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复位齿轮剪切阻尼器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涉及一种自复位齿轮剪切阻尼器,尤其是通过齿轮提供放大位移和预应力钢绞线实现自复位的软钢阻尼器。
技术介绍
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的某些位置设置阻尼器,通过阻尼器的滞回性能耗散或吸收大部分的地震能量,以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保证主体结构的安全,达到减震的目的。传统阻尼器在强震中发挥作用后,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其消能减震的能力减弱甚至丧失,而对于伴随而来的余震,已经产生了较大变形的传统阻尼器就无法有效的发挥消能减震的作用。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具有良好耗能能力又具有复位功能的阻尼器用于建筑工程。传统阻尼器的工作位移通常与连接点的相对位移相等,不能充分发挥其消能减震能力。故传统的阻尼器一般设置在结构相对变形较大的位置,或者增大阻尼器的尺寸来提高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但是这一做法效果甚微。如:公开号为CN104314192A的专利中公开了带位移放大装置的阻尼器,即利用杠杆原理增大阻尼器的位移,但杠杆传递效率较低,只有阻尼器尺寸很大时才能获得较大的位移,这样就造成了安装施工的不便,也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
【技术保护点】
1.自复位齿轮剪切阻尼器,包括:后L型钢板(1)、前L型钢板(2)、带肋剪切板(5)、齿条(7)、预应力钢绞线(10)、锚具(11)、齿轮转轴(16)、高强螺栓(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滑动槽钢(3)、上滑动槽钢(4)、组合齿轮(6)、齿条板(8)、上连接板(9)、左下滑片(12)、左上滑片(13)、右下滑片(14)、右上滑片(15);带肋剪切板(5)和组合齿轮(6)位于下滑动槽钢(3)和上滑动槽钢(4)之间,带肋剪切板(5)均匀布置于组合齿轮(6)左右两侧并焊接于下滑动槽钢(3)和上滑动槽钢(4);下滑动槽钢(3)、上滑动槽钢(4)、带肋剪切板(5)和组合齿轮(6)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复位齿轮剪切阻尼器,包括:后L型钢板(1)、前L型钢板(2)、带肋剪切板(5)、齿条(7)、预应力钢绞线(10)、锚具(11)、齿轮转轴(16)、高强螺栓(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滑动槽钢(3)、上滑动槽钢(4)、组合齿轮(6)、齿条板(8)、上连接板(9)、左下滑片(12)、左上滑片(13)、右下滑片(14)、右上滑片(15);带肋剪切板(5)和组合齿轮(6)位于下滑动槽钢(3)和上滑动槽钢(4)之间,带肋剪切板(5)均匀布置于组合齿轮(6)左右两侧并焊接于下滑动槽钢(3)和上滑动槽钢(4);下滑动槽钢(3)、上滑动槽钢(4)、带肋剪切板(5)和组合齿轮(6)位于后L型钢板(1)和前L型钢板(2)之间,齿轮转轴(16)穿过前L型钢板(2)、组合齿轮(6)和后L型钢板(1),后L型钢板(1)和前L型钢板(2)与下滑动槽钢(3)分别通过高强螺栓(17)相连;上连接板(9)位于后L型钢板(1)、上滑动槽钢(4)和前L型钢板(2)的顶部,后L型钢板(1)和前L型钢板(2)与上滑动槽钢(4)和上连接板肢翼缘(1102)分别通过高强螺栓相连;左下滑片(12)、左上滑片(13)、右下滑片(14)、右上滑片(15)分别置于前L型钢板矩形孔(704)和后L型钢板矩形孔(604)中;预应力钢绞线(10)通过锚具(11)将左上滑片(13)、右上滑片(15)连接,将左下滑片(12)和右下滑片(14)连接,并将预应力钢绞线(10)张拉至所需控制应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复位齿轮剪切阻尼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杰,王子龙,吴书良,张松毅,皮凤梅,宋俊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