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017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具有防水能力的楼层洞口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楼层洞口处,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1)、防护边框(2)和软质防水胶条(3),所述盖板(1)与所述防护边框(2)相适配,所述防护边框(2)与所述软质防水胶条(3)固定配合,所述防护边框(2)上设有预留孔洞(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防护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楼层建筑过程中需要预先留有洞口,用作桥架穿楼板洞、水管穿楼板及墙、消火栓洞口、配电箱预留洞口、卫生间排气孔、放线口、施工通道、脚手架拉结洞口等。在浇筑混凝土后需要在这些洞口处设置防护结构,以保证施工安全。传统的楼层洞口防护结构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进行操作,具体为在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面上打入膨胀螺丝,并安装防护结构。传统的防护结构由于安装方式导致可使用次数较少,制造成本高,安装的人工成本大,基本没有楼层间隔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具有防水能力的楼层洞口防护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安装在楼层洞口处,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防护边框和软质防水胶条,所述盖板与所述防护边框相适配,所述防护边框与所述软质防水胶条固定配合,所述防护边框上设有预留孔洞。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盖板、所述防护边框以及所述软质防水胶条的相互配合,实现建筑施工时楼层洞口处的防护,以保证施工场地安全可靠。通过在所述防护边框上设置所述预留孔洞,使所述的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满足安装要求。通过设置所述软质防水胶条,使所述的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具有楼层洞口处防止漏水的功能。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盖板与所述防护边框铰接配合。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所述盖板与所述防护边框铰接配合,使所述的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的使用更为便捷。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软质防水胶条与楼层洞口处的地板紧密配合。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使所述软质防水胶条与楼层地板紧密配合,从而实现所述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的楼层间防漏水功能。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把手。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把手,使所述盖板能够更方便的打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安装在楼层洞口处,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1、防护边框2和软质防水胶条3,所述盖板1与所述防护边框2相适配,所述防护边框2与所述软质防水胶条3固定配合,所述防护边框2上设有预留孔洞4。所述盖板1与所述防护边框2铰接配合。所述软质防水胶条3与楼层洞口处的地板紧密配合。所述盖板1上设置有把手。所述的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流程:首先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先在洞口的边缘的与所述预留孔洞4对应的位置处埋下螺母管,所述螺母管与所述预留孔洞4相适配,所述螺母管内设置有填充物。当混凝土固化后,取出所述螺母管中的填充物,并通过螺丝穿过所述预留孔洞4与所述螺母管配合,进而将所述防护边框2安装在洞口处。需要从所述的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通过或传递物件时,通过所述提手拉起所述盖板1即可。拆除所述的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时,将所有螺丝拧出即可。本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防护的
虽然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它安装在楼层洞口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1)、防护边框(2)和软质防水胶条(3),所述盖板(1)与所述防护边框(2)相适配,所述防护边框(2)与所述软质防水胶条(3)固定配合,所述防护边框(2)上设有预留孔洞(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层洞口防护结构,它安装在楼层洞口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1)、防护边框(2)和软质防水胶条(3),所述盖板(1)与所述防护边框(2)相适配,所述防护边框(2)与所述软质防水胶条(3)固定配合,所述防护边框(2)上设有预留孔洞(4)。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志刘小晖尹英照李正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星建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