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材
,具体涉及一种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目前的板材的安装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板材加工、组合等复杂工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施工效率低下,另外,现有的板材结构无法根据具体需求拼接成用户所需要的情况,例如在地震情况时需要一个能够作为掩体形状的建筑结构,现有的板材根本无法快速拆卸和拼装呈所需的抗震掩体,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拼接呈各种形状结构的拼接组件,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建筑结构的不同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震装置,为由第一拼接板、第二拼接板、第一拼接柱以及第二拼接柱相互间隔拼接而成的六面体结构,抗震装置的顶面、端面以及侧面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拼接板以及所述第二拼接板间隔拼接而成,所述抗震装置的棱角通过所述第一拼接柱和所述第二拼接柱相互间隔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拼接板的四周分别与所述第二拼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拼接柱和所述第二拼接柱的端面相互连接;所述抗震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窗户,所述抗震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门。根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为由第一拼接板(1)、第二拼接板(2)、第一拼接柱(7)以及第二拼接柱(8)相互间隔拼接而成的六面体结构,抗震装置的顶面、端面以及侧面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拼接板(1)以及所述第二拼接板(2)间隔拼接而成,所述抗震装置的棱角通过所述第一拼接柱(7)和所述第二拼接柱(8)相互间隔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拼接板(1)的四周分别与所述第二拼接板(2)连接,所述第一拼接柱(7)和所述第二拼接柱(8)的端面相互连接;所述抗震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窗户,所述抗震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为由第一拼接板(1)、第二拼接板(2)、第一拼接柱(7)以及第二拼接柱(8)相互间隔拼接而成的六面体结构,抗震装置的顶面、端面以及侧面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拼接板(1)以及所述第二拼接板(2)间隔拼接而成,所述抗震装置的棱角通过所述第一拼接柱(7)和所述第二拼接柱(8)相互间隔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拼接板(1)的四周分别与所述第二拼接板(2)连接,所述第一拼接柱(7)和所述第二拼接柱(8)的端面相互连接;所述抗震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窗户,所述抗震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板(1)以及第二拼接板(2)均为尺寸相同的矩形板状件,所述第一拼接板(1)的四个周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拼接板(1)可拆卸连接的锁扣(4),所述第二拼接板(2)的四个周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锁扣(4)相适配的锁舌(5),所述第二拼接板(2)的锁舌(5)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拼接板(2)的周侧壁上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拼接板(2)伸缩,所述第二拼接板(2)的锁舌(5)插接在所述第一拼接板(1)上的锁扣(4)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拼接板(3),所述第三拼接板(3)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锁扣(4)相适配的锁舌(5),所述第三拼接板(3)上的锁舌(5)与所述第三拼接板(3)的端面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第三拼接板(3)的端面相垂直,所述第三拼接板(3)上的所述锁舌(5)插接在所述第一拼接板(1)上的锁扣(4)中,两个所述第一拼接板(1)分别与所述第三拼接板(3)的端面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拼接板(1)与所述第三拼接板(3)形成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设置在所述抗震装置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拼接板(6),所述第四拼接板(6)的四个周侧壁上均安装有与所述锁扣(4)可拆卸配合的锁舌(5),所述第四拼接板(6)上的锁舌(5)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四拼接板(6)上,所述第四拼接板(6)上的锁舌(5)可相对于所述第四拼接板(6)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四拼接板(6)上的锁舌(5)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四拼接板(6)上的锁舌(5)与所述第四拼接板(6)的端面相平行,所述第四拼接板(6)上的锁舌(5)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拼接板(6)上的锁舌(5)与所述第四拼接板(6)的端面相垂直,所述第四拼接板(6)上的锁舌(5)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拼接板(1)上的锁扣(4)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柱(7)和所述第二拼接柱(8)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拼接柱(7)上设有与所述锁扣(4)相适配的锁舌(5),所述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