道就不会有出现管道滑动的问题,而且,第一管道1进入第二管道2的那个端面正好与第二管道2内部的限位环5紧密相抵,位于该端面与限位环5之间的密封圈6则起到防止水渗漏的作用,确保了管体与管体之间的封闭性。另外,第二管道2与连接部4连接处的端面固定设有密封圈二(未在附图中标识);所述密封圈二与安装槽31的一个侧面相抵紧,起到二次密封的效果,使管道内部的水会渗漏到管外的可能性变得更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首尾连接的若干管道主体和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包括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1)外壁设有连接主体(3);位于所述第二管道(2)的端部处且绕管壁设有连接部(4);所述连接主体(3)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4);所述连接主体(3)包括安装槽(31)、弹簧(32)以及活动块(33);所述安装槽(31)沿第一管道(1)径向固定于第一管道(1)外壁,所述安装槽(3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弹簧(32)的一端;所述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块(33);所述活动块(33)沿安装槽(31)轴向设置,所述活动块(33)上端面高于安装槽(31)的上部端口,且所述活动块(33)可在安装槽(31)内上下移动;所述连接部(4)设有通孔(41);所述活动块(33)穿过通孔(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首尾连接的若干管道主体和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包括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1)外壁设有连接主体(3);位于所述第二管道(2)的端部处且绕管壁设有连接部(4);所述连接主体(3)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4);所述连接主体(3)包括安装槽(31)、弹簧(32)以及活动块(33);所述安装槽(31)沿第一管道(1)径向固定于第一管道(1)外壁,所述安装槽(3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弹簧(32)的一端;所述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块(33);所述活动块(33)沿安装槽(31)轴向设置,所述活动块(33)上端面高于安装槽(31)的上部端口,且所述活动块(33)可在安装槽(31)内上下移动;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杰华周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