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华月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的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12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减震的水泵,包括减震装置、调节装置、水泵,减震装置的顶部连接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顶部连接有水泵,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密封套筒,且两个密封套筒内均设置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的外侧壁与密封套筒的内侧壁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混流泵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剧烈震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套筒内部的密封活塞对液压油向密封缸内挤压,然后配合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进行配合,从而对水泵运行时所产生的剧烈震动进行减震处理,降低了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避免了剧烈震动致使水泵内部的零部件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的水泵
本技术涉及水泵
,具体为一种减震的水泵。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由于混流泵的叶轮形状介于离心泵叶轮和轴流泵叶轮之间,混流泵的工作原理既有离心力又有升力,靠两者的综合作用,水则以与轴组成一定角度流出叶轮,通过蜗壳室和管路把水提向高处,因此,混流泵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导致混流泵因剧烈震动产生很大的噪声,从而污染了环境,同时,剧烈的震动容易致使混流泵内部的结构部件出现松动的现象,从而引发混流泵内部的零部件之间出现互相磨损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混流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减震的水泵,达到对混流泵进行减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的水泵,包括减震装置、调节装置、水泵,减震装置的顶部连接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顶部连接有水泵,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密封套筒,且两个密封套筒内均设置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的外侧壁与密封套筒的内侧壁搭接,所述密封套筒的顶部连接有机械密封盒,所述密封活塞的顶部连接有受力杆,且受力杆的顶部依次贯穿机械密封盒的顶部和安装箱的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安装箱内壁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密封缸,且两个密封缸位于两个密封套筒相对的一侧,所述密封缸内连接有密封顶块,所述密封缸内设置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缸内壁的顶部和密封顶块的顶部连接,所述密封套筒与密封缸相对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密封套筒与密封缸内均填充有液压油,两个所述受力杆的顶部分别与受力板底部的两侧连接,所述安装箱两侧的底部均连接有连接耳。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块的底部连接,且两个支撑块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滑槽。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安装板的两侧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均连接有螺纹块,且两个螺纹块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贯穿安装板的底部并通过轴承与连接板的顶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连接有调节块,且调节块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套。优选的,所述受力板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部连接,且安装板的顶部与水泵的底部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的水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于对水泵进行改进,当水泵处于运行状态时,受力板所受到的震动对受力杆进行挤压,使密封套筒内部的密封活塞对液压油向密封缸内挤压,然后配合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进行配合,从而对水泵运行时所产生的剧烈震动进行减震处理,降低了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避免了剧烈震动致使水泵内部的零部件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由于对水泵进行改进,通过转动调节块使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安装板通过螺纹杆的转动进行上下调节,而且通过滑槽和滑块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安装板保持直线上下移动,从而使水泵能够根据水管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调整,避免了由于水管高度与水泵接管口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而导致无法安装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水泵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减震装置的正面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调节装置的正面剖示图。图中:1减震装置、11安装箱、12密封套筒、13密封活塞、14机械密封盒、15受力杆、16密封缸、17密封顶块、18缓冲弹簧、19连接管、110液压油、111受力板、112、连接耳、2调节装置、21连接板、22支撑块、23滑槽、24滑块、25安装板、26螺纹块、27螺纹杆、28调节块、3水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的水泵,包括减震装置1、调节装置2、水泵3,减震装置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2,调节装置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3,减震装置1包括安装箱11,安装箱11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密封套筒12,且两个密封套筒12内均套接有密封活塞13,密封活塞13的外侧壁与密封套筒12的内侧壁搭接,密封套筒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械密封盒14,密封活塞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受力杆15,且受力杆15的顶部依次贯穿机械密封盒14的顶部和安装箱11的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安装箱1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缸16,且两个密封缸16位于两个密封套筒12相对的一侧,密封缸16内滑动连接有密封顶块17,密封缸16内套接有缓冲弹簧18,且缓冲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缸16内壁的顶部和密封顶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密封套筒12与密封缸16相对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9连通,密封套筒12与密封缸16内均填充有液压油110,两个受力杆15的顶部分别与受力板111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安装箱1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112,调节装置2包括连接板21,连接板21顶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块22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块2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23,滑槽2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4,且两个滑块24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安装板25的两侧固定连接,安装板2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26,且两个螺纹块26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7,螺纹杆27的底部贯穿安装板25的底部并通过轴承与连接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螺纹杆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28,受力板111的顶部与连接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安装板25的顶部与水泵3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调节块28使螺纹杆27进行转动,从而使安装板25通过螺纹杆27的转动进行上下调节,而且通过滑槽23和滑块24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安装板25保持直线上下移动,从而使水泵3能够根据水管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调整,避免了由于水管高度与水泵3接管口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而导致无法安装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水泵3的安装效率,本技术由于对水泵3进行改进,当水泵3处于运行状态时,受力板111所受到的震动对受力杆15进行挤压,使密封套筒12内部的密封活塞13对液压油110向密封缸16内挤压,然后配合缓冲弹簧18的弹性作用力进行配合,从而对水泵3运行时所产生的剧烈震动进行减震处理,降低了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避免了剧烈震动致使水泵3内部的零部件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水泵3的使用寿命。当水泵3处于运行状态时,受力板111所受到的震动对受力杆15进行挤压,使密封套筒12内部的密封活塞13对液压油110向密封缸16内挤压,然后配合缓冲弹簧18的弹性作用力进行配合,从而对水泵3运行时所产生的剧烈震动进行减震处理。综上可得:本技术由于对水泵3进行改进,通过转动调节块28使螺纹杆27进行转动,从而使安装板25通过螺纹杆27的转动进行上下调节,而且通过滑槽23和滑块24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安装板25保持直线上下移动,从而使水泵3能够根据水管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调整,避免了由于水管高度与水泵3接管口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的水泵,包括减震装置(1)、调节装置(2)、水泵(3),减震装置(1)的顶部连接有调节装置(2),调节装置(2)的顶部连接有水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1)包括安装箱(11),所述安装箱(11)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密封套筒(12),且两个密封套筒(12)内均设置有密封活塞(13),所述密封活塞(13)的外侧壁与密封套筒(12)的内侧壁搭接,所述密封套筒(12)的顶部连接有机械密封盒(14),所述密封活塞(13)的顶部连接有受力杆(15),且受力杆(15)的顶部依次贯穿机械密封盒(14)的顶部和安装箱(11)的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安装箱(11)内壁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密封缸(16),且两个密封缸(16)位于两个密封套筒(12)相对的一侧,所述密封缸(16)内连接有密封顶块(17),所述密封缸(16)内设置有缓冲弹簧(18),且缓冲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缸(16)内壁的顶部和密封顶块(17)的顶部连接,所述密封套筒(12)与密封缸(16)相对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9)连通,所述密封套筒(12)与密封缸(16)内均填充有液压油(110),两个所述受力杆(15)的顶部分别与受力板(111)底部的两侧连接,所述安装箱(11)两侧的底部均连接有连接耳(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的水泵,包括减震装置(1)、调节装置(2)、水泵(3),减震装置(1)的顶部连接有调节装置(2),调节装置(2)的顶部连接有水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1)包括安装箱(11),所述安装箱(11)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密封套筒(12),且两个密封套筒(12)内均设置有密封活塞(13),所述密封活塞(13)的外侧壁与密封套筒(12)的内侧壁搭接,所述密封套筒(12)的顶部连接有机械密封盒(14),所述密封活塞(13)的顶部连接有受力杆(15),且受力杆(15)的顶部依次贯穿机械密封盒(14)的顶部和安装箱(11)的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安装箱(11)内壁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密封缸(16),且两个密封缸(16)位于两个密封套筒(12)相对的一侧,所述密封缸(16)内连接有密封顶块(17),所述密封缸(16)内设置有缓冲弹簧(18),且缓冲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缸(16)内壁的顶部和密封顶块(17)的顶部连接,所述密封套筒(12)与密封缸(16)相对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9)连通,所述密封套筒(12)与密封缸(16)内均填充有液压油(110),两个所述受力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月任建成杨红义何子通仇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孙华月任建成杨红义何子通仇学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