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模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07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模台车,包括建筑地面、液压杆和摩擦顶,所述建筑地面的上方安装有轨道,所述车轮的上方固定有第一平板,所述双剪式升降架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螺栓,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安装有液压缸,所述双剪式升降架的上方固定有第二平板,所述斜杆的上方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前端安装有爬梯,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固定有集尘箱,所述摩擦顶的上表面开设有滑道。该钢模台车具有高度伸缩的功能,提高了其适用性,其次该钢模台车上表面设置有滑道,该装置对隧道桥梁的内表面进行打磨时,打磨落下的废土渣会落在滑道上,避免了废土渣残留在隧道桥梁的内表面与钢模台车的上表面之间,有利于钢模台车对隧道桥梁进行持续高效的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模台车
本技术涉及钢模台车设备
,具体为一种钢模台车。
技术介绍
模板台车是隧道施工中按照隧道内轮廓形状的不同、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方式的不同,模浇注隧洞内衬砌混凝土板用的一种专用机械施工设备,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的工程施工中被广泛使用,使用模板台车不仅可以避免施工干扰、提高施工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隧道内的衬砌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隧道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但是现有的钢模台车为保证其稳定性,通常不具有高度伸缩的功能,导致其适用性降低,其次一般的钢模台车上表面完全平滑,其对隧道桥梁的内表面进行打磨时,打磨落下的废土渣会一直残留在隧道桥梁的内表面与钢模台车的上表面之间,增大了钢模台车与隧道桥梁之间的摩擦力,不利于钢模台车对隧道桥梁进行持续高效的打磨,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钢模台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模台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钢模台车为保证其稳定性,通常不具有高度伸缩的功能,导致其适用性降低,其次一般的钢模台车上表面完全平滑,其对隧道桥梁的内表面进行打磨时,打磨落下的废土渣会一直残留在隧道桥梁的内表面与钢模台车的上表面之间,增大了钢模台车与隧道桥梁之间的摩擦力,不利于钢模台车对隧道桥梁进行持续高效的打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模台车,包括建筑地面、液压杆和摩擦顶,所述建筑地面的上方安装有轨道,且轨道的内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的上方固定有第一平板,且第一平板的上方安装有双剪式升降架,所述双剪式升降架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螺栓,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杆的另一端位于双剪式升降架的外侧,所述双剪式升降架的上方固定有第二平板,且第二平板的上方焊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上方设置有横杆,且横杆的上方安装有竖杆,所述横杆的前端安装有爬梯,且爬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固定有集尘箱,所述摩擦顶的上表面开设有滑道,且摩擦顶位于竖杆的外侧,所述滑道的下端设置有漏槽,所述摩擦顶的外侧设置有隧道弧面。优选的,所述轨道之间相互平行,且建筑地面通过轨道和车轮与第一平板之间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平板通过双剪式升降架与第二平板之间相连接,且双剪式升降架通过液压杆与液压缸之间构成伸缩结构,而且双剪式升降架之间关于第二平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优选的,所述横杆与竖杆之间相互垂直,且斜杆、横杆与竖杆之间均设置为焊接。优选的,所述滑道沿摩擦顶的竖直方向均匀等距分布,且滑道的倾斜角度为15º,而且滑道的下端与漏槽之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摩擦顶的外表面与隧道弧面的内表面之间相贴合,且摩擦顶的竖直中心线与隧道弧面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钢模台车具有高度伸缩的功能,提高了其适用性,其次该钢模台车上表面设置有滑道,该装置对隧道桥梁的内表面进行打磨时,打磨落下的废土渣会落在滑道上,避免了废土渣残留在隧道桥梁的内表面与钢模台车的上表面之间,有利于钢模台车对隧道桥梁进行持续高效的打磨,该钢模台车的底部采用双剪式升降架,使得该装置的高度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控制液压缸将其内部的液压油压缩进入到液压杆的内部,使得液压杆向上延伸,从而使得双剪式升降架的高度上升,该项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桥梁隧道,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该装置通过斜杆、横杆和竖杆的设置,共同构成了该装置的支撑机构,其次斜杆、横杆与竖杆之间均设置为焊接,该项设置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当摩擦顶对隧道弧面进行打磨时,隧道弧面下表面的土渣会掉落在滑道上,该装置通过滑道的设置,使得被清理的土渣能够有临时存放地,避免土渣一直残留在摩擦顶与隧道弧面之间,提高了摩擦顶对隧道弧面进行打磨的效率和打磨的质量,由于滑道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因此滑道内部的土渣灰尘能够顺着滑道滑向漏槽处,再由漏槽落在集尘箱的内部对其进行统一的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剪式升降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建筑地面;2、轨道;3、车轮;4、第一平板;5、双剪式升降架;6、活动螺栓;7、液压杆;8、液压缸;9、第二平板;10、斜杆;11、横杆;12、竖杆;13、爬梯;14、扶手;15、集尘箱;16、摩擦顶;17、滑道;18、漏槽;19、隧道弧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模台车,包括建筑地面1、液压杆7和摩擦顶16,建筑地面1的上方安装有轨道2,且轨道2的内部设置有车轮3,车轮3的上方固定有第一平板4,且第一平板4的上方安装有双剪式升降架5,轨道2之间相互平行,且建筑地面1通过轨道2和车轮3与第一平板4之间滑动连接,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轨道2平铺在建筑地面1上,该装置通过轨道2、车轮3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进行移动,双剪式升降架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螺栓6,液压杆7的一端安装有液压缸8,且液压杆7的另一端位于双剪式升降架5的外侧,双剪式升降架5的上方固定有第二平板9,且第二平板9的上方焊接有斜杆10,第一平板4通过双剪式升降架5与第二平板9之间相连接,且双剪式升降架5通过液压杆7与液压缸8之间构成伸缩结构,而且双剪式升降架5之间关于第二平板9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该装置的底部采用双剪式升降架5,使得该装置的高度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控制液压缸8将其内部的液压油压缩进入到液压杆7的内部,使得液压杆7向上延伸,从而使得双剪式升降架5的高度上升,该项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桥梁隧道,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斜杆10的上方设置有横杆11,且横杆11的上方安装有竖杆12,横杆11与竖杆12之间相互垂直,且斜杆10、横杆11与竖杆12之间均设置为焊接,该装置通过斜杆10、横杆11和竖杆12的设置,共同构成了该装置的支撑机构,其次斜杆10、横杆11与竖杆12之间均设置为焊接,该项设置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横杆11的前端安装有爬梯13,且爬梯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14,横杆11的上表面固定有集尘箱15,摩擦顶16的上表面开设有滑道17,且摩擦顶16位于竖杆12的外侧,滑道17的下端设置有漏槽18,滑道17沿摩擦顶16的竖直方向均匀等距分布,且滑道17的倾斜角度为15º,而且滑道17的下端与漏槽18之间相连接,由于滑道17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因此滑道17内部的土渣灰尘能够顺着滑道17滑向漏槽18处,再由漏槽18落在集尘箱15的内部,摩擦顶16的外侧设置有隧道弧面19,摩擦顶16的外表面与隧道弧面19的内表面之间相贴合,且摩擦顶16的竖直中心线与隧道弧面19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当车轮3沿隧道弧面19的方向进行移动时,摩擦顶16的上表面与隧道弧面19的下表面之间进行摩擦,摩擦顶16的下表面光滑能够对隧道弧面19的下表面进行打磨,使得隧道弧面19的下表面变得平滑,当摩擦顶16对隧道弧面19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模台车,包括建筑地面(1)、液压杆(7)和摩擦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地面(1)的上方安装有轨道(2),且轨道(2)的内部设置有车轮(3),所述车轮(3)的上方固定有第一平板(4),且第一平板(4)的上方安装有双剪式升降架(5),所述双剪式升降架(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螺栓(6),所述液压杆(7)的一端安装有液压缸(8),且液压杆(7)的另一端位于双剪式升降架(5)的外侧,所述双剪式升降架(5)的上方固定有第二平板(9),且第二平板(9)的上方焊接有斜杆(10),所述斜杆(10)的上方设置有横杆(11),且横杆(11)的上方安装有竖杆(12),所述横杆(11)的前端安装有爬梯(13),且爬梯(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14),所述横杆(11)的上表面固定有集尘箱(15),所述摩擦顶(16)的上表面开设有滑道(17),且摩擦顶(16)位于竖杆(12)的外侧,所述滑道(17)的下端设置有漏槽(18),所述摩擦顶(16)的外侧设置有隧道弧面(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模台车,包括建筑地面(1)、液压杆(7)和摩擦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地面(1)的上方安装有轨道(2),且轨道(2)的内部设置有车轮(3),所述车轮(3)的上方固定有第一平板(4),且第一平板(4)的上方安装有双剪式升降架(5),所述双剪式升降架(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螺栓(6),所述液压杆(7)的一端安装有液压缸(8),且液压杆(7)的另一端位于双剪式升降架(5)的外侧,所述双剪式升降架(5)的上方固定有第二平板(9),且第二平板(9)的上方焊接有斜杆(10),所述斜杆(10)的上方设置有横杆(11),且横杆(11)的上方安装有竖杆(12),所述横杆(11)的前端安装有爬梯(13),且爬梯(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14),所述横杆(11)的上表面固定有集尘箱(15),所述摩擦顶(16)的上表面开设有滑道(17),且摩擦顶(16)位于竖杆(12)的外侧,所述滑道(17)的下端设置有漏槽(18),所述摩擦顶(16)的外侧设置有隧道弧面(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钦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凡之晟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