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双腔多用输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11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双腔多用输水机构,属于民用输水机械领域;其包括传动轴Ⅱ、传动架、轴承Ⅰ、传动轴Ⅰ、进水腔、球头万向节、活塞杆、活塞、进水口、电机、凸缘联轴器、箱体、出水口、输水通道、出水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运用了活塞往复运动形成压差的原理实现吸水和压水,同时配合单向阀控制液体流向实现在不同环境下高压输水工作,满足实际生活生产的需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输水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双腔多用输水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双腔多用输水机构,属于民用输水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降雨量少,地理环境干旱,北方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严峻生活坏境,在北方大多数地区都采用水井来生活和农业灌溉,然而近些年由于森林的砍伐与生态坏境的破坏使得水资源流失严重,地面蓄水能力减弱,水井的深度不断的增加,给居民们抽取生活用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次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降水量大,湖泊众多,所以当雨季来临时常会发生水位超过警戒线甚至决堤的情况,给紧急抢险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在已有的水泵机构,是利用离心原理和大气压强差来工作的,通过叶轮高速旋转,带动液体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液体排出后,在叶片中心处形成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又经吸入管流入泵内,而且水泵都是外接一根水管来实现抽水,这样一来就使得水泵的工作效率大大下降,而水井深度不断增加,这使得原有的旧式水泵不再能够满足工作环境的要求,况且现有的水泵也不能深入到水下作业,只能在地面上通过外部供电的方式维持工作,因此一种高压双腔多用输水机构的技术就显得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水泵扬程小、效率低且不能深入到水下作业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不同于原水泵技术原理的高压双腔多用输水机构,该输水机构扬程更大,效率更高,能在复杂环境下工作。本技术装置包括传动轴Ⅱ、传动架、轴承Ⅰ、传动轴Ⅰ、进水腔、球头万向节、活塞杆、活塞、进水口、电机、凸缘联轴器、箱体、出水口、输水通道、出水腔;箱体为中空密封箱,箱体下部设置有进水腔和出水腔,电机固定在箱体内上部,电机输出轴通过凸缘联轴器与传动轴Ⅰ上端的短轴连接,传动轴Ⅰ下端的长轴通过两个轴承Ⅱ设置在传动架内,传动轴Ⅱ设置在传动架底部,且其与传动轴Ⅰ的长轴通过键连接,传动轴Ⅱ底部的轴与轴承Ⅰ固连,轴承Ⅰ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箱体内,并位于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传动架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球头万向节,活塞杆一端与球头万向节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活塞连接,2个活塞分别设置在进水腔和出水腔内并与其紧密配合,进水腔上开有进水口,出水腔上开有出水口,单向阀Ⅱ设置在出水口上,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通过输水通道连通,输水通道内设置有单向阀Ⅰ,进水口上设置有单向阀Ⅲ,电机与电源连接。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密封胶圈,密封胶圈与进水腔或出水腔内壁紧密配合。所述传动架、球头万向节、活塞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电机与电源连接的电线设置在中空管中,中空管通过绳盖密封固定在箱体上,中空管可以是柔软的管子,用于防水。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单向阀Ⅰ只允许水从进水腔流入出水腔,单向阀Ⅱ只允许水从出水腔内流向箱体外,单向阀Ⅲ只允许水从箱体为流入进水腔内。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电机启动后,通过凸缘联轴器带动传动轴Ⅰ旋转,传动轴Ⅰ和传动轴Ⅱ的旋转运动使传动架的两个支出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做上下摆动(因此传动架和活塞杆用球头万向节连接),上下摆动的传动架的支出架就能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做上下往复运动;当进水腔内的活塞向上运动时(同时出水腔中的活塞在向下运动),腔内和外部形成压力差,从而把外部的水通过装有单向阀Ⅲ的进水口吸进进水腔中(同时出水腔中的水通过装有单向阀Ⅱ的出水口被压出去),当进水腔中的活塞向下运动时(同时出水腔中的活塞在向上运动),进水腔的水通过装有单向阀Ⅰ的输水通道被压入(吸入)出水腔内,如此往复就能通过出水口外接的水管持续的把水输送到地面。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1)可以在复杂环境及深井中完成输水工作,成本低廉,适合家用;(2)高压双腔输水装置运用了活塞往复运动形成压差的原理,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实用性好;(3)扬程大,效率高,节省劳动时间。本技术装置实现两腔的活塞作往复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吸水和压水,同时配合单向阀控制液体流向实现在不同环境(如深井、浅滩、水库等)下高压输水工作,满足实际生活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动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传动轴Ⅰ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传动轴Ⅱ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传动轴Ⅱ结构示意图;图7为传动架和传动轴Ⅰ、传动轴Ⅱ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活塞杆和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球头万向节结构示意图;图10为绳盖和中空管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传动轴Ⅱ,2-传动架,3-轴承Ⅰ,4-传动轴Ⅰ,5-进水腔,6-球头万向节,7-活塞杆,8-单向阀Ⅰ,9-活塞,10-进水口,11-电机,12-凸缘联轴器,13-箱体,14-螺钉,15-单向阀Ⅱ,16-单向阀Ⅲ,17-出水口,18-输水通道,19-密封胶圈,20-出水腔,21-轴承座,22-短轴,23-长轴,24-支出架,25-基座,26-轴承Ⅱ,27-通孔,28-传动轴Ⅱ的轴,29-孔,30-中空管,31-绳盖,32-电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实施例1:如图1-9所示,本高压双腔输水装置包括传动轴Ⅱ1、传动架2、轴承Ⅰ3、传动轴Ⅰ4、进水腔5、球头万向节6、活塞杆7、活塞9、进水口10、电机11、凸缘联轴器12、箱体13、出水口17、输水通道18、出水腔20;箱体13为中空密封箱,箱体13下部设置有进水腔5和出水腔20,电机11通过螺钉14固定在箱体13内上部,电机11输出轴通过凸缘联轴器12与传动轴Ⅰ4上端的短轴22连接,传动架2包括2个支出架24和基座25,2个支出架对称固定在基座上部,基座中心处开有通孔27,传动轴Ⅰ4下端的长轴23通过两个轴承Ⅱ26设置在基座25的通孔27内(长轴23与轴承Ⅱ26内环固连,轴承Ⅱ26的外环固定在基座25的通孔27内),传动轴Ⅱ1设置在传动架2底部,且其与传动轴Ⅰ4的长轴23通过键连接,即长轴23底端设置在传动轴Ⅱ1上的孔29内并键连接,传动轴Ⅱ1的轴28与轴承Ⅰ3固连,轴承Ⅰ3通过轴承座21固定在箱体13内,并位于进水腔5和出水腔20之间;传动架2的2个支出架24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球头万向节6,活塞杆7一端与球头万向节6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活塞9连接,2个活塞9分别设置在进水腔5和出水腔20内并与其紧密配合,进水腔5上开有进水口10,出水腔20上开有出水口17,单向阀Ⅱ15设置在出水口17上,进水腔5和出水腔20之间通过输水通道18连通,输水通道18内设置有单向阀Ⅰ8,进水口10上设置有单向阀Ⅲ16,电机通过电线32与电源连接。实施例2:如图1、8、9、10所示,本实施例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活塞9上设置有密封胶圈19,密封胶圈19与进水腔5或出水腔20内壁紧密配合,传动架2、球头万向节6、活塞杆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箱体13上设置有提手,电机与电源连接的电线32设置在柔软的中空管30中,中空管30通过绳盖31密封固定在箱体13上。如图11、12所示,将本装置放置于深井或水库的水液面之下中,电机11启动后,通过凸缘联轴器12带动传动轴Ⅰ4旋转,传动轴Ⅰ4和传动轴Ⅱ1的旋转运动使传动架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双腔多用输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Ⅱ(1)、传动架(2)、轴承Ⅰ(3)、传动轴Ⅰ(4)、进水腔(5)、球头万向节(6)、活塞杆(7)、活塞(9)、进水口(10)、电机(11)、凸缘联轴器(12)、箱体(13)、出水口(17)、输水通道(18)、出水腔(20);箱体(13)为中空密封箱,箱体(13)下部设置有进水腔(5)和出水腔(20),电机(11)固定在箱体(13)内上部,电机(11)输出轴通过凸缘联轴器(12)与传动轴Ⅰ(4)上端的短轴连接,传动轴Ⅰ(4)下端的长轴通过两个轴承Ⅱ(26)设置在传动架(2)内,传动轴Ⅱ(1)设置在传动架(2)底部,且其与传动轴Ⅰ(4)的长轴通过键连接,传动轴Ⅱ(1)底部的轴与轴承Ⅰ(3)固连,轴承Ⅰ(3)通过轴承座(21)固定在箱体(13)内,并位于进水腔(5)和出水腔(20)之间;传动架(2)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球头万向节(6),活塞杆(7)一端与球头万向节(6)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活塞(9)连接,2个活塞(9)分别设置在进水腔(5)和出水腔(20)内并与其紧密配合,进水腔(5)上开有进水口(10),出水腔(20)上开有出水口(17),单向阀Ⅱ(15)设置在出水口(17)上,进水腔(5)和出水腔(20)之间通过输水通道(18)连通,输水通道(18)内设置有单向阀Ⅰ(8),进水口(10)上设置有单向阀Ⅲ(16),电机与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双腔多用输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Ⅱ(1)、传动架(2)、轴承Ⅰ(3)、传动轴Ⅰ(4)、进水腔(5)、球头万向节(6)、活塞杆(7)、活塞(9)、进水口(10)、电机(11)、凸缘联轴器(12)、箱体(13)、出水口(17)、输水通道(18)、出水腔(20);箱体(13)为中空密封箱,箱体(13)下部设置有进水腔(5)和出水腔(20),电机(11)固定在箱体(13)内上部,电机(11)输出轴通过凸缘联轴器(12)与传动轴Ⅰ(4)上端的短轴连接,传动轴Ⅰ(4)下端的长轴通过两个轴承Ⅱ(26)设置在传动架(2)内,传动轴Ⅱ(1)设置在传动架(2)底部,且其与传动轴Ⅰ(4)的长轴通过键连接,传动轴Ⅱ(1)底部的轴与轴承Ⅰ(3)固连,轴承Ⅰ(3)通过轴承座(21)固定在箱体(13)内,并位于进水腔(5)和出水腔(20)之间;传动架(2)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球头万向节(6),活塞杆(7)一端与球头万向节(6)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活塞(9)连接,2个活塞(9)分别设置在进水腔(5)和出水腔(20)内并与其紧密配合,进水腔(5)上开有进水口(10),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军吴鹏伍星普江华伞红军陈明方张鸿许堃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